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县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化,它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县域经济的研究根本所在是要研究如何利用县域范围内的资源优势来培育自己的县域优势产业集群。通过“浙江产业集群模式”的形成及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来看,产业集群也是适用于南昌市县域经济的有效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于不发达地区而言,发展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单位的最大主题。作为县级政府,选择何种发展策略,将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本文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策略与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战略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产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产业集群战略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结合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产业集群战略可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农民增收三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如何培育和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则会弱化已经形成的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严重的还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以辽宁省县域为研究单元,并以全省85个县域自2001~2010年人均GDP标准差、变异系数作为衡量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揭示辽宁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随时间变化而逐步扩大、相对差异却逐步缩小的演变特征.运用SPSS17.0软件对2010年全省85个县域的10项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认为一般发达型县域和欠发达型县域呈环状且不规则地分布于各经济发达型和较发达型县域的外围区域,各类型之间差异是自然环境、地理区位和政府策略等几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产业集群触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难以触发产业集群的约束性条件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我国欠发达地区触发和发展产业集群找到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实现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促进江苏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集群能够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大力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区域品牌及集群文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本文结合苏北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的现状,提出苏北地区要立足当地优势,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和制度创新,促进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加快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很多欠发达地区都出现了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彭场镇无纺布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实现无纺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作为21世纪加快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很多欠发达地区都出现了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彭场镇无纺布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实现无纺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桂贤 《科技信息》2009,(3):395-396,389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县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加快发展,本文以陕西富平县为例,从县域经济的概念、作用、面临的困境、方向选择、基本原则、形势分析、发展阶段、战略重点与思路选择等9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分析了菏泽市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形成机制,认为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借助政府和市场因素促进创新,对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几年的超常发展,江苏苏北县域经济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基本实现了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还面临着明显的瓶颈制约。要推动苏北县域经济在新起点上提升发展水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实施"能动加互动"的发展战略;以多维度创新破解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瓶颈;将发展的动力源建立在内生性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长江以南沿海六省区渔业经济区域类型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年我国长江以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江苏省区的渔业发展统计资料.结合我国水产业的特性和发展状况,建立渔业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生产总量、生产率等14个指标.利用灰色星座聚类法初步划分这6个省区的渔业经济区域类型。结果表明。我国长江以南沿海6省区的渔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发展档次。渔业发展属于发达的为广东省,较为发达的有福建省和浙江省。中等发达的是江苏省.不发达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  相似文献   

13.
对农村工业化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与理论分析。结合陕西贫困地区白河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阐述了发展工业生产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南阳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较大。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县域经济在综合实力和不平衡性、产业集聚区建设同质化、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工业化程度较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对策,即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要培育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要突出主导产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晶  冯德显 《河南科学》2009,27(12):1613-1616
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县域经济是河南经济的重要支撑,农业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初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存在较大空间差异;总结出工业化、平原农区特色经济、山区资源开发三大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就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布局、“三农”问题等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只有大力推进县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把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换为以农、工、商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解决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支撑的形势,指出了它的优势及劣势。论述了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支撑的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提高就业率,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支撑的策略和建议,如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功能,注重产业关联度和比较优势原则,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园区等。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环境承载力约束和地区竞争激烈等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发展县域经济的新思路,在对芜湖县县域经济采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旨在推动芜湖县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ESDA的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9年、2004年、2009年广西县域人均GDP为背景数据,运用geoda软件对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县域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现象,但是相关性不明显,在自治区范围内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和差异现象;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桂西北地区一直是全区经济发展低水平集聚区域,且其发达县域对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