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良好的课堂情绪场能激起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声乐学习的热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精心设计练声曲,组织情感性教学,体验开放性评价是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情绪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本功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基本功,声乐艺术的基本功主要是通过练声来实现的。练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科学的发声状态,并形成正确的声音理念,然后,把良好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声音理念运用到歌唱中。因此,了解练声的基本知识,力求做到科学练声,对声乐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声乐教学实践出发,从练声的目的、方法、态度等方面着重分析了科学练声中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蔡霞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63-164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声乐专业学生课后练声为研究对象,从教师与学生等层面进行剖析课后练声的有效性策略,旨在为声乐专业学生课后练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有多种方法,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种:示范教学法,即通过示范和模仿进行教学;歌曲教学法,是以单一母音来练习各种练声曲;语言教学法,用各个母音进行训练,在变换或调整母音的同时调整舌位和喉头的位置,比喻教学法等。  相似文献   

5.
“咽音”是意大利传统美声的一种特殊的唱法。我国著名的医学博士、嗓音专家,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歌唱艺术实践,在西洋“咽音”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集声学、物理、医学为一体,结合中国京剧练声练气法的特有的练声体系——“一咽音”练声法。在我们的声乐训练中,适当借鉴其中的一些技法,对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的重要性、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练声的要求、歌曲的演唱、乐感的培养理论五方面的讲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声乐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戏曲发声技术“摇声练习”是戏曲演员练声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摇声练习”的机理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证明摇声练习对声乐学习中良好颤音的获得及建立气与声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歌剧选段《我心永爱》是一首高难度的唱段,是近年来声乐比赛、音乐会以及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演唱的一首作品。本文从歌曲的创作内涵音、音乐形象两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歌曲的演唱难点、重点。给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舒曼最著名的声乐套曲之一,《戒指戴在手指上》是整部套曲中的第四首,常作为音乐会的独唱曲目。它的旋律象民歌那样亲切感人,极其细致地描绘了一个陶醉在爱情幸福之中的少女形象,人物形象生动而丰满。  相似文献   

10.
王鸣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160-161
轻声哼唱练习是指用柔和的半声,带感情的哼唱练习.它对于调节呼吸机能、增进了解共鸣、混声训练、声区统一、扩展音域、修饰声音等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其方法是:选择针对性很强的练声曲,进行闭口、开口哼鸣、以及用哼鸣带元音或其他元音的训练,从而将其引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使学生掌握正确发声的基本技能,统一声区,并能用收放自如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1.
声乐歌唱技巧的发展必须同音乐感的培养以及掌握音乐表演艺术的规律和法则同时进行。无论是在音乐会的舞台上还是在平时的歌唱表演中,对音乐作品风格的理解、音乐鉴赏力、旋律线条的歌唱技巧、和声的纵向感以及作品的思想性等,都是歌唱者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方迪星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1):102-103,129
歌曲《永远的花样年华》是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主要唱段之一。是一首高难度的唱段,是近年来声乐比赛、音乐会以及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欢迎的一首作品。本文从歌曲的创作内涵、歌曲的音乐分析、演唱技巧(声、情、字、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与演绎,着重诠释歌曲的演唱难点、重点。  相似文献   

13.
呼吸是影响声乐演唱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人的呼吸器官、生理机能及其在声乐演唱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了前人在呼吸研究领域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解决声乐演唱呼吸问题曲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美声唱法作为西方声乐的一个学派,它对我国声乐界以及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影响是深远的。美声唱法从它的产生及其发展来看,都离不开意大利的歌剧,特别是歌剧咏叹调。当今,在我国音乐事业蒸蒸日上、对外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日趋繁盛的形势下,全面认识、探索美声唱法和意大利歌剧咏叹调,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杨建农 《科技信息》2010,(8):367-367
声乐艺术是通过清晰的语言、动听的歌喉、简要的肢体语言,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包含文学、音乐、戏曲、曲艺等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渊源来自民间劳动。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本论文根据我国民族声乐的文化特点,分析了我国戏曲对于民族声乐的深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特征和风格特征的研究,阐述了民族声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人们通过戏曲对民族声乐有进一步的了解,使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演唱、实践与理论共同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作为西方声乐的一个学派,它对我国声乐界以及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影响是深远的.美声唱法从它的产生及其发展来看,都离不开意大利的歌剧,特别是歌剧咏叹调.当今,在我国音乐事业蒸蒸日上、对外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日趋繁盛的形势下,全面认识、探索美声唱法和意大利歌剧咏叹调,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艺术嗓音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建立众多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事实证明,它以各种科学手段解决了声乐艺术自身难以解决的众多难题,它的出现无疑也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高师声乐教学要发展,必须重视艺术嗓音医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艺术与科学的“合流”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现代性是指当前的民族声乐歌唱技法、演唱风格、咬字吐字、民族语言等的方式符合当代人的视听习惯和审美需求等特征。中国民族声乐从最初的传统戏曲、曲艺和民间原生态歌曲演唱,历经百年的发展、改革、创新,它的内容和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地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文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几千年来无数先辈艺术家们精心开创的,它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劳动生活、精神气质、言谈笑貌、趣味爱好、声腔语调、风土人情等,它是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的宝贵遗产.我们这一代声乐教育者应该满腔热情地去保护它、继承它、提高它、发展它.文章从七个阶段的训练进行分析,指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倩  董兵 《科技信息》2013,(34):205-205
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以后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春思曲》的年代背景、作曲风格以及黄自其他的声乐作品,来了解黄自先生的作品风格以及他所在的那个年代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