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马晓虎 《科技资讯》2006,(28):107-107
数据库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数据库安全的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以windows2000下Oracle双机热备系统的工作机制,探讨一种简单的数据库双机热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群集服务的数据库双机热备解决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成俊  柴蓉 《甘肃科技》2004,20(1):50-51,55
数据库服务器双机热备解决方案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数据库安全的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以甘肃省招生办公室计算机网络为例。探讨了双机热备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方案、测试及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化与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建设中数字资源的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数据库服务器虚——实双机热备方案无疑是实现图书馆数据库安全的一种高性能、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以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为背景,探讨了服务器双机热备的相关技术、实施方案及测试结果,并介绍了双机热备方案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双机热备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海军 《科技信息》2008,(14):27-27
本文对双机热备技术作了比较详细介绍,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被各大企事业单位科技部门所重视.作为一项安全保障技术的双机热备技术应用不断广泛,本文对双机热备技术的应用作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Oracle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它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文章数据库使用单位的数据库安全和容灾为大前提,以Oracle数据库为技术平台,以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数据安全问题为背景,研究企业信息数据安全备份来解决企业的信息安全.从双机热备、多机热备及其Oracle Data Guard,RealSync以及RAC模式等技术四个方面来概述基于Oracle数据安全与灾难修复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调度集中系统中双机热备的实现方案.给出了故障定义原则,详细讨论了双机之间的基本倒机原则及倒机优先级,并进一步给出了双机热备机制的工作原理流程图,列出了双机热备机制中的状态转移.本文提出的双机热备实现方案已在FZj-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案切实可用.对于高可靠的应用要求,本文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机热备计算机联锁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单机和双机热备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作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故障安全模型并分析了故障检测覆盖率对双机热备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影响.指出了减小故障检测时间、提高故障检测率是提高双机热备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当故障检测覆盖率很高时,双机热备系统与单机系统的不安全度在同一数量级上.  相似文献   

8.
操作表示机是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关键的人机界面设备,硬件上利用继电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实现双机热备的倒机逻辑控制和设备接口电缆的动态切换.同时提供人工切换手段;软件上采用TCP/IP协议完成主备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和操作信息的传送,并控制继电器电路完成自动切换,从而实现了操作表示机双机热备.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双机热备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性,探讨了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中双机热备技术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Remus的双机热备份优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机热备技术是虚拟化系统提高其高可用性的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双机热备技术一般都采用不断生成检查点的方法,将主节点上实时的状态更新传送到备份节点上面以实现主备份节点之间的状态同步。该系统在热备过程中如果遇到内存密集型应用时,传统的检查点技术会造成带宽的延迟,进而影响虚拟机双机热备的高可用性,或者在热备过程中心跳线失效而导致系统对主备虚拟机状态发生误判,从而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基于Remus系统的双机热备方式,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第一是增量检查点压缩机制,第二是客户端辅助判断主虚拟机状态机制。实验测试表明,基于XOR-RLE的增量检查点压缩算法有效降低了内存密集型应用导致的带宽延迟,同时也验证了面向客户端的热备机制可大幅减少热备过程中系统误判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集成平台--eXceed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异构数据集成中常用的3种体系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Mediator/Wrapper解决方案,并实现了一个通用异构数据集成平台—eXceed.该平台克服了现有数据集成平台"窄"和"专"的缺陷,实现了多种数据源的弹性扩展,并提供对集成数据源的全文索引功能以及对专有关系数据库的引擎.  相似文献   

12.
综合触发器和影子表法进行数据库变化的捕捉跟踪过程是由使用触发器来定位变化的记录、使用影子表跟踪相应记录的变化、在关系映射索引下进行差异记录的异构运算等步骤实现。综合法在传输数据变化时完成异构数据结构的转化,实现异构数据的应用级同步,为日益增多的数据库应用同步提供一个的解决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在复杂网络和异构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同步,在分析基于触发器的数据同步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层数据同步机制.这种机制在应用层利用数据库和XML的映射来封装和解析同步数据,同时针对数据传输和数据库更新在应用层引入了可靠性机制.该同步机制具有与平台耦合度小、功能分层易于复用的优点,能够根据应用需求有效解决跨平台的数据同步问题.实践证明,该应用层数据同步机制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间数据交互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现有异构数据库间数据交换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间数据交换的新方法。通过数据库模式之间的模板映射,较好地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透明互操作,实现数据交换的跨平台操作,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进行无障碍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5.
利用XML的良好可交换性,从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系统中查询中草药信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数据库模式和XML文档模式之间的转换,也为异构分布式数据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格和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问题是当前数据处理领域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分析了异构数据库系统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网格和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模型.并重点分析了该模型的结构和实现方法,该模型采用XML作为信息传输的数据格式,通过GT4网格计算中间件来实现对各异构数据源的高效访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异构数据库的特点和数据交换方法,分析了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方法,给出了应用实例,讨论了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数据交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数据库集成方法所存在的扩展性差、性能低、灵活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MS和XML的异构数据库共享平台模型,重点探讨了异构数据库集成中间层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解决了遗留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中工艺数据描述及卡片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目前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艺数据四段式描述的新方法,并据此建立了工艺数据的抽象矩阵表示模型,借助一种新的二进制文件,实现了工艺数据的文件存储.通过工艺库与工艺文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了基于工艺数据库和数据文件的工艺数据存储与卡片的生成方式,为网络化CAPP系统中客户离线工艺设计与评审提供了可行方案.最后,利用所开发的MS-CAPP系统实例验证了这种工艺数据描述与存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网络稳定性所带来的工艺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It is a period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Especially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information can be acquired through many ways, such as man-made planet, aeroplane, laser, digital photogrammetry and so on. Spatial data sources are usually distributed and heterogeneous. Federated database is the best resolution for the share and interoperation of spatial databas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s of federated database and interoperability are introduced. Three heterogeneous kinds of spatial data, vector, image and DEM are used to create integrated database. A data model of federated spatial databases is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