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特有的语流音变现象 ,普通话轻声词是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对数以千计的普通话轻声词进行梳理归类 ,定性分析普通话轻声词的韵律类型、构造类型、语意类型 ,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期帮助人们多角度认识和学习普通话轻声词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现代汉语词语词曲》以及部分《现代汉语》教材对轻声词处理为例 ,分析了轻声词注音混乱的现状、原因 ,提出轻声词的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理由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有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可以根据语感去推测,而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本文在仔细分析“有规律的轻声词”和“无规律的轻声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轻声带来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构形、功能和发音三个方面对儿化词和轻声儿尾词作出比较,探讨了词尾“儿”读作轻声的一般规律,具体分析了普通话中出现的儿化词和轻声儿尾词。  相似文献   

5.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到今天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现基本消灭了方言的隔阂,能够较为顺畅的交流,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能克服的或很难克服的问题。如:各方言中的难点音;语流音变中的诸如儿化、轻声、语气词“啊”的变化,还有语调、字调、轻重音的变化等等,都给普通话学习者带来很大不便。可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扩由于轻声问题比较复杂,本表一般不予审定”,这就使轻声词语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普通话学习者在学习轻声词语过程中就遭遇到了:数量不定、内容不定、难以判断、读音不好把握等问题,本文主要依据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轻声词语规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为学习者提供有定的标准,使学习者便于把握。  相似文献   

6.
异读是汉语语音的一个特殊现象,给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带来了困难。异读字和异读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产生源于诸多的原因。为顺利推广普通话,减少异读字语音规范中遇到的障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字词的异读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语水平测试大纲》、《现代汉语词语词典》以及部分《现代汉语》教材对轻声词处理为例,分析了轻声词注音混乱的现状、原因,提出轻声词的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理由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视轻声衰颓现象重新审订轻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根芹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1):13-15,22
随着社会的发展,轻声词出现了衰颓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轻声词自身的不稳定性、北京语音接受其他地方语音的影响、汉语国际化.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订轻声词.重新审订轻声词需遵循辨义原则、约定俗成原则,还应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9.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语音现象,在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里如何定位。目前认识及做法不一。本文认为应把轻声放入普通话音位系统中的轻重音范畴考虑,称“轻声位”(或“语词重位”)。这样处理,更便于通俗语音课中的轻声教学。  相似文献   

10.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中一种重要的音变现象,轻声的读音随着前一个音节声调的不同而实际音高有所不同,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都是以单个的字为单位来教学生认读的,就连轻声也是以单个的形式出现在生字表中,这很不利于轻声读音的教学.小学的识字可以词为单位来进行,这样就可根据轻声字的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定轻声字的准确读法;其次,轻声因其又轻又短的特点,在汉语语言的节奏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等形式从语言的节奏层面来熏陶、感染学生.另外,加强口语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如地把握普通话轻声的读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