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农业经济,使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成为繁荣西藏农村经济、加速西藏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实现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立足西藏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针对西藏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蔡子文 《甘肃科技》2006,22(8):217-219
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介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针对其和普通农业产业化的区别,提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措施是: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加快种养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力求生态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力度;提倡多种组织形式,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鼓励中介组织在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生态农业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对聊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模式的实地调查归纳总结出现阶段聊城市现阶段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四位一体"能源模式、生态家园模式、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生态观光旅游模式、开放复合型生态经济结构模式、产业化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根据各个模式的具体应用情况和实际效益,分析各个模式在所在聊城市各个地区的适宜程度.列举现阶段聊城市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难点,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对甘肃农业的发展影响重大.本分析了甘肃生态农业的具体模式与传统农业的关系,论证了重点建设生态农业经济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生态农业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系统建设,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主要研究立体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基本模式和架构及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在贫困地区的实践,说明山区立体农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选择、并对如何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疆于田县地处干旱内陆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态环境脆弱。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人类生产和生活。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是于田县建设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因地制宜地提出于田县建设生态农业,可以着重于发展立体结构生态农业模式、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模式和特色农业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并提出了实践操作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本文对生态农业做了概述 ,同时对临沂市河滩的治理提出了一个生态农业模式 .本模式以农业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 ,发展多种经营 ,综合利用 ,不仅能有效地治理河滩 ,而且还能获得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善和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韶关地区的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一个完整、协调、持续、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并指出了实施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和较为可行的几种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攀枝花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攀枝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攀枝花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适合攀枝花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甘肃的自然生态条件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农业强调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甘肃经济落后,生态问题严峻,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在分析甘肃的自然生态条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甘肃省14个市州2010—2016年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基础保障和生态质量4个维度测度甘肃省14个市州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甘肃省生态文明的协调度情况,并借助ArcGis 10.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2010—2016年,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生态文明聚类特征由微弱的正相关向较强的集聚倾向演变,且2016年集聚倾向最为明显; 3)甘肃省各市州生态文明发展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生态文明水平大体上呈现出集群化、梯度化、极差化的分异特征; 4)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离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河西走廊地区整体协调性较好,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协调性较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1)生态文明建设分区治理; 2)加强陇中地区、陇东地区、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协调性建设,借助政策支持、城市合作等提高区域协调性水平; 3)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省城产业参与国际性劳动地城分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必然。山西农业也属弱质、弱势产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挑战。以生态建设为目标,以变竞争和挑战为发展机遇为内容的农业结构调整已十分迫切。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成因的分析,指出人类的掠夺性行为加速了本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恶变,并提出了陇东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生态承载力和产量因子的定义,考虑到地区差异、科技进步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生态承载力的新方法,并对甘肃省1997,1998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实例分析,其中甘肃省1997,199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8166014和0.8386695hm^2/人.结果表明甘肃省1998年生物生产土地的人均均衡面积与1997年相比有所增加,这与1997年的自然灾害比1998年严重的事实相吻合.1998年甘肃省生态承载力的增加主要是人均建筑均衡面积的增加造成的.通过比较得知,以前的研究结果存在高估甘肃省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姜瑛 《太原科技》2008,168(1):38-40
目前,我国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不仅是由于我国本身人口、土地类型各方面的条件所制约.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滞后,农产品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本文以山西省清徐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实践为例,对其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旨在为山西省优势农业的发展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贫困区农民脱贫增收走出多赢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1月,国家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贫,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已经成为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艰巨任务。目前,全国上下掀起了扶贫攻坚的高潮,发展农业、提高经济效益仍然是最基本、覆盖面最广的产业扶贫内容。针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耕地少、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生态循环技术体系,构建生产和消费精准对接信息平台为推动力的脱贫致富思路,实现贫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脱贫致富目标,并以相关技术的具体方案,提出了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平原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士可  高红莉  张硌 《河南科学》2010,28(8):1034-1039
总结了河南省平原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传统模式和现代多元复合模式的特点和优劣进行分析,指出河南省平原区域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采用多元复合优化模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质多层次利用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无机农业因其追求唯利的生产方式、大量使用无机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等而得名,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机械化农业模式,它在极大地刺激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类一种“滞后效应”。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生态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我们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内涵等基本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吉林西部欠发达地区,白城市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且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及生态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白城市二元经济结构显著,以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区域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的良性转换与互动.本文主要分析了白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并提出白城市以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