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网络抗毁性分析方法无法体现装备体系网络抗毁性评估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通过对超网络模型节点与边的结构关系分析,建立起装备体系超网络模型,由此总结出网络自然连通度、分类度与分类度分布、子网聚类系数等抗毁性测度指标,并对超网络下的装备体系抗毁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不同攻击策略下装备体系网络抗毁性的变化规律,对装备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抗毁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讯网络的抗毁性、生物系统的健壮性、物理系统的稳定性都与各自系统内部网络的抗毁性息息相关。为研究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对复杂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建立了复杂系统的复杂网络抗毁性模型,以解析推导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随机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对复杂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并把仿真结果与解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是一种研究复杂网络抗毁性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3.
复杂网络抗毁性测度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复杂网络通常面临两种打击:随机性打击和选择性打击,随机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对这两种损伤的抗毁性有很大差异.针对复杂网络的特点,首先给出了复杂网络连通性的一个新测度——连通系数.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抗毁性测度的新定义,针对复杂网络面临的两种不同损伤,给出了复杂网络抗毁性的两个新测度——容错度和抗攻击度,并以世界贸易网为例进行了网络抗毁性分析.最后对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的思路进行了探讨,指出从网络拓扑结构出发,研究拓扑结构的各种属性对网络抗毁性的影响,这将是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的一个有效而新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自从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发现以来,复杂网络的研究在过去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复杂网络的抗毁性是研究焦点之一。本文首先从抗毁性分析、抗毁性优化两个方面详细综述了目前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的进展。最后对复杂网络抗毁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动力学特征信息融合系统抗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尺度网络动力学特征的新角度,研究信息融合网络系统抗毁性问题。针对以往的抗毁性测度指标不适用于复杂信息融合网络抗毁性研究的现状,考虑信息融合系统的时延及战场感知覆盖率等因素,提出一种新的抗毁性测度指标:网络覆盖率。在该指标的基础上对无尺度网络模型的抗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的拓扑改进策略对网络抗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自然连通度为抗毁性谱测度指标,详细分析了度分布、小世界性、度关联性3种典型复杂网络结构属性对复杂网络抗毁性的影响:通过混合择优模型构造不同度分布复杂网络,研究了度分布对抗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度分布越不均匀抗毁性越强;从规则环状格子出发,通过保度随机重连和自由随机重连研究了小世界性对抗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抗毁性与小世界性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通过保度同配重连和保度异配重连研究了度关联性对抗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同配网络比异配网络的抗毁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危险品运输超网络模型,分析了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继而建立了危险品运输网络模型生成方式;通过引入危险品运输网络"最短路径"、"平均最小风险路径距离"和"网络最大连通子图"概念,提出了"网络风险效率"和"最大连通度"抗毁性测度模型;根据网络流量特性,构建了危险品运输网络介数模型。以危险品运输网络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危险品运输网络抗毁性表现为对随机攻击的鲁棒性和蓄意攻击的脆弱性,抗毁性更接近于无标度网络;其抗毁性是由少数节点和边维系的,且网络对节点攻击的抗毁性低于对边攻击的;网络最大连通度性能优于网络风险效率,适当增加系统冗余性可提高网络抗毁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综合客运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研究,有助于提高城际出行的安全性及运输效率。为了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理论与实际客流构建城市群综合客运网络模型,以单位时间为步长建立考虑时间特性的客运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模型,提出时空两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而分析每个时段的网络情况。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过载能力调节参数值为1.2时网络抗毁性较强,并且随着过载能力调节参数的加大,对网络抗毁性的改善并不明显;负载调节参数值大于1.2时,网络抗毁性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民航七大空管区域的划分,以2010—2013年全国航班计划表中的航班班次数据为依据,构造各空管区域航班班次网络并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计算七大空管区域相应特征值,发现各网络符合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对各网络进行基于度优先的抗毁性测度和马太效应的修复策略分析,发现单层级网络经修复后,网络抗毁性有很大提升。研究发现各空管区域航班班次网络应向多枢纽多层级网络发展,应加强航空网络的抗毁程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在对装备保障网络进行复杂网络描述的基础上,努力挖掘装备保障网络所面临威胁的特点,重点建立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装备保障网络一般性攻击策略模型,同时给出了装备保障网络抗毁性测度的计算方法,并对基于流介数的网络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以及网络抗毁度进行了定义,由此构建了装备保障网络的抗毁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指数比攻击力度指数对装备保障网络抗毁性的影响程度要大,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获得制信息权的重要性;对装备保障网络的了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攻击效果,而不需要对系统进行完全了解.  相似文献   

11.
不同攻击策略下作战体系网络抗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体系网络抗毁性成为提升体系作战效能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分析作战体系网络结构以及常用抗毁性测度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然连通度的复杂网络抗毁性测度;依据攻击方掌握信息程度的不同,将攻击策略分为随机攻击、恶意攻击和条件攻击策略3种,以及去点和去边两种攻击方式。在不同的攻击策略下,通过仿真分析探索了不同复杂网络结构与复杂网络抗毁性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提升功能,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网络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然而安全风险一旦爆发并在各子网之间不断地传播,将造成严重的损失。为降低风险在耦合网络中的传播,构建双层耦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风险传播模型进行改进,提出风险评估通用指标,以及两种保护策略降低风险传播,然后在3种演化网络模型和2种真实网络模型上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耦合网络中的风险传播主要受子网拓扑结构的影响。WS-WS耦合网络具有最好的抗风险传播的能力,SF-SF耦合网络最差。在传播的初始阶段对部分节点进行保护可以提高网络抗风险能力。目标保护策略在作用速度上稍逊于随机保护策略,但在对感染规模的抑制方面优于随机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已有关于相依网络级联故障研究中未考虑有向依赖边的问题,展开了基于不对称依赖的相依网络级联故障分析,构建了基于负载-容量的级联故障模型,提出基于连通分量的相依网络鲁棒性测度方法,开展了不同网络组合、耦合方式、容忍系数和移除比例在不同攻击模式下的网络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攻击模式下不对称相依网络鲁棒性与以往研究结论类似,蓄意攻击模式下不对称相依网络鲁棒性则取决于攻击范围和容忍系数的大小。通过一则作战网络示例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对完善相依网络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互依网络级联脆性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研究取得的成果与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互依网络之间的关联机制与关联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重点研究,构建了基于关联分布函数的相互依赖网络脆弱性分析模型,并给出了互依网络脆弱性评估的六类判据。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恐怖组织网络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恐怖组织网络研究对于了解恐怖组织结构、有效打击恐怖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社会 网络分析方法在恐怖组织网络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和成功应用. 本文对恐怖组织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首先, 从建模视角、建模工具及数据获取方法三个方面对恐怖组织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然后, 将恐怖组织网络分析方法归纳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大类. 在静态 分析中, 重点分析和评价了网络拓扑结构及特征、核心目标识别、抗毁性评估及瓦解策略三种方法; 在动 态分析中, 主要对恐怖活动态势评估、组织结构演化与绩效评估、空间关联分析三种方法进行了论述. 最 后, 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re often subject to failures or attacks induced by unexpected abominable weather or temporal airspace occupation, while complex networks have been springing up as a convenient yet efficient tool to represent and analyze various realistic complex systems such as realistic airline system. In terms of Chinese airline network formed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timespan, structural empirical research and invulnerability simulation analysis against various deliberate attack strategies were made using complex network theory, where nodes and edges denotes domestic airports and direct flights between them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e presented airline network is a small net-work with scale-free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shows remarkabl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obvious assorta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network shows obvious invulnerability under deliberate node attack, while shows partly robustness under edge attack even with obvious attack effects against various attack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