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拯救华南虎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动物园协会从1994年制定出华南虎移地保护计划后,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物种保存委员会保护繁殖专家组的帮助下,连续三年对圈养华南虎的个体体况、现有繁殖能力及其潜在繁殖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整个种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某些个体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也基本掌握。检查、化验、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使我们认识到,要拯救华南虎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今后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而且困难重重。拯救华南虎的工作,已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在《圈养华南虎现状一览表》中所列的50只华南虎,都饲养在我国的动物园内。由于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园饲养展出华南  相似文献   

2.
我在苏州动物园工作,专门进行华南虎的饲养、繁殖、研究。农历戊寅年(虎年)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我来谈谈华南虎的繁殖和保护问题。华南虎是我国特产动物,自然界已难见到野生的华南虎。50年代我国曾赠送苏联和东欧国家几只,但如今已相继死亡。国内动物园目前仅存50只,具有生殖能力的母虎更为稀少。为了对华南虎进行移地保护,1983年苏州动物园从南昌动物园引进一对幼虎。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同年11月14日雄虎腹泻死亡,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从1984年起,仅存的一只雌虎在科技人员监护管理下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健壮,为生殖下一代创造了基本条件。1987年2月,为了使发育已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已经启动了拯救华南虎的行动,努力增加人工种群数量,积极尝试重建野外种群,并且已经在恢复圈养个体野外生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探讨拯救华南虎的有效途径,由中国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主办、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协办、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承  相似文献   

4.
华南虎是现代虎八个亚种中仅产于中国的虎种,过去曾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近些年由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华南虎已近乎绝迹.而人工饲养的华南虎至1988年6月底,全世界仅有41只.野外种群几乎不可能自然复壮,保存这一珍贵的物种只有寄希望于人工饲养和繁殖.本文谨将重庆动物园的作法及经验整理于后,或许对这项工作有一定意义.华南虎的生物学特性华南虎成体体长1.6~2.0米,尾长0.9米,体重139~200公斤.体色桔黄且艳丽;黑色横纹较  相似文献   

5.
虎是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动物,号称“百兽之王”,因处于自然界食物链的最顶端,在自然界中起着调控生物种群消长的作用。自从人类主宰地球以来,人口激增排斥了一切野生动植物、包括华南虎在内的生存环境。据资料称,全世界的虎分8个亚种,即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印度支那虎(东南亚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其中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已分别在上世纪4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从地球上消失了。现存的5个虎亚种共有7000多只,它们大部分被饲养在动物园或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中。我国把虎列为国家一级保…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的迁地保护──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胡锦矗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大自然1995,(1):5-6.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进行,而不能用动物园圈养的方式进行.动物园圈养下繁殖的后代,放到野外是没有生活能力的,也...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刊载在1987年7月美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刊物《奥都邦》,(AUDUBON)上.文章以去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为依据,扼要介绍现存各虎亚种的现况与前景——好的信息和坏的信息.中国的华南虎被列入"最坏的信息"栏内.但作者在另一段中,把中国的动物园开始为华南虎进行繁殖规划列为"好消息".殊不知在去年学术讨论后的一年多光景,中国的动物园也好,其他有关方面也好,对华南虎的挽救问题几乎什么实际工作也没有做,对国际上提出协助合作,及时下手的建议,也无人置理.重庆动物园甚至为他们的"小小种群"的饲料费感到为难,似乎大家只能坐视华南虎这个中国珍贵特产动物的末日到来.这种局面不能不使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8.
苏州动物园一只雌性华南虎于今年4月26日产仔.这只4岁的母虎以往几次交配都未成功,今年1月上旬才终于怀孕,第108天分娩.母虎先产下一只小虎,但小虎降生8小时以后,大虎仍然躁动不安,腹部努责衣胞未下,没心思带小虎,小虎饿得叫.后来叫声渐弱,奄奄一息.动物园主任黄恭情采取果断措施,从兽舍取出小虎用碘酊消毒脐带,用葡萄糖水和用1%盐水稀释牛奶  相似文献   

9.
亚洲象野外及圈养条件下食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采自云南思茅野生亚洲象在野外主要取食的37种野生植物材料,取自北京动物园象馆圈养亚洲象的5种植物饲料样品及1种颗粒饲料样品.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质量分数,用乙醚浸提法测定粗脂肪质量分数,用酸碱水解法测定粗纤维质量分数,高温烘干至恒重法测定干物质的质量分数,煅烧法测灰分质量分数,以分析亚洲象主要食物成分,并对比圈养条件下亚洲象食物与野外食物营养成分的差别.研究发现:亚洲象的野生食物与动物园饲喂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野生食物中的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普遍高于饲料食物.饲料食物中钙的含量不足可能是导致圈养亚洲象低血钙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由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中国国家林业局和南非中国虎项目中心合作发起的“拯救中国虎项目”,旨在将笼养华南虎经过野化训练放归中国野外,从而保护这一世界最濒危且是中国特有的老虎亚种。4只老虎先后于2003年、2004年抵达南非,在当地的老虎谷保护区接受野化训练。2005年8月,在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的安排下,我也来到了这里,接受为期三年的野生动物管理培训,实地参与了保护区的工作,以下记录的就是我们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原名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美国动物园及水族馆协会(AAZPA)和中国动物园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际动物园濒危物种饲养繁殖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5-28日在杭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外专家29人.就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等各种珍稀濒危动物的饲养和保护问题发表论文,交流经验.会议就今后中外有关专家将在三个方面加强联系和合作,即濒危物种的繁殖研究、遗传基因及物种结构规划、兽医和饲养管理,达成协议.由三个专业组订出初步的研究目标和优先课题,并议定在1990年再在中国举行第二次学术会议.下面是这次会议上的一个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2.
林雕鸮(Bubo nipalensis)在中国为罕见的夜行性猛禽。云南自1954年在河口县坝洒采获1只标本后,多年来均无在野外观察到这种猫头鹰的报道。今年2月笔者在思茅市梅子湖公园的动物园中见到一只林雕鸮。经向动物园管理人员了解,这只林雕鸮系距思茅市东边28公里的五里河山区农民在野外捕获后,卖与梅子湖公园的。据思茅市林业局反映,最近几年他们在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时,也曾没收过此种猫头鹰,前后共有4~5只,没收后均放归自然,未能拍照存档。如  相似文献   

13.
放归大熊猫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受到世人的普遍喜爱,但大熊猫的生存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可喜的是,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已经取得成效。据最近的调查显示,我国野外大熊猫数量已从1988年的1100多只上升到近1600只,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目前也已达161只。本文介绍了大熊猫的人工繁殖和野外放养。  相似文献   

14.
人工哺育新生大熊猫的难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特产动物大熊猫,野生的数量已很稀少,近年来产区又出现大片竹林开花枯死的灾情,对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有很大威胁,因此人工饲养下的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大熊猫历年繁殖概况自1936年到现在,国内外已有三十余家动物园先后饲养展出大熊猫百只以上,但能够繁殖产仔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大熊猫被公认为动物园中最难繁殖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2020,(3)
正2019年11月,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精心挑选了40只麋鹿运到辽宁省辽阳市,计划让它们与2012年在此建立的试验群合并,并在时机成熟后于千山辽河流域进行放养试验,希望能重建历史上的千山麋鹿群。迁地保护,又叫易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或濒危动物繁殖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部分。麋鹿是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曾于1900年前后在中国消失。从1985年开始,通过再引入,我国先后在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和河南原阳等地实施了麋鹿人工繁育、散养和野外放归计划,并已形成可野外自然繁殖  相似文献   

16.
人与虎能“和平共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大熊猫还珍贵的东北虎东北虎,是虎的8个亚种中体形最大的,体长1.6~2.9米,尾长约1米,体重约200公斤,最重可达300多公斤。东北虎的毛较长,毛色较浅,身上的黑纹窄、稀而浅。目前,野生东北虎仅存于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和朝鲜,总数已不到400只。在我国境内,东北虎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从建国初期的统计数字看,那时,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东北虎大约有二三百只,而现在已不到20从,可以说比“国宝”大熊猫还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科学家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进行的野外调查中共遇到了7只雪豹,并且在夜间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它们的影象之后,又在白天用摄像机记录到它们活动的画面。而去年底继2011年一只野生金钱豹在吉林省汪清县林区山梁上活动时曾被野外设置的红外相机成功拍到后,又有两只东北豹同时出现在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8.
野马出产在蒙古和我国新疆交界的地方。除了过去外国动物园繁殖下来的野马,近七、八十年来,从野外仅仅捕捉到一只。现在野外还生存着这种野马吗?世界动物学界寄希望于我国,盼望能找到新的野马,以改善现在动物园里野马的血统。从我们自己来说,虽是一个野马的出产国,可是至今还没有展出过一匹野马。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来回答这个问题:野马,你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华南虎今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而言,全世界的虎只有一个种,只是由于它们长期被隔离在不同的分布区内生活和进化,而分化成了8个亚种。作为“百兽之王”的虎,在世界上生活了一百多万年,可是到本世纪的60年代,竟有3个亚种在地球上绝灭了,如今只剩下5个亚种。中国境内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4个亚种,其中的华南虎是仅产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陕  相似文献   

20.
漫谈老虎     
《科技潮》1998,(1)
虎是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动物。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分布于亚洲。由于自然环境不同,生活在不同地域中的老虎在体型方面略有一些差异。过去人们曾将其分为近10个亚种,现在公认的有孟加拉虎(印度虎或南亚虎)、爪哇虎、苏门答腊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里海虎(波斯虎)、巴厘虎、印度支那虎(东南亚虎)等8个亚种。虎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3000多万年,虎的家族在历史上曾十分兴旺,到本世纪初生活在里海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亚洲东、南部的老虎还有10万只以上,后来由于人类的捕杀,现在总数已不足5000只,有的亚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例如巴厘虎自1937年最后一只被枪杀后就消声匿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