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克拉通桑干地区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的Sm-Nd年代学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郭敬辉  翟明国 《科学通报》2000,45(19):2055-2061
对华北克拉通内典型高压麻粒岩和高压角闪岩进行了Sm-Nd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获得高压基性麻粒岩的石榴石+全岩Sm-Nd内部等时线年龄(1 842±38) Ma, 高压角闪岩的石榴石+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1 856±26) Ma, 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也落在同一范围内. 在充分考虑高温高压变质阶段局部范围内Nd同位素均一化的影响以及石榴石减压分解后的较大残留体对高压变质阶段Sm-Nd同位素特征的保存能力的基础上, 确定上述同位素年龄代表高压变质作用时代, 进而提出华北克拉通古老陆块的大规模碰撞拼合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末期.  相似文献   

2.
徐钦琦 《科学通报》1981,26(19):1189-1189
通过对深海沉积物的研究,人们对第四纪的气候变迁史已了解得比较清楚了,根据Emiliani和shackleton等人所测得的古温度曲线,Kukla把最近的二百万年从新到老地划分为41个阶段,以奇数阶段代表温暖期,以偶数阶段代表寒冷期,以相邻的两个(或四个)阶段代表一个冰川旋回,布容正极性世(即最近的71万年)包括19个阶段,8个完整的冰川旋回(图1A)。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山榴辉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应用阴极发光和离子探针技术, 对北祁连山高压变质带两个榴辉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结构和形态学观察以及原位U-Pb定年. 所获得的年龄值分别为463 ± 6 和468 ± 13 Ma, 代表了本区榴辉岩相变质时代. 这是北祁连山加里东期高压变质作用的最早记录, 可能代表了大洋板块俯冲进入上地幔经受榴辉岩相变质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差异性折返: 流体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南部和北部经历了具有明显不同的折返过程, 主要表现为在北部榴辉岩中有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苏鲁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矿物及脉石英中存在有五种类型包裹体: 在超高压-高压榴辉岩相条件下捕获的A型N2±CO2包裹体; 在榴辉岩发生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期间被捕获的B型纯CO2液相包裹体; 在高压榴辉岩重结晶阶段被捕获的C型CO2-H2O包裹体和D型高盐度水溶液包裹体; 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最晚(角闪岩相退变质甚至更晚)阶段捕获的E型低盐度水溶液包裹体. 石榴石中密集分布的B型高密度CO2流体的发现为本区榴辉岩相岩石遭受了麻粒岩相叠加提供了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5.
在电光源这个大家族中,白炽灯是发明大王爱迪生于1879年10月21日发明成功的。直到今天,白炽灯仍在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照度、照明方式、电光源、照明灯具、电气附件、材质等方面,就民用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南苏鲁超高压岩石含柯石英锆石中的流体包裹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刘福来  许志琴 《科学通报》2004,49(2):181-189
对锆石微区性质、显微结构、激光Raman测试及阴极发光图像的研究结果表明, 南苏鲁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片麻岩和退变榴辉岩中的锆石均保存了与柯石英等典型超高压矿物共存于同一变质增生锆石微区中的流体包裹体, 多数为CO2(气)-H2O(液)两相, 且以H2O液相为主的流体包裹体, 少数为单一的H2O液相流体包裹体, 表明苏鲁地体的榴辉岩及其围岩在超高压变质阶段并非处于“干体系”环境, 而是处在有流体参与的相对“湿体系”环境. SHRIMP定年结果显示, 含柯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变质增生锆石微区的U-Pb年龄为233.7±4.3 Ma, 可能代表了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至峰后降压初始阶段锆石生长时间. 其他锆石边的U-Pb年龄为213.2±5.2 Ma, 代表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锆石增生的时间. 因此, 苏鲁地体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活动主要出现在中晚三叠世, 不过在超高压阶段依然存在流体活动. 这些结果不仅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流体性质、演化以及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机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而且为今后在世界各地超高压岩石中准确识别原生流体包裹体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北秦岭早古生代大陆碰撞过程中的花岗岩浆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秦岭构造带早古生代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代学统计结果表明,早古生代期间存在500,450和420 Ma三个峰期的花岗岩浆活动,它们分别对应于该构造带500 Ma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450 Ma的中压麻粒岩相和420 Ma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代表了早古生代期间该构造带经历的一次大陆碰撞及两次与抬升过程有关的岩浆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三期花岗岩浆作用是早古生代期间秦岭微陆块向北俯冲消减过程中,在500 Ma与华北陆块对接挤压致使构造加积楔沉积物部分熔融,以及与碰撞后阶段450 Ma加厚地壳发生拆沉和420 Ma由挤压向伸展转换过程所对应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
陈丹玲  刘良  孙勇  张安达  柳小明  罗金海 《科学通报》2004,49(18):1901-1908
对北秦岭松树沟高压基性麻粒岩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 结果表明, 这些锆石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 核部主体由扇形或面形分带区域组成, 局部显弱分带或云雾状结构, 具低的Th, U, REE, HREE含量和低的Th/U与较高的(Nd/Yb)N比值, 显示了与石榴石平衡生长的锆石的稀土配分型式, 应属变质成因; 核部的外围存在一窄的亮色环边, 与核部界线呈浑圆状或港湾状, 为后期退变质影响的结果. 对11粒锆石核部区域的24次U-Pb同位素分析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85±3.3 Ma, 代表松树沟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峰期变质年龄. 该年龄值与秦岭岩群北侧的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片麻岩的变质年龄值(507±37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表明在北秦岭秦岭岩群南北两侧存在同时代的两条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 初步认为这两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形成, 可能分别对应于早古生代时期秦岭古洋盆和二郎坪洋盆俯冲消减引发的微陆块之间或微陆块与岛弧地体之间陆壳双向深俯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游振东 《自然杂志》2011,33(1):35-41
最近辽宁岫岩罗圈里的疑似陨石冲击坑,实施了深达307 m的科学钻探,在107~149 m深度发现一系列冲击波所产生的冲击变质的效应:  含岩石熔体玻璃的多相角砾岩, 石英击变面状页理和陨击玻璃等。从而使岫岩罗圈里陨石坑得到了证实。这是中国冲击变质作用研究方面的一大进展。研究确定陨石坑除了地形地貌特征之外, 主要依靠冲击变质效应的发现。权威性的冲击变质效应是:  震裂锥;高压,超高压矿物多形的出现;石英、长石等矿物中的面状页理以及震击均质体化和冲击玻璃的产生等。冲击波所产生的瞬时高压,不同于常规地质作用,它以应变速率极高并快速高温淬火和一定压力产生的后冲击温度等为特征, 导致不同程度的冲击变质效应,可称为冲击变质阶段 (stage of shock metamorphism), 不同的冲击变质阶段,作为近似的压力计,可以用以衡量冲击变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班公湖SSZ型蛇绿岩年龄对班-怒洋时限的制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史仁灯 《科学通报》2007,52(2):223-227
班公湖蛇绿岩位于西藏北部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蛇绿岩带的最西端, 主要由SSZ型蛇绿岩组成, 代表威尔逊旋回末期阶段的产物. 辉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2.5±8.6)~(177.1±1.4)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167.0±1.4) Ma (n = 12, MSWD = 1.2), 代表新特提斯洋在该区俯冲消减的时限, 指示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至少从中侏罗世开始由扩张转换为俯冲消减.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疑难危重罕见病,一直以来被视为“心血管系统的癌症”,患者预后极差.对疾病进行危险分层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和预测预后,这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作为依据.高水平临床研究是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肺动脉高压队列有着独特的特点,学习和借鉴国外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发展经验,对建立符合我国肺动脉高压人群的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发展为例,旨在深入剖析通过高水平临床研究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文章概述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现与流行,明确了定义与深入开展临床研究的全过程;重点围绕靶向药治疗时代下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的建立与更新,总结临床研究推动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和治疗理念不断发展的方式方法;最后通过分析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希望国外研究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的思维方式对我国开展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锡石40Ar/39Ar 法直接定年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赣南漂塘钨矿共生白云母和锡石40Ar/39Ar 定年对比研究, 前者采用激光阶段加热分析,后者采用真空击碎法提取流体包裹体. 白云母形成平坦的年龄谱, 坪年龄为159.3±1.5 Ma(2σ). 锡石形成下降型年龄谱, 最初6 个阶段表观年龄明显偏老且迅速下降, 从3954 Ma 降至196 Ma, 表明锡石中次生包裹体含有过剩氩; 第7~18 阶段形成了年龄坪, 坪年龄为159.1±1.8Ma, 对应的数据点构成高度线性相关的等时线, 等时年龄为158.6±2.9 Ma, 代表了原生包裹体的年龄. 锡石原生包裹体年龄与白云母年龄一致, 代表了漂塘钨矿的形成年龄. 研究结果表明锡石是40Ar/39Ar 真空击碎分析理想的定年对象, 其原生包裹体年龄代表了成矿年龄. 继闪锌矿之后, 再次拓展了流体包裹体40Ar/39Ar 法应用于矿石矿物直接定年测试对象.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造山带以发育蓝片岩和低温榴辉岩著称,蓝片岩中的大量榴辉岩相脉体记录了蓝片岩-榴辉岩相转变时的流体活动.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西天山超高压榴辉岩内也发育了大量的高压脉体,而与蛇纹岩伴生的榴辉岩则受到了明显的异剥钙榴岩化改造,这些都是俯冲带变质作用过程中流体活动的直接证据.超高压榴辉岩内发育的高压脉体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为绿辉石脉、石英脉和黝帘石脉,这些脉体不同程度地切穿了早期的面理.脉体石榴石是物理迁移的结果,而其他脉体矿物如榍石、绿辉石、黝帘石、白云石和磷灰石等,是从高压流体中晶出的.高压流体对钡元素具有富集作用,流体成分在时空上存在不均一性.这些普遍发育的脉体形成于超高压榴辉岩折返阶段,表明在减压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强烈的流体活动和微量元素迁移.西天山异剥钙榴岩的原岩年龄为-420 Ma,异剥钙榴岩化作用发生在折返阶段(-290 Ma).在部分异剥钙榴岩化阶段,流体富集Ca,Si,Ti,Mn,Nb,Ta,Zr和Hf,亏损Fe,Mg,Na,K,REE,Tb和Y,氧逸度高,流体对岩石的交代作用不彻底,发育不平衡矿物结构;在完全异剥钙榴岩化阶段,流体富集Ca,Mg,LREE,Ni和Cr,亏损Fe,Ti,Rb,Ba,MREE和HREE,流体作用强烈,富水流体相的强烈淋滤作用使大部分元素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5.
孙力玲  王文魁 《科学通报》2001,46(20):1682-1683
众所周知,非晶合金的晶化是指由非晶态到结晶态的转变, 在加热过程中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在研究高压下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状非晶合金晶化过程时, 发现该非晶合金在加热的某一阶段出现了晶态到非晶态的逆转变. 这种反常现象可能是由于在高压退火过程中形成了吉氏自由能高于非晶态的过饱和固溶体相.  相似文献   

16.
泥河湾期的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蘭坡 《科学通报》1957,2(1):30-30
人类学家把已發現的人类化石按人类的發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猿人阶段、古人阶段、新人阶段。考古学家把人类初一阶段的文化也分为三个时期,即旧石器时代的初期、中期、晚期。目前,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和中国猿人(Sinanthrcpus pekinensis)的化石是猿人阶段的主要代表材料;欧洲的阿布維利文化(Abbevillean)和我国的中国猿人的文化是旧石器时代初期早一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7.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白片岩中的流体包裹体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大别山花凉亭白片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富镁铝超高压变质岩,其原岩为长英质岩脉,后又在榴辉岩相变质过程中被高压流体交代。根据白片岩中赋存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初始高压流体为含CO2的水溶液,证明超高压变质阶段存在CO2-H2O流体;假次生H2O溶液包裹体是在超高压折返阶级被捕获的,而次生H2O包裹体应与超高压折返最晚演化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8.
晋菜在中国各菜系中地位平平,晋菜文化似有若无,就连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也说不出晋菜的特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晋菜本身没有特点呢还是有什么客观原因?山西自古地形复杂,又兼有少数民族融合,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以吕梁山和太行山为代表的山味文化;以地理位置自然形成的晋北、晋中、晋南等地域饮食文化;以山西面食为代表的面食文化;以官僚名人私家菜为代表的私家菜文化和各种流传民间的民俗节日小吃各具其形,相互交叉发展。加上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介入,晋菜看上去纷繁混杂,  相似文献   

19.
单螺杆膨胀机作为一种新型膨胀机,具有变工况性能好、低转速、高压比的特点,适用于分散型、小规模工业余热的高效热功转换.目前,国内外对单螺杆膨胀机的技术研发尚在起步发展阶段.本文以自主研发的螺杆直径117 cm的单螺杆膨胀机用于中低温热源发电系统为背景,设计和搭建了单螺杆膨胀机性能实验装置系统,分别以压缩空气和水蒸气为工质对单螺杆膨胀机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以空气为工质时,单螺杆膨胀机在转速为2700 r/min时功率达到最高值4.4 kW,进口流量最大为32.9 m~3/h,进口和出口最大温差达到45℃,气耗率最低达55.2 kg/(kWh),总效率最高达到58.8%;以水蒸气为工质时,单螺杆膨胀机的功率最高达到3.9 kW,汽耗率最低达22.5 kg/(kWh),膨胀机总效率最高达到66%.  相似文献   

20.
以PCA揭示降雨期间岩溶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的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降雨条件下重庆青木关地下河出口姜家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高分辨率监测, 发现各种指标对降雨响应迅速.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 提取能代表84.961%信息量的3个主成分, 来反映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的形成. 结果表明, 降雨造成的以浊度、Al3+、全Fe、全Mn、Ba2+和NO2等离子浓度升高为代表的土壤流失, 和以HCO3, Ca2+, Sr2+等与灰岩溶解有关的离子浓度和电导率降低为代表的稀释效应, 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41.495%; 以Na+, NO3, PO43, K+, Cl等离子浓度和电导率升高为代表的农田中残留肥料及鸭子代谢物, 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37.449%; 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的溶解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变化的贡献率为6.017%. 第一场降雨期间, 水质变化主要受进入地下河的农田中残留肥料和鸭子代谢物的控制, 而在第二场降雨期间, 水质变化则主要为土壤流失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