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联芳 《河南科技》2007,(11):18-18
症状 该病症状因油菜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异。1.白莱型油菜、芥菜型油菜。沿叶脉两侧褪绿,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明脉或叶脉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叶片皱缩卷曲或畸形,病株明显矮缩,多在抽薹前或抽薹时枯死。染病轻和发病晚的油菜虽能抽薹,但花薹弯曲或矮缩、花密、角果瘦瘪、成熟提前。2.甘蓝型油菜。出现系统型枯斑。老叶片发病早,症状明显,后波及新生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Brassica napus的花粉粒,在不同发育时期超微结构的特征如下:1)单胞花粉粒有一个球形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出现液泡,缺少典型的淀粉粒。2)双胞花粉粒的营养核多为球形。生殖细胞纺锤形,无细胞壁,细胞核比例大,细胞质呈薄层,细胞器少。3)三胞花粉粒有一个裂片状的营养核和两个纺锤形的精细胞,精细胞无壁,以两层质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相隔。每个精细胞的一端有多条索状、弯曲的原生质外突。  相似文献   

3.
<正> 一、国内外油菜生产科研发展趋势油菜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美国、澳大利亚等原来不种或少种油菜的国家迅速发展油菜生产,中国、印度等生产较落后的油菜主产国油菜生产水平的提高,世界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上升。1989年油菜籽生产面积和单产分别比1980年增加56.7%和39.7%(表1)。1989年中国、印度、加拿大三个油菜生产大国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总数的75%和56%以上;欧洲的英国、法国、波兰等国的单产较高,均在200公斤/亩以上;加拿大油菜品质较优,除种植部分工业用的高芥低硫油菜外,基本实现了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良种化。我国80年代以来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亩产也从30公斤提高到75公斤左右;油  相似文献   

4.
华琼 《河南科技》2004,(2):11-11
油菜对硼非常敏感。油菜缺硼已成为油菜高产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增施硼肥是夺取油菜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油菜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50-400万亩。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增产心切,部分地区存在偏施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造成土壤氮磷钾三要素比例严重失调,产量品质降低。1989-1990年进行了该项研究,为今后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设置在于城县利民乡,供试土壤农化性状0-20厘米有机质平均为1.10%,全氮0.0802%,碱解氮56.7PPM,速效磷(P205)8.18PPM,速效钾  相似文献   

6.
杨松云 《河南科技》1991,(10):14-14
<正> 油菜轻型(免耕)栽培法与翻耕栽培法比,轻型栽培法不必翻耕碎土,可以直接按一定规格开沟作畦,无论是阴雨天还是干旱天都不影响整地,能及时栽种油菜。轻栽法使苗势生长稳健,根系发达,苔茎粗壮,经济性状好,比耕翻油菜增产15%以上,且省工(亩省人工6-10个,牛工4个),省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油菜种子中预存mRNA的研究表明,油菜种子中存在预存的mRNA。在油菜种子萌发时,预存mRNA能够转译淀粉水解酶和蛋白水解酶,但不能转译Na^+-K^+ATP酶。  相似文献   

8.
刘广峰  唐志端 《河南科技》1992,(2):17-17,24
<正> 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外界和人为因素影响,往往形成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等不正常现象。如不及时采取综合防御措施,将严重影响油莱产量和质量。一、油菜红叶:油菜直播或移栽之后,每年各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红叶。油菜红叶先从老叶开始,蔓延至新叶;先从叶缘开始,再扩展至全叶。引起油菜红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雨水过多、渍害严重;干旱脱肥、缺乏元素;低温冻害,病虫危害等。受其影响往往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吸水肥能力减弱、叶绿素形成受阻,花青素大量显现,油菜叶片变由绿变红。导致光合作用降低,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9.
防御冻害是油菜秋发栽培夺高产的关键。要保证油菜安全越冬,除选择抗寒性较强、高产、稳产的中晚熟品种外,还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油菜自身的抗寒能力,防御冻害。 1.加强肥水管理。①早施苗肥,巧施腊肥。早施苗肥可使油菜早发根,早吸收营养,加快早发。而后在温度逐渐下降过程中变低温锻炼,转为老健壮苗,抗寒能力增强。冬至后及时施一次腊肥。腊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均匀撒施于油菜植株之间,可填塞土缝,壅根保温,减轻冻害。视苗情长势增施磷钾肥,提高油菜的抗寒能力。②巧灌冬水,泼浇稀粪水。在封冻前进行灌溉,灌水量以…  相似文献   

10.
油菜角果内的淀粉酶活性与有关同化物转运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不同角果发育时期的角果皮内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角果皮内淀粉酶活性以及角果皮内^32P向籽粒的运输强度,发现油菜角果内同化物的转运和分配是受角皮内淀粉酶活性调控的,角果皮内淀粉酶活性调控淀粉可溶性糖的转变,并进而影响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输强度。  相似文献   

11.
新疆野生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20个新疆野生油菜材料进行细胞学观察,确定了新疆野生油菜的染色体数目是2n=18,同时我们通过对4个典型的新疆野生油菜材料与其他3个近缘种的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染色体数目,形态和随体位置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别属于不同的物种,新疆野生油菜不是黑芥。  相似文献   

12.
张翔  赵晓燕 《河南科技》2004,(11):10-10
在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施肥,往往造成缺素症。对于油菜缺素症,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症状,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生物体中很多信号的感知是由具有蛋白激酶功能的受体蛋白完成的.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BRI1(protein 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1)是BR的受体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在BR信号被胞外结构感知到以后,...  相似文献   

14.
弹簧末端有多种类型的构造,纵,横,斜三向弹簧的连接物质都在内切向壁上。  相似文献   

15.
油菜施用腊肥 冬保暖春长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08,(9):7-7
“信优2405”是由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信优2405”的突出特点是双低、高产、抗逆性强。该品种全生育期228天,幼茎绿色,黄花,琴状裂叶,叶色浅绿,株高182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6个,单株有效角果350个,角粒数25个,千粒重3.4克,单株产量30克,抗倒伏。  相似文献   

17.
<正> 杂交油菜“秦油二号”也和其他作物一样,加强越冬苗期的田间管理,争取年前棵大、苗壮是夺取油菜丰收的基础。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针对“秦油二号”的特性和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一、及时间定苗,加强中耕。直播油菜出苗后半月左右,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5~6片真叶时,按规定密度定苗。同时剔除小苗、弱苗。随后浅锄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地温。年里一般要锄2~3次。移栽田块待返苗活棵后进行中耕锄地。二、针对苗情,早施腊肥。“秦油二号”苗期就表现出较强的杂交生长优势,必须满足它对养分的需要。在施足各种底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河南省第三大油料作物。油菜作为秋冬播作物.由于收获较小麦、豌豆早,所以,对下茬夏播作物的早播、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近些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河南省油菜常受冷害侵袭。造成减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油菜素内酯(BR)对玉米进行浸种处理,可以促进幼苗在低温下生长,其株高、干物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校对照明显增加.同时,经BR处理的幼苗在低温下生长,与对照相比其组织的电导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脯氨酸含量上升.这些变化都与经BR处理的玉米幼苗抗冷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1.防渍防涝.农谚说:"若要油,二月(农历)沟水流."足以说明搞好清沟排渍,是夺取油菜高产丰收的春管重要的一环."春雷一响,油菜猛长."只要排渍防涝田管工作搞得好,油菜的纵向生长发育就会顺利地进行,达到苔粗、叶壮、枝多、花盛、角增、粒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