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分析了金元时代助词“地”的五种用法,以及结构助词“的”的六种用法,并着重对“地”处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在金代频繁出现,“地”处于形容词、副词之后充当状语或谓语用例减少,“副词或形容词+的”用法增多,以及“副词或形容词+地”充当状语减少等四种现象,从功能转换或音变等角度作了分析说明和推断。  相似文献   

2.
张俊阁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4):108-111,115
明清山东方言中复数词尾“们(每)”的用法比较多样化,就用于指人名词(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后的“们”而言,其意义有四种:真性复数;连类复数;总括两个有关系的名词,跟一个连词异曲同工;不表复数义,只构成一个音缀。连类复数义显示了“们”尾与“辈”之间的语源关系;“们”尾与表示数量的词语并用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武振玉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7):34-36,57
两周金文中的"休"有形容词、动词、名词三种词性。用为形容词时有充当修饰语、单独成句和充当谓语三种句法功能;用为动词时主要表示"赐予"义,可出现于多种句式中;用为名词时表示"恩惠""美德"一类抽象义,是形容词"休"的词性转变。三种用法中,形容词是基本用法,名词和动词为其引申用法。  相似文献   

4.
两周金文中的"休"有形容词、动词、名词三种词性.用为形容词时有充当修饰语、单独成句和充当谓语三种句法功能;用为动词时主要表示"赐予"义,可出现于多种句式中;用为名词时表示"恩惠""美德"一类抽象义,是形容词"体"的词性转变.三种用法中,形容词是基本用法,名词和动词为其引中用法.  相似文献   

5.
屈赋中居于句首的修饰语"纷"在一定条件下,与其处在宾语位置上的名词中心语间隔出现,形成"纷……x+名词中心语"的悬空格局.悬空的条件是:修饰语"纷"的中心语在宾语位置上已经与一个修饰语x紧邻共现.悬空的原因是:(1)与修饰语x相比,"纷"同名词中心语的语义关系相对较远;(2)修饰语x已经与名词中心语在句中组合成一个标准音步,更外层的修饰语"纷"必须被安置在句首一端,才能保证诗行主体部分仍是标准音步构成的韵律节奏.悬空的作用:(1)诗行主体的双音节节奏,是对<诗经>确立的标准音步的重复和回应,以确认屈赋作为诗的性质.(2)安置在诗行之首的非标准音步,是屈赋的创造,它们形成了楚辞不同于<诗经>的错落悠扬之美.  相似文献   

6.
日语申的连体修饰语的用法在各类语法书中均有阐述,语法学家们对连体修饰语的各种形式及用法已有很深的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侧重于连体修饰语和后续名词之间的关系,连体修饰语的转换功能及内部关系等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格助词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关系的助词,是理解词与词关系的关键。教材中格助词的讲解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引不起学生重视,从而导致误用格助词现象丛生。教师循序渐进地总结说明格助词的用法、分析不同格助词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学习格助词与其他词之间的使用规律后学以致用,能够提高日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形容词修饰名词有时后置这一特殊语法现象,以实例说明形容词作名词后置修饰语的几种用法,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10.
浅谈移就修辞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就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被修饰的中心语只是形式上的被修饰语,而真正的逻辑被修饰语有时存在于语境之中,有时存于语境之外,二者通过语意的巧移而形成一种临时的搭配。本文主要探讨英语移就修辞格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以及其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岩前方言的“子”尾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从语法结构上看,“子”可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之后,构成名词词尾、形容词词尾和数量词词尾。从语法意义上看,有的动词、形容词带上“子”尾后变为名词;有些名词不能单说,带上“子”尾后能单说;一些名词附着“子”尾后变为方位词;可以加在形容词重叠式之后,表示程度轻重;还可以在数量结构后面表示数量少、时间短等。  相似文献   

12.
赵波 《科技资讯》2012,(21):244-244
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有"的""地""得",其中"的""地"在博白地佬话中用"嗰1""嗰2"表示,文章讨论这些结构助词在地佬话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福建武平岩前方言的“子”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春招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33-37,44
岩前方言的“子”尾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从语法结构上看,“子”可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之后,构成名词词尾、形容词词尾和数量词词尾。从语法意义上看,有的动词、形容词带上“子”尾后变为名词;有些名词不能单说,带上“子”尾后能单说;一些名词附着“子”尾后变为方位词;可以加在形容词重叠式之后,表示程度轻重;还可以在数量结构后面表示数量少、时间短等。  相似文献   

14.
一、hundred,thousand,million等数词表示确切数目与不表示确切数目时的用法hundred,thousand,million等数词表示确切数目时,其前必有基数词(或several等),其后不加s,并直接跟名词复数(货币单位元、角、分  相似文献   

15.
有关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专著有一些,但专门论述零位冠词用法的专著很少见.本文试图从论述零位冠词的用法特点,来解决使用冠词这一难题的一个方面.冠词的用法与名词的种类和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按照普通名词(包括具体名词、物质名词。抽象名词)和专有名词与零位冠词的关系进行叙述.除了谈到一些一般现象外,还列举了一些特殊情况,并与定冠词与不定冠词进行了必要的对比,以便能较深入,较全面地阐明零位冠词的用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说“得”     
“得”在现代汉语中代表了几种不同层级、不同类属的语言单位,各具不同的功能,表示不同的意义.“得_1”是一个半虚语素,是判别动词词性的后缀之一,表示“已经得到”的意思.“得_2”是一个普通的能带宾动词,具有一般动词的功能,表示“拿到”、“占有”的意思.“得_3”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能愿动词,表示“要”或“可以”等多种意思,除具有一般能愿动词的语法功能外,还可以充当可能补语.“得_4”是结构助词,用于中心语与补语之间,充当补语的标志,对补语的语用意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萍乡话中,"个"的用法十分丰富,可以作名量词、指示词、助词和标记词。其中名量词"个"只能计量时间名词"礼拜""月"和名词"人"。指示词"个"则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部分用法,既可以独用,作句子的主语,指称定指的人、处所、时间或事件;也可以与"史[s?35]""里"组合成"个史""个里",指称事件的状态、程度、行为方式和方位处所。另外,助词"个"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标记词"个"是萍乡话中特有的现象,主要起焦点标记、语气停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可数性除了指被计数的可能性外,还可以指可数语义或用法,以及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就是那些最基本语义为可数用法的名词,并且在这个语义下可以被枚举和复数化。可数性与复数性分属语义和句法领域,且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结合语义和句法两根轴线,英语中的名词可以分成四组,其中可数名词一组,不可数名词三组。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可数名词如clothes,scissors。cattle,audience等被重新划分为不可数名词。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名词作主语和宾语是其主要的语法功能。从语义的角度考察作主语分为四种类型;作宾语分为五种类型。受事主语句在甲骨文中应用普遍,为被动句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关系宾语句中,动词和宾语之间添加关系介词“于”是甲骨文在语法形式上走向完善的标志;存在宾语句中的动词“有”与受事宾语句中类似词头的“有”存在着密切联系。此外,作定语、作中心语、作状语、作同位语、作谓语也是甲骨文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方位词在句法中,其语义包括定性和泛性两种,承担了普通名词(nn)、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vt)、时间名词(nt)等语法成分,在作名词时主要强调地点义,而方向义并不明显.在句法功能中,可作主语、宾语、地点状语等.从搭配情况来看,它与位格、属格和从格助词搭配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和范围,与动词搭配表示一定的趋向性,也作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