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獭蛤常温和低温状态下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家林  廖思明 《广西科学》2006,13(3):222-225
在实验室内采用常规方法分析常温(25.0℃)和低温(2.0℃)状态下大獭蛤(Lutm r ia m ax im a jonas)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成份。结果表明,大獭蛤的一般营养成分的特点是蛋白质丰富、脂肪低,富含灰分,常温下水分、蛋白质和脂肪高于低温下,而灰分则是低温下高。大獭蛤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富含呈味氨基酸,常温下,呈味氨基酸占干基的质量分数为35.83%、氨基酸总量的46.01%;低温下相应为30.34%和44.72%,其鲜味在常温状态浓于低温状态。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丰富,常温下,必需氨基酸占干基总量的28.91%、氨基酸总量的37.12%;低温下,相应为25.63%和37.89%,常温下的氨基酸价优于低温下,但必需氨基酸的百分含量相对稳定。大獭蛤是一种优良、但不均衡的蛋白质食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4种植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和营养学特性。玉米蛋白粉、大豆粉、棉籽蛋白粉、花生饼粉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61.60%,38.18%,51.49%,43.15%。大豆粉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棉籽蛋白粉、花生饼粉中多种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接近,但蛋氨酸含量较低;玉米蛋白粉富含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但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植物蛋白。建议根据蛋白资源的氨基酸特色组成,合理搭配互补,以提高谷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豆多肽产品的主要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一种大豆多肽产品的水的质量分数、氨基酸的主要种类及其质量分数、多肽分子量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水的质量分数为6.84%,多肽的质量分数为76.33%,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的总质量分数为24.94%,多肽中以分子量小于1000Da的为主,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约为26.33%,表明大豆多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比,该产品的大豆蛋白水解度过高.  相似文献   

4.
对雌雄鲶鱼(Silurus asotus Linnaeus)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雌鲶鱼肌肉和皮肤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19.57%、27.56%)均显著高于雄性(16.85%、26.34%,P<0.05),雌雄鲶鱼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79.77%、79.86%)显著高于皮肤(73.00%、73.50%,P<0.05),但雌雄鲶鱼肌肉之间、皮肤之间水分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鲶鱼肌肉和皮肤均含有18种氨基酸,雌鲶鱼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风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18.44%、7.81%、5.87%)显著高于雄鲶鱼(13.02%、5.33%、4.21%,P<0.05),雌鲶鱼皮肤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风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27.81%、5.49%、14.03%)显著高于雄鲶鱼(22.66%、4.75%、10.63%,P<0.05).雌鲶鱼肌肉和皮肤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优于雄鲶鱼,表明雌鲶鱼较雄鲶鱼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克氏原螯虾的副产物为原料来源,采用复合酶解法提取其中的多肽分析其氨基酸组成成分,并用多肽溶液与Zn2+螯合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实验工艺。结果表明:多肽中所含氨基酸丰富,其中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7.4%,呈味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天冬氨酸)的含量较多,占总量的40.9%。克氏原螯虾多肽螯合Zn2+的最佳工艺为物料比10:1在80 o C下反应40 min,pH值5.5,在此条件下螯合物产率达到最大为70.7%。  相似文献   

6.
优化碱溶酸沉提取山黧豆蛋白的方法,得到山黧豆粗蛋白,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同时对山黧豆蛋白质进行了综合的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山黧豆蛋白质的较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pH值1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20g/mL。此条件下,山黧豆蛋白质的提取率最高,蛋白质质量分数高达26.1%。山黧豆蛋白的等电点为pH值5;山黧豆蛋白质中含有18种蛋白质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质量分数最高为17.4%,其次是天冬氨酸10.0%。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42%(>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72.41%(>60%),即均大于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量。山黧豆蛋白中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以及必需氨基酸比率,除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外,其他均高于WHO/FAO标准;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分别为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山黧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为1.16,根据蛋白质的评价标准:EAAI值大于0.9为优质蛋白源,说明山黧豆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化方法对人工养殖鲈鲤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养殖鲈鲤肌肉的水分比例为78.10,,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9.40,,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18,,灰分质量分数为1.03,,无氮浸出物为0.29,.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人工养殖鲈鲤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总量为73.02,,其中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29.37,,占氨基酸总量的40.22,;必需氨基酸的AAS和CS分值显示人工养殖鲈鲤肌肉氨基酸组成均衡,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9.47,高于多数经济鱼类;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7.29,,其中谷氨酸的质量分数最高.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人工养殖鲈鲤肌肉中主要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包括4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人工养殖鲈鲤肌肉中矿物质以P的质量分数最高,并富含Zn,Fe,Se,Cu等微量元素.维生素中以VE和烟酸最为丰富.与野生鲈鲤相比,人工养殖鲈鲤的营养品质偏低;但和其他几种经济鱼类相比,人工养殖鲈鲤的营养品质仍然相对较高.大规模养殖鲈鲤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栗山天牛提取物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栗山天牛提取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栗山天牛提取物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质量分数分别为37.28%、37.25%、8.61%;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0.9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93 9,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还含...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彩色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以7个品种/品系的彩色马铃薯及2个普通品种马铃薯为材料,应用凯氏定氮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并使用模糊识别法、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营养指数(NI)评价它们的蛋白质营养.结果表明:7个品种/品系的彩色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差异较大,干粉蛋白质含量范围为6.68%~12.96%,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比例为28.71%~39.96%;部分彩色马铃薯蛋白质营养较一些普通马铃薯高,其中永康紫洋芋和375-19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明显优于其他彩色马铃薯,是值得培育的品种/品系.实验提示彩色马铃薯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也为彩色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草鱼单养(以下简称单养组)和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以下简称混养组)2种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为选择适宜的养殖方式、改善养殖草鱼营养品质提供参考。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2种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比较。单养组草鱼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混养组(P0.05),混养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单养组和混养组草鱼肌肉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除胱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氨基酸均是单养组显著高于混养组(P0.05),单养组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混养组(P0.01),单养组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混养组(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单养组和混养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根据化学评分,单养组和混养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单养组亚油酸C18:2n6和亚麻酸C18:3n6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混养组(P0.01),EPA、DHA含量显著高于混养组(P0.05),两者之和(EPA+DHA)极显著高于混养组(P0.01),单养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ΣPUFA)极显著高于混养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两种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含量、脂肪酸组成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单养组草鱼肌肉营养品质总体上优于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异育淇鲫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2龄18尾异育淇鲫的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异育淇鲫的含肉率为67.06%,肌肉含蛋白质18.08%,脂肪0.95%,水分79.49%,灰分1.16%,无氮浸出物0.42%.18种氨基酸总量为17.89%,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量为7.10%,4种呈味氨基酸量为7.0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5.20,限制性氨基酸为胱氨酸和蛋氨酸.异育淇鲫肌肉中包含有11类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大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4.79%和35.2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燕麦分离蛋白的消化特性及其消化产物对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CCK)的影响,以燕麦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得到燕麦分离蛋白,分析燕麦分离蛋白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分子质量变化、氮释放规律、消化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计算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并以STC-1细胞为肠内分泌细胞模型评价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分泌CCK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经胃肠消化后,消化产物的分子质量小于10kDa,释放的可溶性氮的比例为90.11%,消化产物可溶性部分中游离氨基酸的比例为22.8%,肽的比例为67.31%,并且肽的分子质量主要在1000Da以下(约74%);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8.7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3,且必需氨基酸指数(0.95)大于0.90。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能够增加CCK的合成和分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原料,不仅具有优良的营养功能,而且具有促进肠内分泌细胞分泌CCK的生物活性,在食品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草鱼鱼肉的风味品质,以池塘养殖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微流水系统处理草鱼0、1、4、7d。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筛选出不同处理时间草鱼鱼肉中的关键气味物质;同时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室内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滋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水处理时间对草鱼鱼肉中气味成分的含量和种类有明显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草鱼鱼肉的风味前体物质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增加,关键气味成分中呈青草味的己醛、呈鱼腥味的庚醛、呈绿霉味的(E)-2-戊烯醛和1-庚醇等不良气味物质相对含量降低,滋味物质中呈鲜味和甜味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含量累积,呈苦味的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从而改善了草鱼的肉质口感和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4.
分离提纯了鹿血酶解产物中的抗氧化活性肽,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体积排阻法(SEC)测定分子量,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经SephadexG-25和DEAE-52柱层析纯化,得到了带有较弱负电荷的抗氧化活性肽.HPLC分析结果表明,该抗氧化活性肽为低分子量肽类物质,且是以相对分子量为876,463,146Da为主的小肽混合物.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该肽所含17种氨基酸中以亮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17.2%、12.3%和12.1%,人体必需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为52.7%.  相似文献   

15.
基于FAO/WHO氨基酸评分模式,运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顶坛花椒幼嫩茎叶必需氨基酸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顶坛花椒幼嫩茎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1.96,必需氨基酸组成合理,营养价值高,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含胱氨酸)。  相似文献   

16.
对池塘饲养的野生大鳞鲃(Barbus capito)的鱼体组成、营养成分及鱼肉品质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肌肉营养测定方法分析了5尾大鳞鲃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大鳞鲃肌肉(鲜样)中各组成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0.27%,粗脂肪4.41%,水分73.39%,灰分0.96%,碳水化合物0.97%;含肉率64.46%.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72.22%(干样,质量分数),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总量为29.68%,占氨基酸总量的41.10%;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7.47%,谷氨酸含量为11.69%;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大鳞鲃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比较合理.大鳞鲃含有1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8种(19.62%);不饱和脂肪酸(UFA)8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74.1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种(6.228%).微量元素比值合理.大鳞鲃的主要营养指标与我国中华倒刺鲃、光倒刺鲃相似,高于某些淡水经济鱼类,表明大鳞鲃为食用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7.
测定东洞庭湖区5种野生鱼类(草鱼、鲫鱼、鲤鱼、鲶鱼、黄颡鱼)的氨基酸营养成分,分析其氨基酸种类及比例,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定5种野生鱼类蛋白质含量均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理,是人类理想的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18.
分别测定1、5、10、20、45日龄黄姑鱼仔稚鱼中的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黄姑鱼仔稚鱼的氨基酸组型和游离氨基酸组型是不断变化的。必需氨基酸中的精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5种氨基酸占必需氨基酸总量的70%左右。非必需氨基酸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占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60%左右。随着仔稚鱼的生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降低的趋势。1日龄仔鱼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2.134 g/100 g;45日龄稚鱼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为1.497 g/100 g。黄姑鱼仔稚鱼的主要脂肪酸为:16:0、18:0、16:1、18:1和DHA。各日龄黄姑鱼仔稚鱼体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但仔稚鱼的必需脂肪酸DHA、EPA和ARA始终保持较高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斑鳠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内测定4尾斑Hu(Mystus guttatus)的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该鱼(鲜样)含肉率73.37%肌肉中含粗蛋白19.60%,粗脂肪0.36%,粗灰分1.20%,水分3.18%,无氮浸出物0.33%,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84.63%,其中必需氨基酸36.19%,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游离氨基酸总量593.96mg/100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3.08;矿物质含量丰富,斑Hu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都较高的淡水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生脆肉鲩鱼背肌和生草鱼背肌的质构特性、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不同成分的测定,结合扫描电镜技术,研究水分、脂肪含量、蛋白质成分和肌肉纤维的平均大小对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脆肉鲩鱼肌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均比草鱼高,分别高出11.14%,3.4%, 15.75%和14.27%,但粘聚性比草鱼低16.16%。而脆肉鲩鱼的这些特征与其肌肉中的水分含量、基质蛋白的含量和肌肉纤维的平均直径与密度有关,特别是肌肉纤维的平均直径对脆肉鲩鱼肌肉的硬度影响更大,但是在本研究中脂肪含量对脆肉鲩鱼的硬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