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于可拓集合变换与相关函数分析法,结合发动机润滑油性能指标等级的经典域物元与节域物元,建立发动机润滑油性能指标等级的物元可拓识别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元可拓识别结果与属性识别模型的判别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发动机按质换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利用熵权物元可拓模型评价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状况及其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应用熵权物元可拓模型评价进行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老河口市孟楼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属于"较好"级.研究结论:将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应用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可行,可以克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提出将物元分析理论用于电能质量的评估,并构建了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物元分析模型.针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复杂性以及单因素识别和等级划分之间的不相容性特点,应用物元可拓集方法,构造物元矩阵,根据计算出的关联度大小对电能质量的等级进行可拓识别.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用于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合理,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问题,综合运用AHP和可拓学理论,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安全等级标准及指标量值.运用AHP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并依据可拓学理论构造经典物元、节域物元和关联函数,建立地下工程围岩的AHP-可拓学预测模型,依据特征值逐一确定30个待识别物元稳定性级别.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上适宜依据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和级别特征值,作为评价安全等级标准,对来自同一工程的样本稳定性识别较好,与突变级数法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可用于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识别.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生态与经济损失,搭建无人机检测平台采集森林遥感图像,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开发森林火灾检测系统.通过分析森林遥感图像的像素点,预提取火灾的感兴趣区域(ROI),提高火灾识别准确率.利用方向梯度提取森林火焰的边缘特征与纹理特征,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森林火灾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对火灾与非火灾...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地预测前方岩体质量,提出基于隧道地震波勘探系统和可拓理论的岩体质量等级分类预测方法。通过对数百例典型地震波探测数据的系统收集与归类分析,遴选出隧道地震波勘探系统可有效识别的、可表征岩体质量等级的物理力学参数作为分类预测指标,并根据隧道地震波场响应特征,提出岩体质量分类预测指标体系的分级标准,建立隧道岩体质量等级分类预测的物元可拓模型。通过TSP探测技术获取预测指标取值,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利用简单关联函数法确定预测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岩体质量分类预测结果与属性识别模型、GA_SVM评价结果及现场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施工阶段的岩体质量等级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分类算法的预测结果所提供的信息不够丰富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融合Ada Boost算法和可拓学理论,提出一种全新的以关联函数的形式对分类结果进行表达的可拓Ada Boost算法.以Ada Boost算法为框架,结合可拓理论中可拓模型和关联函数的理论,寻找物元的本质特征元并以此作为弱分类器,提出了根据事物隶属所有类别的关联度来判断事物类别的方法.实验表明,可拓Ada Boost算法不仅用关联函数优化了传统分类算法预测结果为关于某一类别"是"或"不是"的简单表述,而且在适用问题中可以使分类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知识库系统是一种专门存储、管理大量知识的机构。文章以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提出可拓知识表示法和可拓知识库系统的特点与构架。给出了可拓知识表示的形式化语义,其基本单元是知识物元;阐述了矛盾问题求解的形式表示,其核心是问题的物元模型,通过可拓算子把不相容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相关方式推理是可拓知识库系统推理机的特点,是传统规则推理的推广。可拓知识库采用可拓知识表示方法,是传统知识库的一个超集;可拓知识库系统由目标库、条件库、公用知识库、分类知识库、推理机与知识库管理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筛选出20个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根据PSR概念模型构建草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物元可拓模型,构造标准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元矩阵,利用权变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与生态安全等级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大小评判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隶属级别,并将结果划分为安全、较安全、预警、脆弱、危险五个级别。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对其周边沿线区域内的环境损伤破坏比较严重,主要包括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生态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影响,所以公路建设的环境损伤评价工作十分重要.为了评估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总体影响,通过对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损伤影响分析,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损伤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引入了可拓学理论,使用物元可拓评价法进行环境损伤评价研究.在评价中以在建的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为例进行分析,根据张花高速公路现场调研考察所得的数据,建立了环境损伤影响评判的物元模型,给出了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判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物元可拓法中的关联度函数及权重系数等计算手段,能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物元可拓评价法能客观反映山区高等级公路在建项目的环境损伤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林火可以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反映火后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模式,阐明林火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林火干扰的响应机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与分析了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模式,以及林火干扰对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认为森林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到火烧因子(火烧强度、火烧频率、火烧后恢复时间)、植被类型及土壤性质3个方面的影响,针对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从林火干扰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的影响机制、林火干扰下多重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建立林火干扰下植物-凋落物-土壤复合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关系等3个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深入了解林火干扰下植物调控策略,明确林火干扰后多重化学元素间相互耦合机制,完善以植物-凋落物-土壤为复合整体的地上地下养分输入输出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以及合理制定林火管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研究区的资源环境现状和自然资本承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征,在计算各区域生态质量分级的基础上,分别对其生态质量的时空特征,初级净生产力,森林植被覆盖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系统质量有明显提升.京津冀区域28%的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有改善,3%左右的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存在下降趋势.201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净初级生产力呈现出较小波动变化趋势.相较于200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只有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高温目标识别方法中波段筛选、识别指数构建缺少数学定量评判指标的问题,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一次森林火灾为例,选用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林火目标多光谱识别指数构建方法的研究。研究发现,基于方差分析原理的"可分性度量"指标可作为高温目标识别方法研究中波段筛选、识别指数构建的数学定量评判指标,改进以往识别方法的定性分析方式。在区分林火目标与其他地物过程中,上述数学定量评判指标均具有遥感目标识别与分类的物理意义;其分类适宜性对林火目标的识别与提取具有重要作用。经过验证分析,利用"可分性度量"评判指标筛选出的适宜火点识别指数,在实际分类中效果良好、精确度较高,与理论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RXAN模型改进了源的识别方法,在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下扩展了源的功能分类,认为源是多类型多斑块的整体最优选择集,识别的源同时具备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双重属性。以攀枝花市为例,应用改进的源的识别方法研究其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发现攀枝花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最高的区域是米易县,和盐边县境内二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以东的区域,局部地区存在阻力值的凸起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源的识别方法具有更强的景观生态学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型岩质边坡岩体质量的可拓学理论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分析,提出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可拓学预测方法.利用岩体边坡稳定性等级和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岩体边坡稳定性等级综合评判的可拓预测模型,通过可拓学评价分析,得到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预测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该可拓学预测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预测岩质边坡质量的等级问题,从而为采取相应的经济合理的支护加固措施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生态处理系统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将可拓学和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对固体废弃物生态处理系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中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的度量、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综合评价的可拓方法等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生态健康可拓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填埋工艺生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效的森林经营必须建立在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可为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为研究对象,以1979—2012年148块8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构建生态功能指数基础上,进行研究区生态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果】①1979—201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提高的样地数多于降低的样地数,中高等级样地数的比例呈稳步增加趋势,低等级样地比例呈现阶梯状下降趋势;②1979—2012年,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的空间聚集性呈现先增大后急剧下降、又缓慢增强的复杂变化历程,生态功能高值点地理分布中心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偏移的趋势;③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研究区森林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的前4个主要驱动因素大小依次为海拔>植被覆盖度>坡度>人均GDP。【结论】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林地占用与退化,林业政策法规变动对林农森林经营积极性的影响,是导致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加强森林经营与林地保护,是提高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省黄楝树林场的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利用"反规划"理念进行规划,打造全景森林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者为市场定位,考虑资源有价、环境成本的门票定价标准,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森林旅游生态开发模式.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实现了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梦成  孙燕  刘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0):8986-8994
基于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出一种改进的云物元模型,利用云模型的双重不确定性和物元可拓理论相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山东省2009-2019年城市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重点研究济南市生态安全及指标贡献度。结果表明:该模型所给出的生态安全指数既能描述生态安全状况,亦可对不同城市进行比较。济南市虽一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但生态安全指数稳步上升,受生态系统压力和状态影响较大。山东省16个地级市生态安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级别,威海、青岛、济南处于排名前列,德州、枣庄、菏泽处于较不安全。建议山东省政府注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定相关政策方案来缩小各城市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