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戰爭任務與戰後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戰跟以前許多次國際戰爭有着一些顯著的不同點。首先,它跟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它不是兩個純粹帝國主義集團利益衝突的結果。由於世界上已存在着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於蘇聯終於不得不捲入戰爭,戰爭真正成爲世界規模的,兩(?)陣線分明地擺列是出來:一方面是法西斯国家及其附(?)和寄生者的集團侵略,一方面是愛好自由和民主國家的聯合  相似文献   

2.
四年前,英勇的朝鮮人民爲反抗美國侵略,奮起進行了正義的戰爭.這個戰爭是由於外來的干涉而爆發的,是美帝國主義者爲了滅亡朝鮮、奴役朝鮮人民而强加於爱好和平的朝鮮人民頭上的.美帝國主義對朝鮮進行了三年多兇暴残酷的流血戰爭,當然带給了朝鮮人民巨大的破壞和困難,但美帝國主義的武装侵略並没有達到它的目的.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原軍並肩作戰下,美國和它的僕從  相似文献   

3.
一經過這次戰爭,美國和蘇聯在世界上所佔的此重,是空前的增加了。這表現在政治上: 美國的勢力,經過這次戰爭,早深入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已經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者。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識,於民國二十三年創刊,到今年恰滿十二個年頭。這十二年,是世界和中國變化最最劇烈的時代。這個小生命跟着時代奔跑,也居然迎接了中國神聖的抗戰,迎接了掀天動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曾在炮火中流亡到漢口,又曾在砲火中從香港撒退,太平洋戰爭起後,由於環境的關係,它曾經作了暂時小小的停顿,但随着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後不久,它又與讀者在上海見面了。戰後世界進入了一個面目崭新而國際關係最爲複雜的階段。中國抗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給它帶來了多少空前豐富的资料,它是何等的幸運,又是何等的戰戰競競啊!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廣島的一彈,劃開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宇宙間一種新的巨大力量被人類所發見,所應用了。這不公有着軍事上的重大意義,而且也有着政治上的重大意義。美國是原子彈發明的首先成功者。它保有這各民秘密,不願把它公開。這在关國引起着論爭。英相阿特里前往華府,與杜魯門總統會談,是爲了這問題。十一月七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演說,要求原子彈秘密的公開。有人已在担心第三次大戰,將是原子彈的戰爭。下面二篇文字一篇是對於原子彈的科學說明,一篇是一位哲學家的意見。  相似文献   

6.
在前兩次文中,我們已說明了經濟恐慌的狂潮帶來了戰爭的威脅,法西斯主義的上台促進了重分世界戰爭的早日爆發,但是要希望戰爭的結果,能够摧毁敵人的力量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則自然非大規模擴充軍備,增强殺人的力量不可。所以自從國際的危機展開以來,各大强國莫不疯狂的擴充軍備。軍備擴充愈劇烈,則國際局面愈緊張,戰爭的威脅愈增大;而國際局面愈緊急,戰爭的威脅愈增大,則軍備的競賽也愈劇烈;這兩者互相影響,互爲因果,以致到了現在,全世界疯狂的軍備競賽已經到達最白熱化的階段了。一 國防費的增加最近軍備競賽的白熱化,我們從全世界軍事費的急劇增加中,最可明顯的看出來。據今年出版的國際聯盟「軍備年鑑」所載,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7.
一 戰爭對日本農民影響的特殊性在戰神的車輪輾過的時候,廣大的農民群众,通常是最大的犧牲者。不特出征的軍隊主要地以农村壯丁爲供給的源泉,而且戰時急劇膨脹的財政担負最後也能轉嫁到農民身上,此外,糧秣車馬也大部分從農民徵發得來。這囘中日间的長期戰爭,雖不是以日本本國做戰場,但戰爭一般的影響,日本農民當不能避免。可是,因為日本的资本主義發展的畸形,戰爭對於日本農民的影響,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與經濟落後的中國農民所受的影響不同,他方面與大戰時先進  相似文献   

8.
在美國New Republie週刊上,有着這篇論文Pilotless Europe,照原義譯爲‘失了舵手的歐洲。’是的,歐洲政治上的舊舵手——君王與貴族,金融寡頭與大軍火商——在幾年來的戰爭中,不是流亡海外,便是與法西斯合。戰後的新歐洲不要他們,於是今天的歐洲正是在風浪險惡的國際之海上,自己飄盪着。但我們不要忽視,新歐洲的舵手已經在歐洲的人民中間産生了,他們的駕駛力量將遠過於舊舵手。前面石嘯冲先生一文,是可以參看的。  相似文献   

9.
二 戰線之後的戰爭是一種無聲的戰爭。這裏沒有大的戰役,沒有成千人員與武器的塹壕戰,這裏只有秘密的爭鬥,秘密情報,間諜,陰謀破壞,孤獨而被倔強的人們的沾動。有時潛水艇把屈指可數的人員與手提電報機在黑暗中送上義大利的海岸,在有一個復活節的早晨大風雪中,有幾個攜帶雪橇白衣白褲的人們駕跳傘降落於挪威。他們的任務是秘密的,他們一旦被俘就是槍斃。他們的獎狀上只說到“失踪…………”,其餘什麽都不提。  相似文献   

10.
朝鲜停戰後,印度支那戰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規模的戰爭。全世界人民迫切要求停止這個戰爭,恢復印度支那的和平,使國際緊張局勢獲得進一步的緩和。去年十月,世界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决議積極支援越南人民和爭取停止越南殖民戰爭;十一月,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的總决議中主張以和平協商的方法停止越南戰爭、和平解决越南問題。這些一决定和主張表達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願望,並成為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努力目标之一。為獨立與和平而進行了七、八年英勇鬥爭並取得了輝煌勝利的越南人民是熱爱和平的ツ晔辉?胡志明主席答覆瑞典‘快報’主編的談話與越南代表黎  相似文献   

11.
由於希特拉在歐洲的狂暴侵略,最近美國人民擁護民主與反對法西斯的情緒,正存繼續增高。不但是羅斯福總統與一班政府中人如此,就是好萊塢的電影明星,平常被認爲資本主義社會中窮奢極侈南亨樂主義的創造者,也已被法四斯侵略者的狂暴行爲,激起了强烈的政治意識。最近美國好萊塢五十六個著名影星發起一個新的自由與追求快樂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在日内瓦竭力阻撓達成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美國代表團,並不是代表美國人民發言的.美國與論壓倒一切地和無可置辯地反對艾森豪威爾政府公開宣佈使美國參 加印度支那戰爭的路線.尼克松副總統四月十六日在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的演說,對美國公衆說明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意圖是:使印度支那戰爭成爲使用美國軍隊的全面的美國戰爭.從那時以來,反對美國捲入亞洲戰爭的浪潮,由美國各地湧到華盛頓.  相似文献   

13.
一中立與孤立三月下旬的中舆論,關於美國中立法的修改問題,會引起熱烈的討論。因爲中立法是美國對國外戰爭所持態度的一種表示:它不但是近幾年來美國對外行動的核心,而且是國際政治上的一個重要因素。美國中立法的存廢或修改與美國將來對中日戰爭所持的態度是很有關係的。美國中立法,是在一九三五年八月頒佈的;一九三六年二月,和一九三七年五月,會有過兩次的修改。現行中立法,就是一九三七年五月通過的。這部法案的主要內容有四點:(一)禁止美國  相似文献   

14.
一苏聯外交政策的基礎 蘇聯是當今世界最好和平,最澈底施行和平政策的社會主義国家。際此第二次帝國主義分割世界的戰爭事實上已經開始的争日,苏聯的和平政策是在阻止戰爭、反對侵略、保衛世界和平,爭取集體安全的有力因素。但蘇聯之採用和平政策絕不是新近才開始的,远在二十一年前,就是十月革命胜利,俄国農工取得政權之第二天,蘇维埃政府在列寧领導之下,就已颁佈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指令,反對侵略戰爭,要求民主的、公正的和平。  相似文献   

15.
政治與經濟間的密切關係,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而且政治上的多種變動,多是隨着經濟條件的變動而發展的。現世界之所以走上戰爭之途,自然是現階段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現階段資本主義經濟的最大特徵,就是全世界的經濟恐慌之不斷發生,舊的恐慌還沒有完全過去,新的恐慌又繼之而來。這種泛濫世界的經濟恐慌反映於世界政治上。就是國際政局的日益緊張,帶來了世界戰爭的威脅。  相似文献   

16.
國際戰爭的蔓延,必然引起了帝国主義者擴大侵略的野心。這種趨向,在最近遠東方面,又得到一個例證。當西歐戰爭蔓延到北歐,在荷蘭感受到戰爭嚴重威脅的時候,日本外相有田忽然發出聲明,表示荷蘭一旦捲入歐戰漩渦,“日本不願見荷屬東印度轉入他國之手”。這一聲明,顯示着日本帝国主義已儼然以荷屬东印度的保護者自居,更露骨的说,在重分世界殖民地的大戰已經展開的今日,日本帝國主义已把荷屬東印度劃定為它的勢力範圍了。  相似文献   

17.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18.
用戰爭來解救經濟危機,用漫無節制的軍費開支來給日益萎縮的企業活動輸血,這就是美國壟斷資本的看家寶.面臨着經濟危機的到来而惶惶不安的美國富豪們,現在企圖在加緊干涉印度支那戰爭的冒險行動中,找尋出路,這是不足爲奇的.歸根結底,美國當局擴大印度支那戰爭的種種佈置和美國外交家們旨在破壞協商談判的無窮無盡的狡猾辭令,無一不與美國資本家的錢袋有關.  相似文献   

19.
一在兩個戰爭中間 遠在太平洋的西南角,屹立着澳大利亞洲。它似乎是一个大島,事实上却是一个大陸;它應該是一个東方国家,但它却是完全地歐化的;澳大利亚本身已具备一个独立国家的形態,但它實際上還是属於不列顚世界帝国的一部分。這些地理上與政治上的條件,使澳大利亚在第二次世界戰爭展开中,显示着一種特殊重要的地位。例如,當日本帝國主义在侵華的同時,加南進的野心冒險,它的切近目标显然是越南、荷印  相似文献   

20.
問:您認爲戰後中日關係正常化的阻礙是什麽?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已有九年多了,但是中日關係一直沒有正常化.因爲美國在奴役日本民族,日本國家還沒有得到獨立,美國竭力阻礙中日關係的恢復正常.美國好戰分子想利用日本反對中國,達到它侵略亞洲和獨霸世界的目的.日本某些人士在美國好戰分子指使之下,也頑梗地採取與中國人民爲敵的態度.一九五一年九月,在美國壓迫之下,日本政府簽訂了排除中蘇和主要亞洲國家在外的所謂舊金山「和約」.第二年,日本政府又和蒋介石賣國集團締結所謂「日華和約」.日本政府無視中國人民所選擇的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