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域水环境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污染问题严峻,呈现典型复合污染特征,为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在复合污染条件下,识别流域的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防控,精准甄别关键致毒物并综合评估其生态风险,是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传统生态风险评估主要针对单一污染物开展,难以有效地用于复合污染流域的风险管理.本文在简述复合污染评估方法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流域水环境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其主体内容包括高风险区域识别、关键危害物甄别、关键危害物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估.第一步,以实验室离线和野外原位暴露-效应分析为基础,通过证据权重分析识别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防控;第二步,在重点防控区域,结合毒性鉴别评估和效应导向分析技术,从复合污染物中甄别关键危害物;第三步,利用多级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评估重点防控区域关键危害物的生态风险.最后,对流域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的未来发展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评估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对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所取得的生态成效开展科学监测与评估的主要方法和评估结果,回答了一系列公众和决策者关心的有关生态工程成效和取得成效原因的科学问题,并分析了工程取得生态成效的主要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成效评估对决策者和工程执行者的主要启示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岸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及海岸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系统调研,综述了近10年来国际上在海岸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完善高效准确的微塑料分析与鉴定方法,建立可靠的源解析技术和模型仍然是当前海岸环境微塑料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同时,基于洋流、潮汐等水动力模型揭示海岸环境微塑料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微塑料表面特性阐明微塑料与毒害污染物结合与释放机制,系统构建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物的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学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在联系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海岸带污染特征,未来应重点加强海岸带微塑料污染状况的调查、监测、与其他新型污染物的复合机制、跨营养级生物传递与富集规律、以及管理体系等研究,以提升海岸带微塑料污染的研究水平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态建设是人类应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生态工程、生态管理等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协调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活动。无疑,生态建设与一般的经济建设有重大的差异,前以追求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后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但是,两  相似文献   

5.
国情和世情决定中国最迫切的任务仍是发展和改善民生,科技能很好地解决能源、资源供需矛盾,但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就要求科技以更生态、更文明的方式与自然相处,帮助人类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以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作指导,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激发绿色技术的发展,实现技术的生态转向,让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技术的生态转向首先要将生态环境纳入到技术使用的考量之中,技术完全参与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循环过程,其次还要专门发展绿色生态技术.  相似文献   

6.
城市森林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主体,具有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能提高城市国有生态资源,减少绿地养护管理费用,丰富城市景观。因此,城市森林建设是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由口号变成实际行动的生态工程,也是21世纪城市园林绿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森林建设加强合理规划布局,遵循生态学原理,以乔火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植物群落为结构单位,以地带性植被为特征,以城乡一体化为格局,以提高绿地系统生态效  相似文献   

7.
动态点击     
新疆将建横贯“死亡之海”的“绿色长城”为改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环境、保护建于流动沙漠中世界最长沙漠公路,新疆巴州实施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2005年工程建成后,一条长达436公里的“绿色长城”将横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于这一工程全线采用公路沿线储量巨大的高矿化度地下水,同时采用就地采水、分散供水、滴水灌溉等先进的管道灌溉技术,因此,不会因为抽取地下水引起这沙漠地区生态的恶化。从今年5月中旬起,科技人员还在沿线144万株红柳上接种了中药材肉苁蓉,这意味着最初以生态效益为主的这项工程,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增加了城市湖泊河道的污染负荷,并提出了岸区生态防护带、水生植被恢复、微生物技术利用等生态治理途径以及与此配套相关的生态管理模式,旨在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尽快从可持续性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9.
根据NOAA/AVHRR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和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的计算结果,过去30 年间(1982-2011 年),青藏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呈总体上升态势, 植被总体变好。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增强,占全国增加碳汇的10%左右。气候条件的变化是青藏高原植被总体变好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因子,退牧还草等大型生态工程的生态效应也比较显著。青藏高原植被总体变好的同时,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植被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生态更为脆弱的藏北高原、西藏“一江两河”和三江源的部分地区,尤其是藏北高原西部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草地退化,其原因是气候变暖变干叠加人类活动(如超载放牧等)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植被的影响,应该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长期监测系统与平台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和大型生态工程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10.
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严峻的现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绝不能走西方国家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通过对环境进行评估与控制,在改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环境监测的概况,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现状,并对环境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合理配置对于生态草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草业发展现状,特别是我国草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草地生产与生态功能合理配置的6个基础理论:放牧优化假说、中度干扰假说、放牧促进/减缓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假说、草畜平衡理论和草地农业系统理论.在分析生态草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草业建设的核心技术体系,着重介绍了退化草地恢复与培育的4项技术、天然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2项技术,以及人工草地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最后介绍了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配置的原则,以及人工草地的类型选择与合理布局的技术.所述理论和技术对于指导我国生态草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令人堪忧.文章就如何节约用水、充分开发利用本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Drei.  SH 张福田 《世界科学》1991,13(11):34-36,8
树木是地球上数量最大、寿命最长的生物,是评价城市环境的首屈一指的特征.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天然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小,世界上树木不断增多的地区集中在城市.这些树木为人类和昆虫所利用,在树木、昆虫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极其复杂的.鉴于改变植物的多样性、引进外来品种、污染环境和强制性绿化等,人类已使得被认为有害的昆虫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范围逐渐扩大.本文将介绍人类对城市树木昆虫的生态影响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多氯联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涛  朱建新  丁琼 《科学通报》2012,(Z1):129-137
我国的多氯联苯(PCBs)污染场地数量多、分布广,现有的两家固定式高温焚烧厂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迫切需要引入移动式处理技术和设施,以推进我国污染场地环境无害化管理的进程.针对设施开发和引进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选择问题,本文选择国际上已经商业化成功运行的碱性催化分解(BCD)和红外高温焚烧(IRI)技术作为移动式非焚烧和焚烧技术的代表,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结合影响评价2002+方法(IMPACT2002+),分析比较了两种技术在处理PCBs污染土壤全过程的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000kgPCBs污染土壤,BCD和IRI技术的综合环境影响分别为0.147和0.279Pt.论文还分别对两种技术的预处理、主处理、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及废渣处理等工艺单元的中间环境影响和最终环境影响进行了逐项分析和比较,鉴别了两种技术在处理PCBs污染土壤时各单元过程负面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为两种技术的工艺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大气污染的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将雄安新区打造为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通过分析雄安新区2016年5月24日至2017年4月30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揭示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旨在为雄安新区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雄安新区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_(2.5)和PM_(10),其重污染过程主要出现在秋、冬两季,污染程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和温度呈负相关.尽管雄安新区目前的开发程度较低,但受本地排放和周边污染物输送的共同影响,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在雄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治理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6.
遗传工程或重组 DNA(R-DNA)技术,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公众健康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此项技术使得遗传性状能够在完全不同的生物体间进行迅速转移,从而它优于传统的动植物育种方法。潜在的利益包括:作物和牲畜得到较高的产量,其营养价值得到改进;杀虫剂和肥料的应用减少;土壤和水分污染得到更好的控制。然而,释放一些用遗传工程方法改造过的生物体也许具有一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 因此,科学团体的目标应是:从遗传工程中获得最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智力成分将取代市场份额并成为衡量企业成败的重要标准.企业的人才流失已严重损害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在3S技术的支持下, 利用地面Landsat TM数据、中巴卫星数据、气象数据和MODIS数据, 以及地表覆盖类型和野外测定观测等数据, 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研究干旱区生态资产单位面积价值, 建立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干旱区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模型, 并结合野外测验数据, 以2003年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将流域划分为4个生态资产区, 对其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进行了定量的计算, 并分析了生态资产空间分布特征, 编制了生态资产空间分布图, 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系统2003年的生态资产总价值为1494.54亿元人民币, 生态资产的分布具有从高山向平原、从绿洲向荒漠逐渐减少的趋势, 具有和干旱区植被地带性分布一致的特征. 测量结果更加客观地反映干旱区流域生态资产及其空间分布的现实情况, 为全面开展生态资产测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1.环境会计师一家企业为净化空气的花费及收益如何?在海洋遭到某次石油污染后,某渔场的损失情况及赔偿评估?日益增长的期望了解由于环境事故造成的生态方面后果的需求正催生着一门新职业——环境会计。对这类人员的需求2~3年内将持续上升。他们被要求在环境事故调查结果公布之前评估这一事故的潜在影响。这类工作的任务包括鉴别污染的危害程度及分析企业(公司)有无必要对簿公堂,并提出本公司该如何遵守有关环境法规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李鹏 《科学之友》2010,(7):111-112
国情和世情决定中国最迫切的任务仍是发展和改善民生,科技能很好地解决能源、资源供需矛盾,但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就要求科技以更生态、更文明的方式与自然相处,帮助人类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以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作指导,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激发绿色技术的发展,实现技术的生态转向,让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技术的生态转向首先要将生态环境纳入到技术使用的考量之中,技术完全参与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循环过程,其次还要专门发展绿色生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