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人名典故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因此译成英语时要遵循异化与归化原则,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音译、音意结合、意译、约定俗成和对应意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准确地将中文人名典故翻译成英语。  相似文献   

2.
英语典故性成语富含丰富的内容,精深的意义及浓厚的民族色彩;在英语学习中注重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及翻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成语典故是语言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形式。由于成语典故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天然地与其所承载的文化融为一体,其语言构成和文化内涵具有凝固性、整体性和不可替代性,加上其包容深广,时空跨度大,在给语言表达增添亮丽色彩的同时,也形成了语言翻译的一道特殊障碍。为了扫清英、汉成语典故的翻译障碍,有必要对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进行分析,揭示其文化内涵,准确理解其传递的文化信息。英语与汉语的成语典故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在此仅从以下几方面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语典故进行分析。一、形式和内容均不对应的英汉成语典故这类…  相似文献   

4.
以英语测试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生僻英语地名、人名影响阅读理解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测试中以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44名受试者被降机分为两组。使用的材料是两套阅读试题,试卷短文内容相同,涉及生僻英语地名、人名。一组被试接受的阅读试卷是含有生僻英语地名卷、人名卷;另一组被试的阅读试卷是生僻英语地名卷、人名释义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生僻英语地名巷、人名对EFL学生阅读理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论《圣经》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美人名、地名、英语典故、日常词汇以及文学作品等层面阐述了《圣经》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渗透,指出广泛了解《圣经》文化有助于深入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6.
典故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浩如烟海,而英语典故成语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在翻译时,应尽最大可能保留源语文化信息,译出源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避免文化缺省,使读者能够较好地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汉语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贤士留下丰富的绚丽夺目的词句和精辟的格言警语。我国人民比世界上任何民族更喜欢引用成语,不仅使文字生辉,甚至妙趣横生,隽味无穷。无疑汉语成语已成为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切地译成英语,不致产生貌合神离之弊,已是翻译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部分汉语成语都有出处和典故,其中有些可在英语中找到典故雷同,含义一致的成语,可以套译。例如:  相似文献   

8.
汉语成语中数词的译法非常灵活,译者必须了解成语的含义及数词的作用。有些数词在成语中是实义词,具有明确的数量概念,就可直接用数词译出。但汉语成语中大多数数词並不直指其数,而是表多少、顺序、强调或夸张等修辞作用,这样的数词是虚义词,可意译,但译文中要反映出数词的修辞效果。还有些数词在成语中有典故,这类汉语成语最好套译有相似典故且涵义一致的英语成语,以保持语言的风格和色彩,使读者倍感亲切。当然还  相似文献   

9.
李耕砚 《科技信息》2006,(10):325-326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髓,对它们的理解和翻译给很多学生和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针对其中含有人名的英语成语,对其文化内涵和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从中可见了解英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只有学贯中西,并且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理解并恰当地运用这些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10.
英语习语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idiom)是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往往富有哲理性而千古流传。英语习语包含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俚语和典故。从英语习语的定义、产生背景和特点加以分析,从而探讨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习语具有结构固定性、语义整体性和不透明性等特点,诸如地理,历史,宗教,和习俗等多种文化因素渗透在这一领域,使得英语习语是外语学习中的最难点之一,通常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们在英语习语的掌握上却相当薄弱。虽然文化导入在语言教学中已经使用得较为普遍,但在习语教学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材中的习语以及与习语相关的材料也极为匮乏。因此应用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将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大学英语习语教学中,使课堂文化教学进一步深化,有助于学生对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社会观念的差异作进一步了解,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通过本文中的调查研究,作者试图找到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帮助学习者们掌握英语习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英汉翻译中人名的文化隐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出现了许多表示人物的名词,这些人物名词除了表示它们原有的文化信息外,还有深刻的文化隐含.具有深刻文化隐含的英汉人名主要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宗教文化、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等几个方面,在跨文化交际或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人名.  相似文献   

13.
苏冰 《泰山学院学报》2005,27(2):97-100
英语习语在其民族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中,为其民族语言特色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烙印。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是翻译的重要基础。比较英汉习语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思想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韦璐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111-112,56
习语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也构建了人类的语言.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隐喻的认知共性和文化差异性被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5.
英汉翻译中淡化文化差异的几种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化的载体,不同的化背景在语言中自然有其反映,在英汉翻译中必须尽量淡化和合理消除化差异。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应重视对西方民俗、化背景及惯用语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英汉习语在文化背景、形象比喻、风俗习惯以及联想等方面的表达各不相同,它们充分体现了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内涵.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找出其翻译规律,是提高我们英汉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朱德芬 《科技信息》2009,(3):202-202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它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但每一习语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由于每一种语言产生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它们都蕴涵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本文从一些英汉习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来谈他们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词汇作为构成习语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语言词汇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动物被赋予了或同或异的联想意义,因而其动物习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现运用对比研究法,从动物的联想意义、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相似和差异,英汉含动物词汇的习语所用设喻形象与喻意对比以及习语的来源,用以研究习语的文化内涵。这将对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动物词汇并真正领悟习语中的动物文化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9.
中英姓名的文化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姓名是社会结构中个体的区别性符号,中英姓名分属中西方两种文化,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相似之处。从姓和名两个角度探讨中英姓名的文化蕴涵,可以了解隐藏在姓名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0.
英语习语在英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不能忽视的语言现象.但在其汉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出现词义偏离.本文将从英汉习语翻译中词义偏离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英语习语的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