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8,(2):1-1
采访黑熊救护中心回来,许多种情绪复杂地混合在一起,有心痛,有愤怒,还有感动。中心的教育室里有一件几十斤重的铁马甲,铁马甲的正面有一扇小铁门,一根塑料管直通黑熊的胆囊,并装上了开关,可以像放自来水一样取胆汁。很多黑熊背着这种钢条做的铁马甲长达一二十年被抽胆直至死亡。如果把黑熊比作人,那它就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在野生环境中,黑熊从不示弱,即使病痛得很厉害,它也不会呻吟,不给对手乘机进攻的机会。但是,抽胆时的剧痛是黑熊实在不能忍受的,所以才会发出那样凄厉的惨叫。是不是因为熊类非常坚忍,人类才如此残忍地发明了活熊取胆术?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拥有享受明媚春光的神圣权利。当我们以极不文明的方式对待与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一样有痛苦感受,甚至有相类似智商及情感的动物时,文明,仅仅还只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请关注本期特别策划——《拯救黑熊进行时》。——编者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4,(11):1-1
管是在学校"风光"无限的王煜程,还是把我们的编辑称为"大哥大姐爷爷奶奶"的管浩然,众多的来信在令我们捧腹之佘,也让我们备感振奋,像吕金清同学这样的举动更让我们感动。"每月节省一些零用钱,不知那个救护中心介不介意啊?"他们当然不会介意。诚然,"一些零用钱"对庞大的黑熊救护中心的运转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但"滴水可以成江河",我们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地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愿意向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捐款的读者可采用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两种方式汇款。  相似文献   

3.
我相信,每一天只要他们能够抽出片刻,静看眼前的笼中之物,尝试感受一下黑熊那刻的绝望和无奈,与生俱来的良知会告诉他们:“这样做绝对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4.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2004,(7):1-1
如果我们想给本期文章一个专题名称,那就应该叫做——“地球忧思录”。不是吗?长江源环境不断恶化,水源污染,垃圾遍地;千年积冰消失,极地冰架崩塌;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纽约城未来将被困水中;黄石超级火山出现苏醒先兆……自然的灾难,人为的灾难,地球似乎危机四伏。 但是,我们真心想做的专题名称是——“志愿者在行动”。请看:志愿者正在长江源头进行淡水资源与固体垃圾污染调查;民间组织“绿色江河”委托媒体向全国急招志愿者奔赴可可西里实施“红绿灯”计划;新都黑熊救护中心通报本刊“拯救黑熊”行动取得最新进展……保护环境,保护家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面对“发烧”的地球,消失的冰川,升高的海平面,被污染的江河源头,以及绝境中的动物,我们呼吁:行动起来吧,人人都来做保护地球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2000年,亚洲动物基金“拯救黑熊”行动启动,时至今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那些被拯救的亚洲黑熊现在生活得怎样?请与我们一起关注“拯救黑熊”行动的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10,(8):1-1
<正>编辑部收到贵州读者汪永森的来信及他通过我们转交的捐款。在此,我们代表黑熊们向他表示感谢。在2008年第2期《大自然探索》上,刊登了题为《拯救黑熊进行时》的封面文章。多年来,《大自然探索》一直都在关注那些被解救的黑熊的命  相似文献   

7.
拯救黑熊     
1993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谢罗女士在中国南方参观了一个养熊场。当看到那些被囚禁的黑熊时,她简直愣住了。当她就要离开这个熊场时,突然感到后背被拍了一下。这是一只熊的“手”!谢罗女士转身握住了熊的“手”。熊轻柔地用“手”在谢罗女士手上缓缓地抠着。四目相视的那一刹那,谢罗女士感到熊仿佛在说:“救救我!”。谢罗女士流下了眼泪,她对自己也仿佛在对笼里的黑熊说:“我一定要救出你!”  相似文献   

8.
仅仅在20多年前,西方人才提出了“动物福利”这一概念。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动物福利”、“3R理论”等理念还非常陌生。在这里我们编发了一组章,客观地反映闷外在此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存在的争议。但无论如何,我们相信善待所有的生命,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就像人们为拯救黑熊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编读交友     
动物学家路特在介绍北美野牛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怎样让北美野牛生存下去?在本期的文章中,还可以提出同样尖锐的问题:怎么让亚洲黑熊生存下去?怎么让岩羊生存下去?怎么让珊瑚生存下去?怎么让康定云杉生存下去(可惜已发现的惟一的一棵已经无法弥补地被砍倒了)?……怎么得了!印开蒲文中的一句话:“人类啊!你们在干些什么?!”让人震聋发聩。 最近,我们听到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又有一批亚洲黑熊被解救!”。本刊曾在2002年第6期和2003年第6期分别以《熊场目击》和《拯救黑熊》为题,对亚洲黑熊的境况进行了深度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纷纷来信表达对黑熊的关注,有些还寄来捐款,委托我们转交亚洲动物基金会。下面是我们对此次解救行动进行的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博卡诺山区,一个寒冷的冬季早晨,生物学家加里·阿尔特一身轻装,徒步跋涉在用砍刀砍伐出的林间小道上,结成硬壳的积雪在他脚下发出吱吱的怪响。他这一天的任务是去拜访黑熊的洞穴:几百万年以来,这些洞穴就是黑熊的老家,世世代代,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校园运动性猝死事件时有耳闻,上网搜索竟有一大堆相关报道。其中有一位高中生在篮球场上突发意外,由于现场无人懂得如何救护,他年轻的生命便殒落在19岁的花季。这场悲剧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现场救护已是当代社会人人应该掌握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4日,一头黑熊误闯进了美国新泽西州维斯特·米尔弗得一个农场主家的后院内,结果遭到农场主家的宠物斑点猫杰克(体重7千克)的“呵斥”和威吓。黑熊最终竟然被吓得爬上了农场主邻居家的一棵大树,而杰克则不依不饶地一直在树下朝着黑熊“咆哮”,逼得黑熊在树上躲了15分钟不敢下来。直到杰克的“态度”稍为缓和后,黑熊才战战兢兢地下来了。不料。杰克再次向黑熊发起进攻,吓得黑熊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6,(8):5-5
2006年6月4日,一头黑熊误闯进了美国新泽西州维斯特·米尔弗得一个农场主家的后院内,结果遭到农场主家的宠物斑点猫杰克(体重7千克)的“呵斥”和威吓。黑熊最终竟然被吓得爬上了农场主邻居家的一棵大树,而杰克则不依不饶地一直在树下朝着黑熊“咆哮”,逼得黑熊在树上躲了15分钟不敢下来。直到杰克的“态度”稍为缓和后,黑熊才战战兢兢地下来了。不料。杰克再次向黑熊发起进攻,吓得黑熊  相似文献   

14.
一位大学生的追求毕东海夏震,一位普通的浙江农业大学学生。他在1994年12月9日给《世界科学》编辑部来信,要求购买全年期刊以及过去已出版的全部刊物(合订本)。一位大学生经济并不宽余,为什么要购买这么多《世界科学》呢?他在信中说:“我接触到了贵刊,并一...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一位在格列诺布尔市一个铝研究中心工作的研究员约翰·布凡斯特先生请我们去他家作客.当我问起他最近的工作时,他说他正在研究一种少见的奇异现象.不久以前,他与一位同事共同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说着他递给我一份叫做《黄与红》的科学杂志. 我有点好奇地开始读他们的文章.我不懂自然科学,对一些数据也不理解,然而文章的主要内容还通俗易懂.我被它吸引住了. 原来是有个叫约翰·保尔·钱拉尔的人,有一种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不知道,还能有谁比爱因斯坦更适合"科学的艺术家"这个尊称。尤其是在2015年,当人们纪念他创立优美的"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之际,我的感觉更是如此。本来,科学发展似乎不会完全依赖于某个人,然而广义相对论的出现却有些特殊。它就如同一位伟大画家创造的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杰作,优美且独一无二,从中我们甚至可窥视宇宙的奥秘。我自己就是一个画者,而且自认为是越来越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杂志能维持到今天,并以其特色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本刊物的周围有一批关心、支持编辑部工作的热心朋友。如果没有他们的扶助,仅靠我们编辑部3~4位同志,杂志的工作是绝难顺利开展的。在这些热心的朋友中,我首先想到了王乃粒老师。我之所以习惯称他为老师,而不是称他为王局长(王乃粒同志现为上海市旅游局局长),是因为在我与王乃粒多年的交往中,我始终觉得他更象是一位学者,一位严  相似文献   

18.
辽阔深邃的大海,是最期盼我们去探索的地方:海洋里的动物,是最急需我们去保护的生命。海洋生物,有些不仅你我陌生,连海洋生物学家也并不了解,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里的野生动物得了病、受了伤,谁给它们治疗呢?不要担心,动物们有自己为自己治病的本领。有些动物会用野生植物来给自己治病。春天来了,当美洲大黑熊刚从冬眠中醒来的时候,身体总是不舒服,精神也不好,它就去找点儿有缓泻作用的果实吃。这样一来,便把长期堵在直肠里的硬粪块排泄出去。从此以后,黑熊的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20.
克隆动物成功的事实似乎说明,克隆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用于克隆人了,以致一位研究体外受精的专家和一位生殖生理学家宣布:他们计划在一年内克隆婴儿。我们决不赞同复制人,固然有许多社会和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