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揭秘反物质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不久前我们听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可摧毁行星的黑洞。现在根据丹·布朗的巨著拍摄的一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假设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粒子物理实验室生成的危险物——反物质,用这种物质制成的武器具有非凡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杂志网站报道称:美国陆军参谋长雷蒙·奥迪尔诺近日在内部一次会议上宣布,美国陆军将与海军陆战队及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联合创建"战略陆地力量处",用以加强心理战,以在今后的军事行动中实现更多"人道主义"目的。这是美军为适应新的战略形势需要,增加陆军在联合心理战中的地位作用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但其效果却值得怀疑。不满足从生理上消灭对手据报道,是否创建"战略陆地力  相似文献   

3.
假如“基地”组织派人在纽约上空喷撒炭疽病菌孢子粉末,美国该怎么办?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在头版显著位置曝光了美国政府正在进行的一个秘密应对计划:筹建生物武器实验室,制造世界上最危险的细菌和病毒武器,以毒攻毒,用于防止恐怖分子可能进行的生物恐怖袭击!筹建可怕生物实验室《华盛顿邮报》透露说,实验室已于今年6月破土动工,位于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陆军基地内,距华盛顿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实验室隶属于国土安全部美国国家生物武器防护分析和对抗中心,整个实验室8层楼高,将于两年后建造完毕,预计耗资1.28亿美元。实验室将分为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是无需人类干预,便能自主搜索、识别、决策,并作出致命性打击的武器系统.在经典正义战争理论视域下,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对伦理的挑战主要涉及“算法区分”困境,军事需要与附带伤害难题,以及致命决策去人类化导致的责任鸿沟问题.可围绕设计研发、应用监管、责任溯源三方面加强风险应对.为避免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超...  相似文献   

5.
大到航母战机,小至单兵装具,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武器装备一直是美军称霸世界的物质基础。据美国《海军陆战队时报》1月28日报道,早已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对个人防护水平仍不满足,海军陆战队司令詹姆斯·康维上将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前线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每日防务>报道,美空军在举行称之为"未来能力评估"(FCA)的作战演习报告中指出,美空军在未来的2025年应拥有4大作战能力:超远程打击能力、防御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能力、发展使用非致命性武器与非动能武器的能力、进行网络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2010年科学技术部组织了对数理、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数理领域参评实验室11个;地学领域参评实验室37个。另外,数理领域的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因此前连续2次评估优秀而申请此次免评,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的有关规定,其评估结果视为良好。最终评估结果为:数理领域有3个实验室评为优秀类实验室,有8个实验室评为良好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苏联核科研体系是在苏联启动核计划后创建起来的,其管理机构是科技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整个体系的阶段性计划;核科研体系的核心是第2实验室和第11设计局,主要从事核反应堆与核武器的设计制造;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外围辅助机构,如第9研究院、第3实验室以及苏联科学院的相关科研机构。苏联利用其计划体制的特点调集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核科研体系的创建工作,为核武器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军方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疼痛"武器。这种被命名为"脉冲能发射器"的新式武器,能从2千米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被击中的人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疼痛。美军方称,研发这种武器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制服恐怖暴徒。有评论指出如果这种武器被研发出来,人们以后携带的将不再是枪,而是脉冲能发射器。这种不会造成明显伤害痕迹的疼痛武器将难以为法庭取证,它很有可能变成为逃避法律制裁而滥用的武器。  相似文献   

10.
成舸 《科学大观园》2009,(22):70-71
根据丹·布朗的巨著拍摄的一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假设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粒子物理实验室生成的危险物——反物质,用这种物质制成的武器具有非凡的破坏力。虽然布朗书中的反物质是虚构的,但是这种物质本身并不是虚构的。我们在宇宙射线里就能看到它的迹象,科学家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粒子加速器里进行高能撞击,制成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1.
近日,美国解密军方文件披露,五角大楼曾经研制一种威力惊人的“催情炸弹”。这种炸弹可以释放出具有催情效果的荷尔蒙,让敌军士兵欲火中烧,难以自持,成为不可思议的同性恋者。研究人员希望此种炸弹通过败坏敌军官兵的伦理道德、制造混乱与羞辱感,以达到瓦解敌方阵营、不战而屈的目的。“催情炸弹”使敌军变为丧失斗志的同性恋者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根据五角大楼最新解密档案显示,美军曾计划秘密进行一项“非致命性”化学武器的研制方案,试图研制各种匪夷所思的非致命性“另类武器”。据报道,该项秘密军事方案由俄亥俄州戴顿的赖特·…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国防部1999年颁发《陆军构想》及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颁发《陆军转型年度路线图》之后,作为美国陆军最大的装备发展项目,Future Combat Systems(FCS)一时间受到了国内大众媒体、尤其是军事媒体的广泛关注。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对FCS本身,目前有两种主流译法,“未来作战系统”和“未来战斗系统”;甚至是专业军事出版社,也对两者有混用的情况。例如,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岳松堂等编著的《美国未来陆军》(以下简称岳书)称为“未来战斗系统”;  相似文献   

13.
自美国国防部1999年颁发《陆军构想》及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颁发《陆军转型年度路线图》之后,作为美国陆军最大的装备发展项目,Future Combat Systems(FCS)一时间受到了国内大众媒体、尤其是军事媒体的广泛关注。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对FCS本身,目前有两种主流译法,“未来作战系统”和“未来战斗系统”;甚至是专业军事出版社,也对两者有混用的情况。例如,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岳松堂等编著的《美国未来陆军》(以下简称岳书)称为“未来战斗系统”;  相似文献   

14.
肖兵 《科学大观园》2011,(23):F0003-F0003
7月中旬,在美国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实验室,微型飞行器(MAV)研制小组组长帕克正在展示一架微型扑翼飞行器。美国空军MAV小组致力于研发微型飞行器,以应对复杂的城市作战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武器作为惩罚敌人的物质力量,国际法和国际道德已经无法约束其被滥用。"武器的纯洁性"是以色列军队提出的重要准则之一,是有关武器的伦理或道德限制问题,它与正义战争理论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只是关于武器使用的道德限制,也包括武器研发、武器贸易和武器销毁等方面的伦理问题。武器的使用必须按照国际人道法来进行,禁止使用施加超出使敌人"失去行动"所要求更大痛苦性质的武器。"武器的纯洁性"既包括武器研发和使用目的的纯洁性,也包括武器使用手段和方法的纯洁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对策。研究显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总体布局基本体现了创新与技术辐射能力强的企业优先、创新联盟试点跟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举,重视科研基础的同时兼顾欠发达地区的态势。其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推动行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建议:从强化政府与企业创新伙伴关系、实验室布局、国家公共资源配置以及开放式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进一步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118-123
纳米武器是纳米技术军事应用的必然产物,它对战争伦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纳米武器研发和运用,可能消解正义战争的标准,使战争手段更不人道,降低军人的伦理水准,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生态灾难。与其他高技术武器一样,纳米武器的研发与运用应该遵循后果可控、生态、人道等原则,以保持战争伦理的底线。  相似文献   

18.
生物武器是能使众多人、畜和农作物等患病乃至死亡的一种特殊武器,它和常规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并称为四大武器系统,而且它总会引发瘟疫,被称为“地狱瘟神”.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会使用生物武器作战,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也在秘密研发新型生物武器,而一些恐怖组织更欲得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9,(21):42-43
18年前,美国格林空军基地“革命性弹药”研发小组的负责入肯尼斯·爱德华兹。开始率队进行一项近乎“天方夜谭”的工作——反物质武器的研究;18年后,当这种威力超过原子弹的划时代新武器就要浮出水面时,人们不禁担心:它可能引发一场“地球灭绝战争”。  相似文献   

20.
以“创新与发展,战略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2007年6月16~1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在大会生物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作了《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生物产业·为生物产业提供支撑》的主题报告。刘燕华在报告中指出,生物技术创新将推动生物产业发展,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推动生命革命,改变人类的生活;关乎国家的科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