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   总被引:67,自引:9,他引:58  
本试图从化哲学的层面回答“何谓休闲”、“休闲是感性的还是理性”、“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是一种意义还是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数学界开始讨论数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直至"数学文化"进入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育界兴起了一场"数学文化热"思潮,这种思潮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了数学学科自身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融合,对中国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在数学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加强数学文化理论层面的规范性研究和实践过程的经验性总结,同时还要强化中西数学文化传统比较和价值观层面的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3.
和谐作为中国休闲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休闲文化对“天道和谐”、“心性和谐”、“形上和谐”的理想追求。将“和谐”贯穿于休闲文化的实践当中,目的是使休闲真正地成为世俗生活中的一种生命超越形式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方式,其精髓在于要让人在有限的生命当中领悟无限的生命意义,建构诗意化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闲暇"与"休闲"两个概念的对话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闲暇与休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无“闲”,何谈“休”。但此“闲”更指一种心态和心境。闲暇,是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其价值重大。休闲,是使人“成为人”过程中的重要舞台,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是一种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也是促进文明与社会进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休闲教育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早在100年前休闲教育就被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条重要原则,而且几乎是终生教育。休闲教育就是教人从小就学会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学会欣赏生命和生活,学会各种形式的创造,学会对价值的判断,学会选择和规避问题的方法,学会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各种技能,促进人在“成为人”的过程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整个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英文“休闲”一词,间接来源于希腊语,意为休闲和教育,主要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这表明了“休闲一词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这种精华涵义以一定的受教育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加深,生态价值观开始兴起,环境伦理的研究也真正开展起来。在对20世纪全球环境问题的大讨论中,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千多年前的伊斯兰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意识,应该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和谐点。  相似文献   

7.
论自然的价值及其主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3):29-34,13
“自然价值”是反映、概括和表述人与自然的一种特定的实践-认识关系的哲学范畴,其主体必定是人,只能是人;依据人的需要,自然具有四种价值:资源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人类作为自然价值的主体,不仅是自然的资源的开发者和享受者,而且是自然生态进化的保护者和引导者。离开人类主体的需要去讨论自然价值,是对“自然价值”的曲解和误用,依据这样的概念和范畴所建构起来的所谓“生态伦理学”,其科学性是令  相似文献   

8.
休闲并不单纯是一个时间概念和简单的社会现象,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范畴和美学命题.对休闲进行审美文化观照,将有别于传统美学"理想的乌托邦"式的宏大叙事,而是将休闲置入"人的存在"这一更具现实关怀品性的话语背景之中,使其成为一种"现实的乌托邦",既充分挖掘休闲本身丰富的美学涵蕴,又对人们的休闲实践作出审美评判和审美引导;既对休闲的"审美态"投以必要的关注,又注重对其进行"生活态"考察.  相似文献   

9.
传统西方哲学对人的个体研究侧重于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问题。而当代哲学则更加注重于人的价值学和实践生活方面的研究。而且,当代哲学超越于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通过回应当代自然科学技术革命最新成果,加深了对人的本质、价值和实践等问题的理解。比如,前些年人学研究热烈讨论“裂脑人”、“冷冻人”、“挟体人”、“复制人”等问题。最近时期,克隆技术的发展向我们提示“克隆人”时期的到来。网络技术发展使“网络虚拟人”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也尖锐地摆在面前。韩民青教授在他关于未来人类大结局的设想中更是提出了“非原生人”、“文化系统人”的理论,这些都使得传统哲学关于人的理解面临一次实质性的革命。笔者认为,无论面对何种奇妙形式的人学或人格自我论问题,我们都必须坚持现实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把人看作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生成、发展和自我完善化的存在。我们还要立足于价值论思考,把当代人类现实生活需要与意义的满足作为理论的归宿。我们还必须坚持辩证法的批判与开放宽容精神,要通过各种理论观点的比照与辩驳,来发现解答当代人学问题和人格自我论各种问题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ET)直接作用于“人”自身,使人从“自然人”逐渐转向“技术人”,从而引发人类对其产生深度的人文主义焦虑。道家生命文化将“生命”与对“道”的追求关联起来,并更注重对生命的人文价值的追寻,因而可以为人类增强技术提供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价值指引。在目的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中“养生”“心斋”等概念为HET在人类物质与人文层面提供了“目的校正”;在认识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中“真知”“物化”等范畴引导HET消解“是非之争”,打破“成心”;在方法论层面,道家生命文化以“道”为宗,以“以明”和“因是”为HET提供了方法论规范。总体上,从道家生命文化对HET进行人文主义审视,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从道家生命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资源可以得出,对于HET,并不在于一味地摒弃此类技术,而是“人文地”引导技术服务于人类最为“本真”的需求,服务于人类自身成长尤其是人文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和休闲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休闲服务业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繁荣起来的。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和闲暇时间的普遍增加、区域市场的不断集中和扩大、人们休闲技能的提高和体闲观念的转变,以及城市强大的休闲服务供给创新功能,都极大地拉动了对体闲服务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了体闲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休闲与休闲经济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当今,我们的社会即将迈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在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各种休闲产业的建立促使休闲经济日新月异。为了人类现在和将来更好的休闲,我们提出“生态休闲”的概念,概括地说就是可持续休闲。在大力发辰休闲经济时,要保证是建立在生态休闲的基础上,这就需要从科研、教育、国家政策等方面多做努力。而且必须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休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休闲,是把休闲的概念地域化,指在城市范围内的个体及群体所特有的休闲观念、产产的休闲行为以及相关的休闲产业供给和休闲消费需求的总和。城市休闲发展的重要性在即将到来的体验经济时代舍越来越得以体现,所以关注和研究城市休闲发展就成了一个现阶段在理论、实践层面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我国对于城市休闲特别是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是否要发展城市休闲、如何发展城市休闲、城市休闲发展程度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提出的城市休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就为我国城市休闲发展提供客观的、量化的、科学的分析与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社会目前缺少对休闲“文化价值”的认识,欠缺“国民权益论”思想的支持及缺少行政、地域社会支援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本社会休闲的实际运行机制指出,发展我国休闲应首先着手形成国民休闲文化价值的社会意识主流,确立其权益属性,其次为建设权益保障制度,接下来是开展休闲活动的具体“技术”方面建设,从而促使社会休闲系统的运作建立在“权利”的本位基础上,各级政府必须回到“事业”立场上来对待国民的休闲要求,建设公助、共助、自助协力的社会机制,使我国的休闲业在很好地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健康地得以开展。  相似文献   

15.
休闲体验塑造"现代新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作为时下的热门关键词,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建构起的不仅是一片自由的世界,还是一片意义的世界、体验的世界,由是“休闲体验”便进入了休闲研究的视野。休闲体验不仅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而且具备主体性、整体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等特征,并直接指向新型人格“现代新感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的人本理想与休闲教育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海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95-97,120
我们对休闲教育目标的理解应该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理论原点.马克思的人本理论与历史上的人本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本内涵,凸现了人本理想.休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休闲视野中的中国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骏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3):93-95,101
从休闲的视野来看,只有大城市才能为休闲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而体现着进步、文明的休闲,也只有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才能得以实现。中国特色的休闲社会的实现。应该符合“和谐社会”的内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主义时代呼唤休闲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主义的产生及其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困境,是现代休闲教育出现的历史背景。在纳什给出的休闲的分层框架下,休闲教育的实质是不断提升休闲的层次,从而克服消费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强调休闲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当今,"文化"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什么是文化?文化赖以什么得到传承?什么是文化资本?文化何以成为资本?什么是体闲?休闲如何延续文化?休闲如何构筑文化资本?本文从休闲研究的视阈探讨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使休闲和文化走出概念的圈子--一是获得文化的真谛;二是升华我们的休闲生活;三是为经济注入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