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明娟 《河南科技》2004,(10):23-23
夏秋蚕是继春蚕之后的连续养蚕.一方面病原积累多,毒力强;另一方面,夏秋期天气变化大.蚕儿抵抗力降低:三是夏秋期桑叶营养不如春期,因此,夏秋蚕容易发病,产量低.不如春蚕好养。掌握好夏秋蚕发病规律.认真做好消毒防病,加强饲养管理是夺取夏秋蚕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春蚕期气候好、叶质优,容易取得蚕茧优质高产,是蚕农增加收益关键.  相似文献   

3.
头批春蚕和晚秋蚕饲养,由于气温变化较大,蚕室温度直接影响打眠和结茧,影响蚕茧质量。采用以下加温措施。蚕的全龄期一般保持在24~26天,而且蚕的产量和质量等各项指标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李涛 《河南科技》2004,(4):21-21
春蚕期气候好、叶质优,容易取得蚕茧优质高产,是蚕农增加收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多雨,白僵病发生频繁,成为蚕茧生产的"隐形杀手".白僵病是白僵菌寄生于蚕体而引起的蚕病.患病蚕从感染到发病死亡时间,一般1~2龄为2~3天;3龄3~4天;4龄4~5天;5龄5~6天.  相似文献   

6.
每年养蚕量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蚕茧品质和收益,而且关系到劳力的妥善安排、桑叶的合理利用,还会影响到树体的强弱及下年的产叶量.因此,必须遵循"前期想后期,期期想全年","重养春蚕、酌情养夏蚕、足量养中秋、看叶养晚秋"和"量叶养蚕、种叶平衡"的原则,根据当地桑园的长势、树龄、气候条件、劳力设备等通盘等虑、综合分析、合理安排,确定全年的养蚕数量、次数、时期和比例.  相似文献   

7.
谢刚  士杭 《河南科技》2002,(14):22-22
<正>猪丹毒俗称“鬼打印”,是由猪丹毒杆菌侵人猪体而引起的。该病多发生在夏秋和霉雨季节,2月龄以上的猪最易感染发病。病猪潜伏期短的3-5天,长的达半月之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8.
夏季高温多雨,白僵病发生频繁,成为蚕茧生产的“隐形杀手”,白僵病是白僵菌寄生于蚕体而引起的蚕病,患病蚕从感染到发病死亡时间,一般1-2龄为2-3天;3龄3-4天;4龄4-5天;5龄5-6天。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节是农药使用比较集中的时候,而此时也是牧鹅养鹅的好时候,因此,经常发生鹅因误食施用过有机磷农药的疏菜、谷物和牧草,或饮用被这类农药污染的饮水而发生的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省豫南春夏多雨湿重,桑区养蚕要谨防蚕病,特别要注意蚕僵病的发生。蚕僵病,多诱发于高湿高温的环境,因而温度在78-82°F且湿重的蚕房,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湿工作。可用新鲜石灰垫蚕房吸湿,使蚕房干燥,抑制僵菌发育。同时,从蚁蚕及各龄起蚕都要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防患于未然。“防僵粉”、“漂白粉防僵粉”、‘灭菌丹防僵粉”等特别是“百菌清防僵粉”效果为佳。蚕在饲养中若发现有僵病,应立即将病蚕隔离,除沙换房。仍需对原共窝的蚕每天进行一次防僵粉的蚕体消  相似文献   

11.
<正> 有关试验研究资料证明,蚕类已成为衣、食、药三用经济昆虫,开发前景相当广阔。现被开发利用的蚕类主要是桑蚕、柞蚕、蓖麻蚕和天蚕。“四蚕”均以生产蚕丝为特性,且各具特长,人们正运用科学手段试验研究“四蚕”的广阔用途,为人类造福。蚕为丝绸衣用经济昆虫。近年我国丝绸年创汇25亿美元左右,蚕茧年产量47万吨上下,都占世界第一位。“四蚕”中以桑蚕茧生产量最大,柞蚕茧次之,蓖麻蚕居三。三种蚕在我国适宜区域广阔,饲料  相似文献   

12.
1.播期安排。夏秋苗瓜一架一膜两茬两用的关键是安排好育苗时间。第一茬5月中下旬育苗,6月上中旬移栽,7~8月上旬采收,此茬播种不能过晚,过晚温度高,对生长不利。第二茬7月上中旬育苗,8月初移栽,9~10月上旬采收,该茬播种不能过迟,以免后期气温低,影响产量。播种后插支架覆盖遮阳网,防高温暴雨影响全苗。  相似文献   

13.
一、白菜根肿病 1.发病症状.白菜根肿病又称大根病,除白菜外,还为害洋花菜、芥菜等,主要为害根部.白菜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拔起植株可见主根上的肿瘤少而大多靠近上部,呈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光滑或凸凹不平;侧根上为圆筒形或指形,大小不一;须根上的肿瘤小而多成串生.地上部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期生长缓慢、矮化,基部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直到叶片变黄枯萎死亡.病菌主要靠病残体,带菌土壤及雨水、灌溉水等传播.土壤含水量高、偏酸,十字花科连作地发病重.  相似文献   

14.
<正> 蚕研2号是四川省蚕桑研究所万家集等同志研究成功的一种优越于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的新型增丝剂。它具有不延长家蚕的饲养时间,不增加家蚕吃桑叶的数量,又能达到增丝的优点。通过生理生化测试,增丝机理是,蚕研2号能促进家蚕代谢功能增强,增加叶蛋白的消化吸收量(20%左右),能增加叶丝转化率。蚕研2号还具  相似文献   

15.
<正> 1.大力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的办法有:沤制高质量的土粪等农家肥;增施秸杆肥。特别是夏秋施秸杆肥,要分层施用,加少量氮肥或人粪尿并结合灌水进行;提倡果园种草和畜禽养殖,走种养结  相似文献   

16.
<正> 庭院葡萄的冬季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施肥。庭院葡萄经夏秋的生长营养消耗很大,单靠根系吸收分解土壤中固有的养分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缺肥往往造成庭院葡萄枝干细弱,结果少,品质差。  相似文献   

17.
新法种香菜     
香菜性喜冷凉,不耐热,但苗期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多,香菜栽培难度大,一些菜农利用遮阳网覆盖栽培,并采取相应抗高温技术措施,可使夏秋香菜供应期提早到8月底或9月初.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北五味子在不同生长季内土壤肥力的变化,研究了其生长后土壤速效养分、微生物数量及五种酶活性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生长期内,有机质含量夏秋两季较高,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各季节无显著变化;细菌和真菌数量秋季较高,放线菌数量夏季较高;土壤过氧化物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夏秋两季较高,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各季节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细菌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转化酶活性与真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真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是五味子生长后维持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秋番茄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对增加菜农收入和稳定“菜园子”、丰富“菜篮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秋番茄的前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尤其是今年夏秋,我省阴雨天气较多,更适合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蔓延。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导致番茄质量变差,产量降低,重则造成植株大片死亡。病原及发病规律番茄灰霉病为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害引起。病菌主要通过土壤、气流、雨水及田间管理操作进行传播。一般当空气温度15℃,相对湿度达到80%即可发病。气温升至20--25℃,湿度继续增大,则病情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干烧心也称夹皮烂,是一种生理病害.多于莲座期和包心期开始发病,受害叶片多在叶球中部,往往隔几层健壮叶片出现一张病叶,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