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按照产出形式不同,中国主要的工业纤维蛇纹石石棉矿床可分为两个类型。即超基性岩型和碳酸盐岩型。应用各种X射线衍射研究方法对七个主要矿床的73个样品研究表明:中国具有6个纤维蛇纹石石棉变种,包括:斜纤维蛇纹石石棉,正纤维蛇纹石石棉,D_c型纤维蛇纹石石棉,副纤维蛇纹石石棉,波伏棱斜纤维蛇纹石石棉和波伏棱正纤维蛇纹石石棉。同时,作者查明了中国各主要纤维蛇纹石石棉矿床的石棉种属。以正纤维蛇纹石石棉为主并含有相对地较多的副纤维蛇纹石石棉的吉林集安石棉矿床,在世界上是一个罕见的特殊矿床。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对我国主要的温石棉矿山的石棉种属进行系统研究时,在青海茫崖石棉矿和吉林集安石棉矿的样品中,分别发现了数个极为稀少的波伏棱型斜纤蛇纹石石棉和波伏棱型正纤蛇纹石石棉样品。通过对样品的X射线和电子衍射分析,在X射线垂直纤维旋转照片上精确地测定了这两种蛇纹石的13L的§值,在电子衍射照片上直观地表现了矿物内核为纤蛇纹石外壳为利蛇纹石的结构特点,为波伏棱型纤蛇纹石石棉的研究提供了新鲜资料。  相似文献   

3.
超基性岩体(橄榄岩)已完全蛇纹石化了。主要蛇纹石结构有网状结构,砂钟结构等。渐进蛇纹石化作用的发育对纤蛇纹石石棉的形成是有利的.本区蛇纹石化的特征之一,是叶蛇纹石的广泛发育,而且是在石棉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或稍早)的中温条件下形成的。蛇纹石化过程中主要元素均表现了活动性。部分 Si 是从相对富 Si 岩石迁入蛇纹岩的,Mg 和 Al 从围岩蛇纹岩向蛇纹石脉迁移。Ca 和 Fe 从原有矿物迁出,形成碳酸盐矿物和磁铁矿.  相似文献   

4.
对纤蛇纹石石棉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态特征和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纤蛇纹石石棉制备纤维状纳米SiO2的原理,并对试验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蛇纹石石棉是天然产出的纳米管状材料,其内管直径为3.5~24 nm,多数小于11 nm,外管直径为16~56 nm,绝大多数在20~50 nm范围内.纯净的纤蛇纹石石棉样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MgO和H2O ,其质量分数SiO2约为42%,MgO约为42%,结构水H2O 约为13%.纤蛇纹石具有卷管状结构,化学键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好的化学活性和可改造性,为制备纤维状纳米SiO2粉体材料创造了基础.纤蛇纹石石棉纤维经酸处理后,MgO等组分被浸取出来转变为硫酸盐,而残留下非晶质纳米SiO2纤维残骸;经后处理即可获得纤维状SiO2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5.
蛇纹石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在工业润滑油基础油中添加蛇纹石能够起到抗磨、减摩、自修复的作用。为了提高蛇纹石的纯度,本文通过模拟天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在水热环境下,制备了蛇纹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3Si2O5(OH)4有纤蛇纹石和利蛇纹石两种结构。采用干法分散对蛇纹石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并分散于基础油中,通过MS-10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结果表明纤蛇纹石的抗磨、减摩性能优于利蛇纹石,摩擦系数较未添加蛇纹石降低41.2%以上。  相似文献   

6.
科研简讯     
我院副教授万朴负责研究的《我国西北地区超镁铁质岩型纤蛇纹石石棉矿成矿地球化学作用及远景评价》88年8月底通过部级鉴定。 副教授万朴对西北超镁铁质岩型石棉矿床的成矿构造位置,成矿地球化学过程,矿床类型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超镁铁质岩型石棉矿床地质工作的布置及岩体含棉远景评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其著作亦达到国外同类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镁资源的分布 镁是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一。由于镁的比重比铝小一半,与氧的亲合力强,能与其他金属构成高强度合金等特点,故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我国是世界上镁资源十分丰富且品种齐全的国家。据地质资料统计,镁工业的主要原料菱镁矿、白云石、光卤石等在我国的储量非常丰富,这些宝贵的矿藏为发展我国镁工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另外,我国还有丰富的蛇纹石和石棉矿。由于石棉矿品位低,开采品位一般仅为1%~4%,因此,尾矿排弃量很大,据资料统计,每采出1吨石棉,至少  相似文献   

8.
陕西黑木林石棉矿床由纤维蛇纹石石棉带、水镁石石棉带及混合石棉带组成。本文应用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该矿床进行了成矿作用方面的探讨,为研究其成矿特征和规律,确定找矿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纤蛇纹石石棉纤维的界面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性或偏酸性水介质中,纤蛇纹石石绵纤维表层的Mg ̄(2+)和(OH) ̄-解离后进入水溶液带走,难溶的SiO_2质组分残留在纤维表面和纤维之间,从而形成纤维的界面相。界面相的存在赋予纤维以硬直性和刚性特征,并难于分散。由于失去了吸引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原纤维表面,故不能进行湿法加工。界面相的形成取决于石棉纤维的形成条件,界面相的发育程度是影响纤蛇纹石石棉柔软性和其他性质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结构的磷酸盐对蛇纹石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的沉降实验,研究三聚磷酸钠、三偏磷酸钠和磷酸三钠3种不同结构的磷酸盐对蛇纹石的分散作用;通过Zeta电位测试、镁溶出量测试、吸附量测试,探讨磷酸盐与蛇纹石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缩合磷酸盐对蛇纹石有良好的分散作用,正磷酸盐无分散作用;对于相同磷原子的缩合磷酸盐,链状聚磷酸盐的分散能力比环状偏磷酸盐的强;3种磷酸盐的分散能力从大至小分别是三聚磷酸钠、三偏磷酸钠和磷酸三钠;不同结构的磷酸盐影响蛇纹石表面镁溶解量的程度不同以及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量不同,导致其改变蛇纹石表面电位的能力不同,这是导致其分散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蛇纹石以及石英的浮游特性,蛇纹石对菱镁矿可浮性的影响,不同粒级蛇纹石对不同粒级菱镁矿可浮性的影响,蛇纹石对菱镁矿和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粒级蛇纹石对不同粒级菱镁矿的影响不同,蛇纹石对菱镁矿的浮选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由矿物溶解组分图和扫描电镜分析可知,这主要是由于蛇纹石溶解性较强,溶解的离子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并且易与菱镁矿表面暴露的Mg2+,O2-结合,从而使菱镁矿表面亲水性增强,同时减少了菱镁矿表面离子与油酸钠的结合,从而对菱镁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细粒蛇纹石对承德某硫化铜矿浮选的恶化问题,研究起泡剂对细粒蛇纹石浮选的影响和机理。通过浮选实验、表面张力测定、最大泡沫量和泡沫稳定性测定、润湿接触角测试和泡沫水回收率测定,考察起泡剂种类和浓度、溶液表面张力、泡沫稳定性对细粒蛇纹石浮选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接触角仅为37.5°,天然可浮性差;起泡剂的加入不能改变蛇纹石的润湿性,但能显著降低液相表面张力,改变泡沫量和泡沫稳定性,影响气泡的兼并以及气泡的直径和含水量,从而影响细粒蛇纹石的浮选回收率;细粒蛇纹石浮选回收率与泡沫水回收率、泡沫稳定性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亲水的细粒蛇纹石通过泡沫水的机械夹带上浮。  相似文献   

13.
对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特征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揭示了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蛇纹石化过程,并探讨了蛇纹石矿物仅仅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对比于马里亚纳蛇纹岩海山,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其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组成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角闪石和尖晶石,以及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缺乏磁铁矿和水镁石,同时出现了滑石;此外,蛇纹石矿物类型单一,为利蛇纹石.通过对矿物化学以及矿物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缺乏磁铁矿的原因是由于其蛇纹石化作用还未进行完全,橄榄石中Fe端元组分没有形成磁铁矿,而是进入蛇纹石和水镁石形成了富Fe的蛇纹石和水镁石;岩石中没有观察到水镁石是由于水镁石在富SiO2条件下不稳定,后期富SiO2流体与其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了蛇纹石;滑石的出现是后期富SiO2流体与蛇纹石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蛇纹石矿物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是由于研究区的温压条件不足以满足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要求(叶蛇纹石的形成温度〉500℃),虽然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在形成温度上有很大的重叠,但二者在产出模式和形成条件上的差异,如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更有利于利蛇纹石形成的干燥、低渗透性和孔隙度的环境、以及蛇纹石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等,就决定了利蛇纹石出现而纤蛇纹石缺失.  相似文献   

14.
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蛇纹石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特征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揭示了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蛇纹石化过程,并探讨了蛇纹石矿物仅仅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对比于马里亚纳蛇纹岩海山,马里亚纳前弧南部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其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组成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角闪石和尖晶石,以及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缺乏磁铁矿和水镁石,同时出现了滑石;此外,蛇纹石矿物类型单一,为利蛇纹石.通过对矿物化学以及矿物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缺乏磁铁矿的原因是由于其蛇纹石化作用还未进行完全,橄榄石中Fe端元组分没有形成磁铁矿,而是进入蛇纹石和水镁石形成了富Fe的蛇纹石和水镁石;岩石中没有观察到水镁石是由于水镁石在富SiO2条件下不稳定,后期富SiO2流体与其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了蛇纹石;滑石的出现是后期富SiO2流体与蛇纹石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蛇纹石矿物只出现利蛇纹石的原因,是由于研究区的温压条件不足以满足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要求(叶蛇纹石的形成温度>500℃),虽然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在形成温度上有很大的重叠,但二者在产出模式和形成条件上的差异,如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中更有利于利蛇纹石形成的干燥、低渗透性和孔隙度的环境、以及蛇纹石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等,就决定了利蛇纹石出现而纤蛇纹石缺失.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知道,接触大量的石棉粉尘可引起石棉肺、肺和胸膜的恶性肿瘤、喉和胃肠道癌。多年来认为由铁蛋白包裹石棉纤维形成石棉小体是接触石棉的标志,主要见于从事石棉操作的工人。Thomson 报告在大部份城市居民肺中能够找到石棉小体,提出了无明显职业接触的人也有可能吸入石棉,此意见由于在城市空气和供水中发现石棉纤维而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6.
羧甲基纤维素在蛇纹石/黄铁矿浮选体系中的分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显微镜下观测、吸附量实验、Zeta电位测试和DLVO理论计算,考察羧甲基纤维素(CMC)在蛇纹石/黄铁矿浮选体系中的分散作用,研究羧甲基纤维素的分散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蛇纹石颗粒可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的表面性质,影响黄铁矿的浮选.羧甲基纤维素能够分散蛇纹石与黄铁矿混合矿,恢复黄铁矿的可浮性,羧甲基纤维素取代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低,作用效果越好.机理研究表明:蛇纹石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影响其浮选,羧甲基纤维素能够吸附在蛇纹石表面,改变蛇纹石的表面电性,使蛇纹石与黄铁矿之间相互作用能从吸引变为排斥,从而对二者的混合矿起到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红外光谱测试和溶液化学理论计算,考察碳酸根在蛇纹石/黄铁矿浮选体系中的分散作用,研究碳酸根的分散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颗粒可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的表面性质,影响黄铁矿的浮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铵这3种能够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碳酸根的调整剂能分散蛇纹石与黄铁矿混合矿,恢复被蛇纹石抑制的黄铁矿的可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这3种碳酸盐能够分散蛇纹石与黄铁矿混合矿的pH区间,碳酸根主要以CO_3~(2-)形式存在,这3种碳酸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的CO_3~(2-)体积分数越高,对混合矿的分散作用效果越好;蛇纹石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影响其浮选,碳酸盐调整剂水解生成的荷负电的CO_3~(2-)能够吸附在蛇纹石表面,改变蛇纹石表面电性,从而对蛇纹石与黄铁矿混合矿起到分散作用,减弱蛇纹石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蛇纹石易与镍黄铁矿形成异质凝聚而影响其浮选分离的问题,提出添加钠长石改善镍黄铁矿和蛇纹石浮选分离效果并研究钠长石的影响机制.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钠长石后镍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可从44%提高至81%,表明钠长石的添加削弱了蛇纹石与镍黄铁矿之间的异质凝聚,并增强了镍黄铁矿的可浮性.浊度测量、Zeta电位测试、SEM-EDS测试、吸附量测试以及DLVO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钠长石在特定pH条件下荷强负电,且负电性强于镍黄铁矿,更易与荷正电的蛇纹石颗粒通过静电引力形成异质凝聚,从而减弱了蛇纹石在镍黄铁矿表面的黏附,改善了镍黄铁矿的可浮性,使镍黄铁矿可浮性得以提升、回收率大幅提高,进而实现其与蛇纹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9.
石棉是一种致癌因子,但致癌机制尚不清楚。事实上,许多天然及人造纤维材料都有致癌危险,迄今还没有发现成功的安全的石棉代用品,而现代防尘技术的生产成就,技术及石棉改性技术的发展,已使温石棉及其制品成为安全产品,到本世纪末可以消除石棉致癌的威胁。温石棉的许多优良性能使之有广泛用途,其尾砂及蛇纹岩也可综合利用。因而,温石棉成为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世界的石棉需求量,包括发布禁令的美国的石棉需求量,都在逐年增加。石棉工业是极为重要的,其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20.
陕西汉中南郑蛇纹石玉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南郑蛇纹石玉的矿物学特征及其颜色成因.方法 通过对南郑蛇纹石玉进行野外调研,并结合镜下观察、扫描电镜、X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南郑蛇纹石玉进行矿物学综合研究.结果 南郑蛇纹石玉主要矿物成分为利蛇纹石,呈隐晶质、毛毡状交织结构.玉石中出现少量Fe,Ti,Mn离子替代Mg,占居八面体位置,Al替代部分Si,占居四面体位置,还有部分O被OH取代.结论 南郑蛇纹石玉致色因素有多种,主要与过渡金属离子Fe~(3+)的d-d跃迁以及Mn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