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美蘇成為世界的兩個最大强國。這兩大强國能够和平合作,則戰後會有一個長期安定的世界:它們如果發生對立鬥爭,則戰後世界將有相當時期處於動盪不定之中。不幸在戰爭結束後的九個月來,一切的發展指向着美蘇的對立典鬥爭。在巴黎外長會議失败以後,美蘇對立已經代替着英蘇的矛盾而成為國際間最顯著的特徵。  相似文献   

2.
在日内瓦竭力阻撓達成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美國代表團,並不是代表美國人民發言的.美國與論壓倒一切地和無可置辯地反對艾森豪威爾政府公開宣佈使美國參 加印度支那戰爭的路線.尼克松副總統四月十六日在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的演說,對美國公衆說明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意圖是:使印度支那戰爭成爲使用美國軍隊的全面的美國戰爭.從那時以來,反對美國捲入亞洲戰爭的浪潮,由美國各地湧到華盛頓.  相似文献   

3.
一日内瓦會議的召開是美帝國主義者在柏林會議上被迫接受的.這個會議的召開對於美國財閥與好戰分子的維持國際緊張局勢的政策是極端不利的,因爲日内瓦會議的稍許成功都會使國際局势進一步緩和,這就會大大减少華爾街老閭藉着擴軍備戰的政策來推行對外侵略和攫取超额利潤的機會.美國很多重要參議員把這一會議的召開說成是美國外交的一個大失敗.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從柏林會議回到美國以後,在國會中受到戰厲的責難,美國的議員們都紛紛質問杜勒斯,爲什麽要接受召開這樣一個會議.所以,美國統治集團在日内瓦會議  相似文献   

4.
一 戰爭對日本農民影響的特殊性在戰神的車輪輾過的時候,廣大的農民群众,通常是最大的犧牲者。不特出征的軍隊主要地以农村壯丁爲供給的源泉,而且戰時急劇膨脹的財政担負最後也能轉嫁到農民身上,此外,糧秣車馬也大部分從農民徵發得來。這囘中日间的長期戰爭,雖不是以日本本國做戰場,但戰爭一般的影響,日本農民當不能避免。可是,因為日本的资本主義發展的畸形,戰爭對於日本農民的影響,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與經濟落後的中國農民所受的影響不同,他方面與大戰時先進  相似文献   

5.
一 戰爭任務與戰後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戰跟以前許多次國際戰爭有着一些顯著的不同點。首先,它跟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它不是兩個純粹帝國主義集團利益衝突的結果。由於世界上已存在着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於蘇聯終於不得不捲入戰爭,戰爭真正成爲世界規模的,兩(?)陣線分明地擺列是出來:一方面是法西斯国家及其附(?)和寄生者的集團侵略,一方面是愛好自由和民主國家的聯合  相似文献   

6.
迷惘的過渡時期正如同我们當前的國内政局一樣,今天的國際局势,也是陷在一種“和既不能,戰又不可”,只有拖的僵局當中。國際間一方面充满了備戰的熱烈,神經戰的緊張,外交折衝的频繁,好像第三次世界大戰真會一觸即發的樣子;在另一方面,则每個人都不諱言世界和平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而事實上,也只有維持和平與合作,維能求得各個國家的安定復興,維能满足廣大民衆的希望與要求。面對着這樣一個矛盾複雜的國際现局,很多人都會感到迷惘、甚至悲觀。  相似文献   

7.
用戰爭來解救經濟危機,用漫無節制的軍費開支來給日益萎縮的企業活動輸血,這就是美國壟斷資本的看家寶.面臨着經濟危機的到来而惶惶不安的美國富豪們,現在企圖在加緊干涉印度支那戰爭的冒險行動中,找尋出路,這是不足爲奇的.歸根結底,美國當局擴大印度支那戰爭的種種佈置和美國外交家們旨在破壞協商談判的無窮無盡的狡猾辭令,無一不與美國資本家的錢袋有關.  相似文献   

8.
在美國大總统签定了新中立法案兩個星期以後,在五月十四日英帝國會議開幕禮中,澳洲總理萊昂斯提出召集太平洋會議,締結太平洋互不侵犯公約的建議。曾經舉行過太平洋會議的華盛頓城,正被‘中立主義’‘小美國人主義’的空氣籠罩着,萊昂斯這個重要建議,很不容易透過死沈沈的華盛頓空氣,而引起美國政客们的共鳴。所以當天華盛頓方面的冷淡態度是:“现在的問題不是沒有公約協定等物,如果凱洛格白里安公約與華盛頓九國公約,都能受各國之尊重與實行,太平洋和平,自然可以維持得住。”這種唯  相似文献   

9.
世界点滴     
戰爭恐懼的消逝七月八日美国‘新闻週報’的‘華盛顿動態’欄中,有着這樣一段報道: ‘對於在較近的將來和蘇聯作戰的恐懼,漸漸消逝去了。‘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會議中,美蘇之間的尖銳爭辯,會繼續存在。但是,依照美國官員們的意見,這已經不曾惡化到發生武裝衝突的程度了。’  相似文献   

10.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11.
一經過這次戰爭,美國和蘇聯在世界上所佔的此重,是空前的增加了。這表現在政治上: 美國的勢力,經過這次戰爭,早深入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已經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者。  相似文献   

12.
金仲華:今天我們座談的题目是:‘對於當前國際危機的看法’。现在有許多人在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我們想從各國政策上來對這個問題作一番估計,談話的方式,我以爲可以由各人自由發表意見免受拘束。我們希望從這一次座談中,能够得出一個結論來。现在就先請俞老先生開頭吧。俞寰澄:我對於國際問題沒有研究,不過我願意來‘抛磚引玉’隨便談談。目前國際局勢雖然相當嚴重但是認爲戰爭就要爆發,未免過早了。現在可以說正是在神經戰的階段。在今天社  相似文献   

13.
在美國New Republie週刊上,有着這篇論文Pilotless Europe,照原義譯爲‘失了舵手的歐洲。’是的,歐洲政治上的舊舵手——君王與貴族,金融寡頭與大軍火商——在幾年來的戰爭中,不是流亡海外,便是與法西斯合。戰後的新歐洲不要他們,於是今天的歐洲正是在風浪險惡的國際之海上,自己飄盪着。但我們不要忽視,新歐洲的舵手已經在歐洲的人民中間産生了,他們的駕駛力量將遠過於舊舵手。前面石嘯冲先生一文,是可以參看的。  相似文献   

14.
由於艾森豪威爾-杜勒斯-諾蘭的臭名昭彰的戰爭政策而在這次美國國會改選中遭到慘敗的美國共和黨統治集團,目前也不得不收斂一些過去不可一世的氣燄,做出一些和平姿態來欺騙美國人民.於是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最近也在口頭上侈談「和平」,在外交政策上,也有些改變了他們過去氣指頤使的手法.在八月四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艾森豪威爾提出了所謂「好夥伴」的外交政策.這個政策,照「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解  相似文献   

15.
读者与编者     
编辑先生: 我是貴刊一個忠誠的讀者,現在有幾個問題,想請先生解答。第一,中国已進入分裂的深淵,今後的內戰,將在全国各地展開,殘酷恐佈當不用說,我很想預测一下這過程將延長多久。我雖知道人民力量的團結與壯大程度,是决定的因素;伹是我們當然不能漠视美帝国主義的一貫政策,他為了爭取未來的反蘇戰略——基地,他一定不會放鬆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長與發展,相反,今後他一定會更積極的支持反動派,——那麼我們的内戰  相似文献   

16.
一背離新政的杜魯門 當美國最近烟煤業工人及鐵路工人相繼罷工的時候,杜鲁门總統向議會提出阻止罷工的紧鈀處置法案,要求議會通過,以爲對付今後罷工工人的手段。美國前财長毛根韜批評這一法案,顯示杜鲁門的决心,“付故羅斯福總統的遗教,作公開與最後的排除。”又說:“他的政策與目的,完全與那些選舉他爲總統的選民的意見兩樣。過去幾年他的全部有害决定的必然結果,是造成了通货膨脹條件,而這些條件也就是今日罷工與經濟脫節的成因,推其發生的原故,實出於杜鲁門讓戰時統制各项法案,太不加思索而即匆促地使其變爲廢紙所致。”  相似文献   

17.
四年前,英勇的朝鮮人民爲反抗美國侵略,奮起進行了正義的戰爭.這個戰爭是由於外來的干涉而爆發的,是美帝國主義者爲了滅亡朝鮮、奴役朝鮮人民而强加於爱好和平的朝鮮人民頭上的.美帝國主義對朝鮮進行了三年多兇暴残酷的流血戰爭,當然带給了朝鮮人民巨大的破壞和困難,但美帝國主義的武装侵略並没有達到它的目的.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原軍並肩作戰下,美國和它的僕從  相似文献   

18.
朝鲜停戰後,印度支那戰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規模的戰爭。全世界人民迫切要求停止這個戰爭,恢復印度支那的和平,使國際緊張局勢獲得進一步的緩和。去年十月,世界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决議積極支援越南人民和爭取停止越南殖民戰爭;十一月,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的總决議中主張以和平協商的方法停止越南戰爭、和平解决越南問題。這些一决定和主張表達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願望,並成為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努力目标之一。為獨立與和平而進行了七、八年英勇鬥爭並取得了輝煌勝利的越南人民是熱爱和平的ツ晔辉?胡志明主席答覆瑞典‘快報’主編的談話與越南代表黎  相似文献   

19.
一英美硬化的原因自抗戰進入第二個階段后,英美遠東政策逐步趨於强硬,首先表現於美国二千五百万元的借款,英国五十萬鎊的借款;其次,滇緬公路的通車与軍火的暢運,美國政府勸告商人停售軍火與日的見效,又可做证明;去年十二月卅一日美国第二次致日本反對歧視美國利益的照會,美国会開会時羅斯福總統主張修改中立法制裁侵略的咨文,一月四日美國致日本反對近衞声明的通牒,更明確地說明英美的遠東政策,是比前强硬和积极得多。  相似文献   

20.
逆料着未來的正式戰爭爆發後,日本必然會因失去美國方面的煤油供給而造製荷属東印度的,因之荷蘭现在正計劃着怎樣阻止任何攫奪其殖民地丰富油站的企圖。假若日本南下進攻荷印,那么遠在她能攻擊到荷印的幾個基本地點之前,她就會受到猛烈的空中襲擊,因为,進入到这殖民地的航路極为窄狭,尤其是北方的進路都是夾在兩條很長海岸線之间。這些事實與荷蘭有限的國防费使得荷蘭决定了對海外殖民地所採用的防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