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2,(15):78-79
成功人士某专家讲如何从表面辨别真正的成功人士:1、自己不开车;2、没有名片;3、衣服没logo;4、没有小区名,只有门牌号;5、经常在郊区活动;6、包里现金很少。一位农民兴奋地打断说:"我们村全是这种人啊!"  相似文献   

2.
当不幸的厄运降临到无辜的生命上,是他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慰藉孤单无助的生命;当残喘的生命气息日渐微弱,是他用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移植出生命的奇迹;当久卧病床的患者渴望心灵的慰藉,是他用一颗赤诚的爱心传递出生命的永恒。他不是一位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没有豪言壮语,亦没有惊世骇俗的创举,但他却是一位承载着万千性命相托、健康相系的“铁血军医”,没有红毯鲜花,亦没有掌声美誉,他从事军队医院医生职业,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有的只是倾力付出、默默奉献。他就是上海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肾脏病中心肾移植科主任陈玉石。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那个“爱写诗的院士”留给后人的箴言,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发共鸣。斯人已去,然其留下的人文思考无穷。科学界、教育界一颗巨星陨落。11月4日晚,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逝世,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4.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4,(15):78-79
<正>择偶标准丽丽是女神级的漂亮MM,择偶标准自然不是一般的高。一次同学聚会上,她煞有其事地描绘了一番心目中理想男人的形象:"早上6点准时起床,晚上9点准时就寝;不抽烟、不酗酒、不逛夜店、不泡妞,更没有绯闻;生活中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不藏私房钱、不玩微博微信,连暧昧  相似文献   

5.
这些将企业家精神、勇气、毅力奉献给社会事业的人将会改变这个世界。1982年,22岁的巴西人法韦奥·萨出任帕尔马里斯县农业处处长。尽管这个刚刚组建的自治县隶属巴西最富庶的里奥格兰德州,但罗萨第一天上班时,没有县政厅,没有文档,没有公务员,甚至没有一辆运货的小卡车,一名当地的神甫让他在教堂里办公。罗萨了解到当地村民最需要的是如何摆脱贫困、让孩子们上学,他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4,(15):24-25
<正>这七步对于新妈妈来说并不难,贵在坚持。下面七步曲,让宝宝拥有超强记忆力。一部曲:利用游戏"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的话正好说中了幼儿的记忆特点。明智的家长绝不能"命令"孩子记住这、记住那,而是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来关于物质概念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物质定义只是从认识论角度下的定义,没有涉及“本体论”问题;它只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但没有把物质和物质的属性区分开,因而也没有回答物质本身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列宁的定义是不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4,(20):1-1
<正>有时候,独坐静静的空间,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感觉离现实很远,远的有些梦幻的飘渺,但又有着如诗的美丽;有着远离浮尘的清逸,但又有着迂回的忧虑;偶尔会有些莫名的泪滴,但也会默默地收回。唯有,将心静静的安放,把阳光留在自己灿烂的笑容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壮丽多彩.做一个淡淡的人!淡淡是一种内涵,一种修养,一种静思。淡然处事,淡品香茗。淡淡中,浅行,释重,淡香久远;淡淡中,拂尘,超然,感悟深念。让清雅来代替浮华,让静然来遮掩喧嚣。生活的舞台短暂而繁杂,没有掌声,不代表没有精彩。没有喧哗,不代表没有投入。淡淡来去从容人生。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界是否存在真正“免费的午餐”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森林缺乏氮的时候(营养不良),获取氮是生物本能的反应。但是,当森林里面的氮已经很丰富的时候(营养过剩),就会适得其反。人体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同样也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与人类相似,在森林这个大家庭中,植物和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很多,比如氮、磷、钾、钙、钠、镁、铁等。其中,氮是最基础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这是因为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夏天的临近,大量蔬菜上市。网上流传出这样一种说法:圣女果、彩椒、紫薯都是转基因食品,理由是以前我们没有吃过这么小的西红柿,也没有见过颜色鲜艳的彩椒和紫薯。所以,这些蔬菜都是后来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人们吃了并不安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1.
<正>没有期刊或会议名,没有页码,甚至没有出版的时间点。这种情况引用,只有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作者压根就没想过要认真写这篇论文。俗话说,以小见大。一个科研人员或研究生,到底在科研素养上有多好的修养,可以从参考文献上一窥端倪。对本专业熟悉的,应该清楚相关期刊、会议的名称、格式。比如说,期刊一般是有卷、号的。如果一篇文章在5年前发表的,那它必然不会停留在Early Access的状态。但凡重新查阅下,就能确认其准确的卷、号及相应的页码。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画家达·芬奇前半生际遇坎坷,怀才不遇。30多岁时,他投奔到米兰一位公爵门下,希望他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几年过去了,他一直默默无闻,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做,他的画也没有得到公爵的赏识。但是,他一直没有丧失信心,他始终在自己简陋的  相似文献   

13.
忆苦思甜     
以前的一个大学同学,结婚比较早,说他老是对自己的宝贝儿子忆苦思甜:小时候没有饭吃,也没有牛奶喝。儿子就反问说,那为什么你不去吃冰激凌?大家就笑起来。现在轮到我对双胞胎女儿们忆苦思甜了:老爸小时候住在乡下,吃不饱肚子,上学时也很节省,一张纸,先用铅笔,正反面;再用复写笔,正反面;再用钢笔,正反面;最后用毛笔,写大字。老大说:爸爸好可怜,爷爷、奶奶是不是没有家  相似文献   

14.
论记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不能没有记忆。如果没有记忆,人便无法认识和思维;一个人,如果丧失了个人的记忆,我们简直可以说他(或她)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他(或她)的“自我”;一个社会,如果丧失了“社会的记忆”,社会也就无法进步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15.
陈曦 《科学大观园》2022,(19):46-49
<正>烈日骄阳并没有影响到谣言的活跃度,它们依旧在网上兴风作浪:空调制冷开到26摄氏度最省电、今年是未来10年中最凉爽的一年、降温喷雾零危害……今年夏天,酷暑难熬,许多人被高温折磨得苦不堪言,每天靠躲在空调房里“续命”。不过,烈日骄阳并没有影响到谣言的活跃度,它们依旧在网上兴风作浪:空调制冷开到26摄氏度最省电、今年是未来10年中最凉爽的一年、降温喷雾零危害……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尼古莱·米哈尔尼楚克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永远停止了心跳,但他却没有死亡,而是一直好好地活着——从而成为俄罗斯惟一没有心跳的大活人。这一医学奇迹震惊了医学界。俄罗斯心脏病学会教授莱维特斯基称,尼古莱是世界上第三个没有心跳但目前仍活在世上的幸运儿,另外两人一个居住在巴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0,(12):20-21
正为了让一款飞机拥有高品质的生命力,需要做一系列严谨、科学、细致的"破坏"。没有这种"破坏",就没有飞机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又称航空工业强度所),有上千名"强度人",他们每天的工作便是对新研制飞机进行强度验证,并给出鉴定结论。强度试验的方式多种多样:模拟航空器在空中和地面使用中的受载情况;模拟航空器所处的极限气候环境;模  相似文献   

18.
赫尔曼·外尔(Hermann Weyl,1885—1955)”,这是一个多么陌生的名字,把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这三顶桂冠戴在这么一位现代人头上怕是有点不合适吧。大物理学家、大数学家无一没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象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海森伯等更是具有广博的哲学素养,可是说他们是哲学家恐怕就有些牵强。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冯·诺意曼等人,都对物理学作过本质上的贡献,可是却没有什么人把他们称为物理学家,他们也没有得过任何物理学方面的奖赏。但是,外尔的确配得上这三个称号。外尔是位大数学家在数学界大概没有异议。不仅如此,他恐怕是继彭加勒、希尔伯特之后,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阿提雅(M.F.Atiyah,1929—)前不久谈到,他最崇敬的数学家就是赫尔曼·外尔,他对数学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都来源于外尔的工作。布尔巴基学派的两位创始  相似文献   

19.
张雯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63-65
目的:从实际工作中探索和研究医院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02~2009年所出现的物理和软件问题。结果:设备的运行损耗、存储介质失效、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灰尘等)的影响、电源供给系统故障126起;软件本身的设计缺陷使系统的某一模块无法正常工作98起;版本升级等对系统造成影响9起;由于操作不慎误删了系统重要文件或者修改了影响系统运行参数223起;没有按规定要求操作,导致系统失灵163起;因为主机USB口没有及时封闭,致使中心服务器的稳定运行故障15起;雷击影响服务器正常运行2起;内外网交换信息时,用U盘或移动硬盘作为中介,连接内网前没有先对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病毒查杀而造成的故障325次。结论:医院信息管理既要重视操作系统运行平台安全,又要严格数据库的授权管理;既要视应用平台的安全审计、用户标识与鉴别,还要重视网络非技术性因素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车祸泛滥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祸是一种技术异化和失控现象。它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危害,但迄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正视;人们长期以来对造成车祸的深层原因以及责任关系也没有作出正确判断。本通过分析指出车祸泛滥的深层原因是:一、当代以轿车为主导的交通系统,存在着技术操作上的个人性与交通运输的高度组织性、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二、轿车交通的建立并非仅仅本着方便公共出行之交通目的,还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后一目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成了主导因素。技术系统内在的矛盾及技术目的对技术功能的偏离,必然导致技术的异化和失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