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以玉米麸为原料,用氧化——水解法制造草酸的工艺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草酸二水合物收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2.
谷糠制取草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谷糠为原料,用氧化—水解法制取草酸的工艺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草酸二水合物收率可达6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稻糠为原料用水解-氧化-水解法制取草酸的工艺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草酸二水合物收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木屑为原料用水解-氧化-水解法制取草酸的工艺方法。此工艺与用同类原料其它方法制草酸相比在提高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化等方面有很大突破。以木屑为原料草酸二水合物收率可达70.0%。  相似文献   

5.
蒋厚义  龚刚明 《江西科学》1997,15(4):217-221
结合矿山工艺研究了难溶稀土草酸盐转化反应的工艺参数,提出用碳酸铵盐转化传统的稀土草酸盐中的无价值草酸物质直接用于提取稀土工艺。四次循环模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草酸循环使用率53.4%,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南方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工艺条件对草酸根生成的影响,及草酸根的生成与卡伯值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建立了氧脱木素过程中草酸根生成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氧脱木素的进行草酸根的含量逐渐增加,提高温度和增加用碱量均可使草酸根含量增加,但氧压对草酸根生成基本不会产生影响;所建立模型的预测值和测定值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69,预测的准确度较高,可用于预测给定纸浆氧脱木素废液中草酸根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甜菜糖蜜制草酸工艺。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甜菜糖蜜氧化可得70.6%的草酸。小心控制氧化温度、适量的硝酸与硫酸、结晶母液的循环利用等措施,可显著提高草酸的产率。  相似文献   

8.
黄长山  张宏图 《河南科学》1992,10(3):264-270
通过分析操作条件对电流效率和镀层厚度影响的方法,研究了草酸体系三价铬电镀铬的工艺,并详细论述了镀液组成中各成份的作用.测试结果表明:草酸体系镀三价铬工艺电流效率高、镀液稳定性好,镀层增厚效果明显,连续电镀能够达到7.1微米。  相似文献   

9.
草酸学名乙二酸,分子式C2H204·2H2O,为无色透明单斜晶体,溶点为101-102℃。草酸主要用于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在稀有金属提炼方面也大量使用,另外在印染制革等方面也有重要用途。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工业和稀土工业的发展,草酸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在国际市场上渐趋紧俏。草酸的工业生产有合成法和氧化法两种。合成法生产成本较低,但工艺复杂,投资较大;氧化法工艺简单,投资小上马快,原料为工业淀粉和硝酸,比较易得。国内的草酸厂大都用氧化法工艺生产,其中不少厂家存在产率低、反应时间长、污染严重等问题,而且原料浓硝酸近来价…  相似文献   

10.
用马铃薯废渣制取草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利用马铃薯废渣制备草酸的工艺方法,在确定工艺路线及条件之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获得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分别测定1、5、10、20、45日龄黄姑鱼仔稚鱼中的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黄姑鱼仔稚鱼的氨基酸组型和游离氨基酸组型是不断变化的。必需氨基酸中的精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5种氨基酸占必需氨基酸总量的70%左右。非必需氨基酸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占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60%左右。随着仔稚鱼的生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降低的趋势。1日龄仔鱼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2.134 g/100 g;45日龄稚鱼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为1.497 g/100 g。黄姑鱼仔稚鱼的主要脂肪酸为:16:0、18:0、16:1、18:1和DHA。各日龄黄姑鱼仔稚鱼体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但仔稚鱼的必需脂肪酸DHA、EPA和ARA始终保持较高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十二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3种长链脂肪酸对密度为1.942×105/mL的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长链脂肪酸对铜绿微囊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十二酸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次是十八碳三烯酸,十八碳二烯酸最弱.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一种含三氯乙醛废硫酸的净化回收新技术 ,即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脱除废硫酸中的三氯乙醛等有机杂质使废硫酸得到净化回收。所用萃取溶液脱醛率高 ,价格低廉 ,易于回收循环使用。研究了萃取次数、萃液比、萃取温度、振荡时间对脱醛效果的影响 ,对萃取工艺进行了初步优化。经该技术处理后的废硫酸中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酸的总含量可降到0.02 %左右 ,脱醛(酸)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过程的化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的电解液可用简便的化学分析法测定,其中草酸的定量可用钙盐沉淀后用高锰酸钾法测定;乙二醛的定量用坎屁查罗反应后用标准酸测定;醛总量用亚硫酸纳法测定,乙醛酸的定量用醛总量减乙二醛的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酶活测定的方法分析了肌酸激酶在不同浓度乳酸中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在失活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聚沉;肌酸激酶的失活遵循一级反应的一相过程;失活与乳酸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乳酸是通过其解离状态的H^ 改变了机体PH值而影响肌酸激酶活性的,并且就乳酸对肌酸激酶影响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非洲山毛豆种子的物理特征、成分分析与油脂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洲山毛豆Tephrosia vogelii Hook f.种子为材料,分析其部分物理特征和常量化学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源 离子阱质谱技术(LC MSD-Trap-XCT)测定其油脂的脂肪酸与甘油酯组成,并对油脂进行营养评价。实验结果:种子的长、宽、厚分别为4.63、4.01、1.92 mm,千粒质量为21.52 g, 密度为659.8 g/L, 自流角为25.89°, 静止角为23.15°。各组成的质量分数为:水分及挥发物9.89%,粗脂肪13.33%,粗蛋白38.73%,碳水化合物33.21%(可溶性糖10.54%,淀粉10.76%,粗纤维11.91%),灰分4.84%。山毛豆种子油脂的酸价为2.7 mg/g,过氧化值为1.17 mmol/kg,皂化价为188 mg/g,碘价为每100 g 样品吸收I2量为118 g,密度为859.9 g/L,折光系数为1.464 8。油脂各组成的体积分数为:十四酸0.15%,十五酸0.031%,十六酸(棕榈酸)18.68%,十六碳一烯酸0.023%,十七酸0.12%,十八酸(硬脂酸)6.46%,油酸19.26%,亚油酸38.76%,亚麻酸8.38%,二十酸1.90%,二十碳一烯酸0.52%,二十一酸0.12%,二十二酸4.09%,二十三酸0.16%,二十四酸1.3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6.94%。干燥后的油脂含有各组成的质量分数为:脂肪酸单甘油酯0.132%,脂肪酸双甘油酯0.180%,脂肪酸三甘油酯99.687%。山毛豆种子的脂肪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其油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和其他国家食用大豆油标准(GB /T1535 2003;Codex-Stan 210),且富含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17.
 选取4年生的慈竹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竹炭基固体酸催化剂,考察用该催化剂催化油酸和甲醇酯化反应,以模拟高酸值油脂的酯化降酸效果,并研究了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重复利用性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甲醇和油酸体积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2%,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其油酸转化率为94.70%,通过和无催化剂对照试验对比,油酸转化率提高50%,催化剂重复使用到第5次时,油酸转化率仍可达到72.47%.  相似文献   

18.
以分子筛为活性组分,与一定比例的载体混合后制成催化剂并评价了该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用吡啶FT-IR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同时探讨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不仅与总酸量有关,还和B酸量与L酸量之比有关。当催化剂上B酸量与L酸量达到恰当比例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天门冬氨酸对精氨酸激酶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活测定、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分析了精氨酸激酶在不同浓度天门冬氨酸中活性变化和去折叠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天门冬氨酸引起精氨酸激酶失活与去折叠,并且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聚沉;精氨酸激酶的去折叠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的二相过程,包括快相和慢相;失活与天门冬氨酸浓度呈正相关;当去除天门冬氨酸的影响,精氨酸激酶的活力能得到恢复。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暗示,天门冬氨酸是通过其解离状态的H+改变了机体pH值而影响精氨酸激酶活性的,并且就天门冬氨酸对精氨酸激酶影响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乙酸光氯化制备三氯乙酸反应过程,采用带有溢流的环流反应器,在半连续条件下测定乙酸、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乙酸光氯化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考虑到Cl2与乙酸、氯乙酸和二氯乙酸的反应存在竞争性,通过引入“竞争因子”提高备组分浓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拟合度,并估计出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加入“竞争因子”的平行-连串宏观动力学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己酸光氯化合成三氯乙酸的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