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长期使用,导致了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的大量出现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ARG)的污染,给周边水源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调查河南区域小型养猪场废水中细菌的耐药性和抗...  相似文献   

2.
畜禽污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厂数量迅速增加,其污水排放量巨大,污水中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和磷,还含有大量抗生素及重金属污染物,处理不当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简述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情况的基础上,分别概况分析了养殖污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及优缺点,并对畜禽养殖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畜禽养殖污水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可霉素和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在医疗和畜禽养殖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并且能够通过制药废水、畜禽废水以及市政污泥的排放和处理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厌氧消化是有效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常用方法。从典型废水中抗生素浓度分布和对厌氧消化代谢过程的影响角度出发,总结了厌氧消化对上述抗生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林可霉素和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低浓度时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高浓度时抑制厌氧消化产甲烷,主要通过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累积,以及某些挥发性脂肪酸氧化菌活性和产甲烷古菌活性的降低来抑制厌氧消化产甲烷。最后,探讨了上述抗生素厌氧生物降解的代谢途径和缓解抗生素对厌氧消化抑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年度,课题以关键污染物聚合物和残留抗生素效价的消除为切入点开展低能耗短流程废水处理工艺与成套装备研究,在聚合物采油废水体系表征方法与处理技术以及抗生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等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达到预期目标。针对聚合物采油废水体系成分复杂、缺乏有效表征手段的问题,课题组开展了系统的表征方法学研究,在借鉴胶体科学、界面化学等学科的方法学手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针对聚合物采油废水体系的表征方法。利用上述采油废水体系表征方法,对聚合物驱油、二元(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油以及塞克迪(SAGD)等过程产生的采油废水的乳化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探讨了二元驱油田采出废水乳化形成机制,同时进行了破乳剂的研发,筛选得到破乳效果良好的破乳剂及其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新疆某油田的二元驱油田采出废水处理工艺。针对油田独立井场洗井外排废液污染问题,课题组围绕生物调整、氧化及分离等过程节开展模拟研究,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目前正在进行撬装式短流程处理装备的设计。针对抗生素中间产物的生物效应缺乏有效表征手段的问题,课题组利用微生物浊度法建立了废水中抗生素的残留效价表征方法,能够对废水中的不同抗生素及其具有抗菌活性基团的代谢产物的综合生物活性效能进行评估。针对抗生素生产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抗生素残留及抗药基因生成等问题,课题组系统开展了抗生素及抗药基因的控制技术研究。对于生物抑制性强的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用臭氧等处理技术系统开展了选择性破坏抗生素活性的生产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对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抗药基因,系统开展了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技术对于剩余污泥中残留抗生素及抗药基因去除效果比较研究。上述研究解决了某油田聚合物采油废水外排达标处理问题,并提出了针对二元驱采油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形成分别针对油田联合站和单独井场的含聚采油废水短流程处理及资源化集成技术与系列装备。同时,提出抗生素选择性去除预处理技术和抗生素生产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初步建立以达标排放、抗生素残留效价和抗药基因排放控制为目标的抗生素生产废水低能耗处理集成技术与高效反应器。  相似文献   

5.
李涛 《科技资讯》2013,(18):146-146,148
畜禽养殖污染是造成我国农村面泺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概括分析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废水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畜禽养殖业度水的几种主要处理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马宁 《海峡科学》2012,(6):71-73
土地处理系统消纳畜禽养殖废水是一种既经济又便捷的方法,该文从龙岩地区的土壤、植被类型和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方式出发,探讨适合的土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方法,结果表明,一些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利用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针对福建省畜禽养殖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介绍了畜禽养殖废水的特征及危害,提出了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我省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源与汇,也是抗性基因发生水平转移的重要热区。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及驱动因子,阐述了抗性基因在土壤-植物、土壤-动物及土壤-水体等不同系统中的传播过程,总结了抗性基因在土壤中的传播扩散机制,表明水平基因转移是抗性基因在环境中传播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土壤-植物系统是抗性基因从环境向人类传播扩散的一个重要途经,是环境抗性基因人群暴露的主要来源;不是所有的抗性基因都具有严重的健康威胁,鉴定高风险的抗性基因对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源头控制是控制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张凯博士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落回提取物对鱼肠道抗生素抗性基因接合转移的影响及机制分析.项目编号:42007209.近年来,养殖业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日益严重,抗生素替代品逐渐受到重视,博落回提取物(MCE)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关于MCE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在养殖业的应用功效方面,MCE对养殖业ARGs污染的影响研究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该项目首先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构建实验室条件下的渔业养殖体系,探索养殖过程中施用MCE后鱼肠道ARGs丰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细菌鉴定及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采用改进的煮沸法,设计快速提取DNA的方法,鉴定194株水产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选取其中的139株细菌,采用PCR方法研究氟氯霉素抗性基因(floR)、2种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sul2)、链霉素抗性基因(str)及甲氧苄啶抗性基因(dfrA20)的存在情况.结果表明,鉴定的194株菌株属于62种不同种属,主要以赖氨酸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中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金黄杆菌、假交替单胞菌、霍乱弧菌为主.139株细菌中floR、sul1、sul2、str、dfrA20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分别占11.51%、20.86%、12.23%、10.07%、2.88%,表明水产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