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邻胺基苯酚与二醛或二酮反应制备了4种新型的N,N′,O,O′-Salen配体,再利用配体与Mn(Ac)2·2H2O配位反应合成新型Salen-Mn催化剂C1,C2,C3,C4,用FT-IR,UV-Vis和配位滴定法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高斯03软件(Hartree-Fock/3-21G)对各种配体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考察了4种催化剂在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从催化结果可以看出:新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结构有关,其中新型催化剂C1与传统催化剂C5结构相似,在环氧化反应中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而新型催化剂C2,C3,C4的催化活性相对弱很多.  相似文献   

2.
通过邻胺基苯酚与二醛或二酮反应制备了4种新型的N,N',O,O'-Salen配体,再利用配体与Mn(Ac)2·2H2O配位反应合成新型Salen-Mn催化剂C1,C2,C3,C4,用FT-IR,UV-Vis和配位滴定法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高斯03软件(Hartree-Fock/3-21G)对各种配体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考察了4种催化剂在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从催化结果可以看出:新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结构有关,其中新型催化剂C1与传统催化剂C5结构相似,在环氧化反应中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而新型催化剂C2,C3,C4的催化活性相对弱很多.  相似文献   

3.
配体在卤化铜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中,配体对催化体系的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可以膏节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能,并以自身的立体效应供给催化剂以适当的选择性,它们还可以改善催化剂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性能。研究配体结构和相应催化体系在ATRP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对寻找性能优良的ATRP催化剂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近几年对Cu^ /Cu^2 催化体系中含氮配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
合成并表征了N–二苯基膦基–1–乙基–1–苯基膦基–环戊胺(L1)、N–二苯基膦基–1–异丙基–1–苯基膦基–环戊胺(L2)和N–二苯基膦基–1–叔丁基–1–苯基膦基–环戊胺(L3)3种双膦胺(PNP)配体,考察了PNP/Cr(Ⅲ)配合物催化乙烯齐聚的性能,研究不同取代基在控制乙烯选择性三聚/四聚催化性能中的作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充分探讨了基于L1配体的催化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分布,结果表明:L1—L3配体组成的催化体系,具有催化活性高和C6选择性高的特点;L2配体组成的催化体系,在4.0 MPa和50℃时,催化活性可达1.36×106g/(mol·h);相比于路径1和路径2,路径3(三聚途径)具有相对较低的能垒,在热力学上更有利于乙烯三聚,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应用超声波技术在温和条件下以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制得了二乙烯三胺、Schiff碱配体和过渡金属Zn,Fe和Co的N,N -双水杨醛缩二乙烯三胺席夫碱配合物嫁接的SiO2.应用IR和UV - Vi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嫁接型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呈现出胺基和席夫碱相应基团的特征吸收,配体和配合物紫外光谱之间的差别表明配合物结构的存在.将所制得的样品在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环加成反应中进行了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嫁接型席夫碱配合物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对样品的催化活性均有影响.席夫碱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普遍高于SiO2/二乙烯三胺和SiO2/Schiff碱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季胺基团具有高水溶性的特点,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良好且带有长烷烃链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通过在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的骨架碳原子上引入季胺基团,并分别对4个仲氨基进行亲电取代,得到具有季胺基侧链的多齿配体;在不影响对钆(Ⅲ)离子的络合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配合物的弛豫率,并赋予其良好的水溶性。长烷烃链和季胺基团的同时引入为该类配合物的进一步功能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过渡金属与巯基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的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配合物的νC=N、νN-H、νM-N、νM-S、νM-X。结果表明,大多数配合物是通过噻唑环上的氮原子配位,在△νN-H足够大时也可证明次磺酰胺基上的氮原子配位,同时也有分子间氢键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电位—PH 法测得了5,5,7,12,12,14—六甲基一四氮杂环十叫烷 L~1及其 N-乙酸取代物 L~2和 L~3的加质子常数。发现在大环氮原子α位引入烷基或在氮上引入乙羧基会使配体碱性增强。在水溶液中它们主要似 H_2L 的形式存在。探讨了它们与金属 N~(2+)的配合速率结果表明它们的配合速率有如下关系:L~1》L~2>L~3.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单核配合物[CoL(NO3)]·(NO3)·8H2O单晶,其中L为穴状配体。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o(Ⅱ)离子和大环上的四个氮原子以及NO3上的两个O原子配位呈八面体构型。该配合物能有效地催化4一硝基苯酚醋酸酯的水解反应。实验表明,在pH=9.10时,二级速率常数Kcat=0.0027L·mol^-1·s^-1。  相似文献   

10.
该文用~(15)N示踪原子对DPT上不同类型的胺基氮原子分别进行标记。有~(15)N标记的DPT在硝解剂中生成的硝解碎片分子与脲或硝基脲进行曼尼希缩合反应生成2,4,6-三硝基-2,4,6-三氮杂环己酮产物,用质谱分析法鉴定反应物和产物中~(15)N原子的分布及丰度。研究结果表明:DPT上两种不同的胺基氮原子所在的硝解碎片分子的反应性是很不相同的。三亚甲基胺基氮原子100%地进入产物分子的4位,而硝基胺基氮原子100%地不进入产物分子。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高效乙腈加氢催化剂,详细考察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在合适工艺条件下,乙腈的转化率接近100%产物中乙胺的量小于1%,三乙胺和二乙胺的比例可用改变工艺条件调节,从几乎100%到约33%;催化剂稳定性很好,乙腈中含水10%对结果无影响。该工艺是几乎不产生污染和的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三元催化剂催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尾气中的主要成分CO、NOx及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物N2、CO2、H2O的反应过程,分析了三元催化剂的作用与机理,提出了三元催化剂所应具有的性能和三元催化器处理尾气的反应次序与诱导方向,并得出了三元催化剂的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丙烯二聚催化剂,探讨丙烯二聚反应的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制备了一系列Zn或ZnMg 、ZnNi 双组分改性ZSM5 沸石催化剂,采用IR、NH3TPD 研究了其表面酸性,用脉冲微反技术评价了它们的丙烯转化活性和二聚选择性- 结果表明:在指定反应条件下,ZnMg/NH4ZSM5(IM) 样品的丙烯转化率达94-2 % ,二聚选择性近100 % - 在此样品上丙烯二聚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其活性中心是B 酸中心;强B 酸减少,丙烯二聚选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无机盐与有机物由于互不相溶很难反应,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可以使水相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相中的有机物经历相转移催化过程发生化学反应,这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相转移催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机盐与有机物由于互不相溶很难反应,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可以使水相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相中的有机物经历相转移催化过程发生化学反应,这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稀H3PO4介质中NO2-催化KBrO3氧化溴甲酚绿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NO2-的催化光度法,该方法测定NO2-的线性范围为0.02~0.25mg/L,检出限为1.1×10-5g/L,此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痕量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以氯乙酸和异丙醇为原料,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氯乙酸异丙酯.探索了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得到较高的酯收率.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物酶属于生物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催化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生成相关的聚合产物。它比一般的生物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已被广泛的应用到科学研究、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本文综合概述了5种不同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催化机理以及它们在催化聚合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催化光度法灵敏度数据换算成相同表达形式的意见,以达到消除互相比较或引用数据时产生的混淆。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磺化SBS膜的催化性能.以浓硫酸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SBS,采用滴定法测得其离子交换容量为1.18 meqso_3/g,对应的磺化度为51.30%(摩尔百分数).膜中加入1%(质量百分数)BP和1%(质量百分数)TMPTA,用紫外光辐射交联,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膜交联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果表明:以交联的磺化SBS膜催化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随交联度增加,乙酸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