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诗论之审美意蕴阐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一书,其引《诗》、用《诗》及论《诗》之处彰显了荀子的基本诗学观点。本文采用文学接受之审美属性的美学角度,泛采前辈之长,论述荀子引《诗》、用《诗》、论《诗》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意蕴,以期阐发荀子诗论的独特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写的一首春日送别的诗。这首诗,后因谱入乐府,取首句“渭城”二字作《渭城曲》。刘禹锡《与歌者何勘》诗云:“旧人惟有何勘(kan)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就是指此。诗题一作《赠别》《阳关曲》或《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又《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诗云:“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李商隐在《赠歌妓》诗中,也有“断肠声里唱阳关”的诗句。由此可见,这首诗一经谱成乐章以后,就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歌辞,也是别席离筵的绝唱。由于乐曲的广泛流传,“阳关三叠”,也就成为人所共知的名作。就诗论诗,它也是不可多得的出色作品。  相似文献   

3.
纪晓岚因修订《四库全书》而著名,他的博学也为人称道,而他评诗论诗却少有人提及,其诗论主张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与建树,具有冲破传统,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从他评点《唐宋诗三千首》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张福勋先生的《陆游散论》,是近些年国内学术界研究陆游的一项可喜收获,《散论》以“四个结合”概括了陆游爱国诗的丰富内涵和鲜明风格,简明确切;《散论》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诸如咏物诗、农村诗、诗论诗,都道前人之所未道;《散论》显示了著者深厚的学力和过人的才力。  相似文献   

5.
“三吏”“三别”是杜诗中现实主义的名篇。这六首诗的基本思想和诗中的妇女形象,众说纷纭,很不一致。举其要者,大致如下:一说“这六首诗也有一个总的基本思想,这就是爱国主义。”①一说“这一组诗所以动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艺术地发挥了爱人民的思想。”②还有一说,认为“‘劝其死王命’,这就是杜甫的基本态度,也就是这《三吏》和《三别》的基本精神。”③以上三种意见可用“爱国”“爱民”和“忠君”六字概括。论及诗中的妇女形象,特别是对《石壕吏》中老妪的分析和评价,历来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杜荀鹤《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这首五律,是晚唐诗人杜荀鹤所作。杜荀鹤的诗,素以白描见长,不事雕琢,不喜搬用典故,创作上走张籍、白居易“尚用”的一路。他与皮日休,夏夷中等同为关心人民、特别是关心农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诚然,荀鹤的诗有时略有浅率之嫌,但婉蓄倩丽的力作毕竟是占主导地位的,《春宫怨》即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对于此诗,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吴聿《观林涛话》,均以此诗为周朴所作,实误。《诗人玉屑》就曾引《幕府燕闲录》云:“杜荀鹤诗鄙俚近俗,惟宫词第一……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  相似文献   

7.
纪晓岚因修订《四库全书》而著名,他的博学也为人称道,而他评诗论诗却少有人提及,其诗论主张有许多独到的理论与建树,具有冲破传统,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从他评点《唐宋诗三千首》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文天祥的《集杜诗》200首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公认为文山代表作;而文天祥的另一组集杜诗《胡笳曲》十八拍也堪称诗苑奇葩,却较少有人谈及。本文拟对《胡笳曲》作具体探讨,以抛砖引玉,共同填补文天祥诗歌研究中的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李善二注《文选》录左思《招隐诗》二首,“其一”有李善题注曰:“《杂诗》,左居陆后,而此在前,误也。”意思是说,《文选》所收“杂诗”之目中,左思排在陆机之后;而在此‘招隐”之目内,左思却排在陆机之前,他认为这种“左前陆后”的排列法是错误的。邓仕木梁在《两晋诗论》一书中把左思和陆机各自的《招隐诗》进行比较,认为:“太冲《招隐》,无论章法命意,并同于士衡所作。”“寻太冲诗意,盖伤世务之劳促,故就隐者之清幽也。陆诗谓富贵不可求,且当辞荣而去,与太冲大旨亦同。……是知左、陆《招隐》。宗归不异。晋世…  相似文献   

10.
杜甫诗是古代文学课中的重点单元。杜甫给我们留下的诗不算少(据清初仇兆鳌《杜诗详注》本统计共一千四百三十九篇,加上诸家拾遗总共一千四百五十篇以上),我们要了解、研究这位大作家的成就,除了多读他的现实性很强的诗篇这一必不可少的步骤之外,多多注意杜甫自己谈的作诗经验和对诗歌看法的诗,也是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些诗直接帮助我们了解杜诗的成绩和特点、他的作诗主张以及他在何种程度上自觉地贯彻这些主张等)。这种诗叫做论诗诗,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月夜蝉声”旁证一则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因为写了蝉声而遭到读者的非议,为此他后来在“又有两国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之后,写了《关于“月夜蝉声”》(《朱自清文集》(三)开明书店1935年3月版)一文加以澄清.在此,我还想提供一则旁证.早在192...  相似文献   

12.
近读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章继光新著,1999年8月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陈白沙诗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得益匪浅,爱不释手。它全面、系统地对白沙诗学进行了论述,在白沙诗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羊春秋教授在“序言”中对该书有很高的评价。他说:“学术界过去在诗歌研究方面,言不离唐宋,口不离李杜,而对元明以后的诗歌涉足甚少,特别是对于理学家的诗,往往持否定的态度。……这本书出来以后,一扫过去的积习,为诗歌研究开辟一个新的天地,一条新的途径。”“说继光是白沙先生研究的功臣,是白沙诗美的发掘者,我想是不为过的。”羊老先生这番评价,的确没有过誉。    我们知道,陈献章白沙先生不仅是理(心)学家,而且又是大诗人。从明代中叶以来,白沙先生的诗是驰名于世的。在明代,他的诗与庄 齐名,世称“陈庄体”。当代台湾学者黄桂兰女士说:“明代理学家多能诗,名高者,前有陈白沙,后有王阳明,而白沙影响尤大。”白沙先生写过很多诗,后来被收人《白沙子集》的诗共有五卷,计1997首。对于白沙诗的系统研究,历来很匮乏。先生的高足湛甘泉著了一本《白沙子古诗教解》,仅对白沙诗150首作了道学教义的教条解释,被后人讥为“经义化”,宣扬先生以道人诗、寓教于诗。直至近现代,国内也未见有白沙诗学专著问世。90年代初,华南师范大学关步勋教授曾选注出版《陈白沙诗文选》,辑117首诗作了题解和注释,算是论述白沙诗的专著;1998年,五邑学者陈奇思出版了《陈白沙诗笺》,选择100首诗进行内容分析,对诗作的环境、背景、史事作了较详的叙述,比关教授的专著又进了一步。但均是以诠注形式,照诗论诗,缺乏理论上的全面、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在《诗论》中以中国诗歌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谐"的独特艺术效果,创造性地借鉴了席勒美学中"游戏冲动"与《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观点。席勒的游戏冲动理论背后有"审美王国"这一宏大的政治设想,朱光潜诗学中的文字游戏论则凸显了对诗歌文学性层面的关注;席勒的诗论是一种回归本心抗拒规范的理念,而朱光潜的"谐"突出道德伦理的诉求。朱光潜的"谐趣"说是一种植根于中国自身文化状况的儒家诗论,与他后期的精神实践论美学具有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周朝明 《当代地方科技》2009,(7):153-153,156
《红楼梦》一书中共有十四首未解之诗,除了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猜俗物之外,还有宝钗两首,宝玉、黛玉各一首。现公之于众,与天下研红者共分享。  相似文献   

15.
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一大宗师,该派诗风向以“瘦硬”著称于世,“瘦硬”为陈诗风格的自体,然详察陈诗文本,其“瘦硬”自体外的诗歌还具有言浅情真、语妙味厚和清新俊朗三种特色。前二种特色是陈诗风格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应引起足够重视。后一种特色是陈诗的别调,其对正确认识陈师道其人其诗皆有一定价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点认为,杜诗《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写于大历三年荆州。这是错误的。从读诗所宫及的“西江”、“扬雄宅”、“长宁”、“夏日”并结合历史典籍来考证,该诗应写于永泰元年泸州。诗中的杨长宁与杜甫有一定的交往,与戴叔佗等颇熟。该诗是一首应酬诗,其写作技巧较为圆熟,是杜甫应酬诗中质量较高的一首。  相似文献   

17.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论及“孔子删诗”说,但对“孔子删诗”说的提出、流布、影响等问题都未曾论述。通过清理相关材料,可知汉初陆贾首次提出孔子编定《诗》一说,而司马迁则在陆贾的基础上,从编《诗》方式、标准、目的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孔子删诗”说,但还未提出“删《诗》”一语。西汉末东汉初,《论语讖》在删减《诗》《书》章句文献的风气下,首次提出孔子“删《诗》”一语,此说得到王充、班固、应劭等东汉学者的接受而成为学界共识,并对汉代《诗经》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人王琦注的《李太白全集》卷四里,有李白的两首《白头吟》。在第二首的前面,录有萧士(Yun,读如晕的平声)的一段话:“按此篇出入前篇,语意多同或谓初本云。”这是说,在古代就已经有许多人认为第二首是第一首的初稿,第一首是修改后的定稿。现代许多李白诗的选本,也多把第二首作为附录,排在第一首之后。舒芜先生认为这是一份很有价值的材料。细读这两首诗,我也有同感。鉴于前人的看法都只是作出论断,并没有加以具体分析,这里就从创作构思的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贾开宗是明末清初一位河南籍文学家,以才自负,性格疏狂,一生著述颇丰。河南省图书馆所藏《溯园集》(亦称《贾静子先生集》)为流传至今的贾开宗比较完整的作品集,收录有《溯园文集》、《溯园诗集》、《溯园语商》、《杜少陵秋兴八首偶论》等。贾开宗为文崇尚八家,简练有法,与侯方域齐名;作为雪苑诗派的代表人物,贾开宗的诗歌上追杜甫,近推李梦阳、何景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溯园语商》是贾开宗所闻所思只言片语的思想记录,不乏真知灼见;《杜少陵秋兴八首偶论》为贾开宗研究杜甫《秋兴八首》诗的一部专著,是杜诗学史上第一部专论《秋兴八首》的著作,见解深刻、气势恢宏,而且研究方法也十分独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我的文学梦中,想出版的书并非诗集,因为从少年开始读书与诗没有任何缘份,读的较多的是小说,喜欢的是散文,而鬼使神差般写的最多的是诗,结果第一个落蒂的果实便是《雪太阳》。《雪太阳》所收的诗,在时间上跨越了十年,即1983年至1992年。这十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