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叶集》和汉文学的渊源关系徐朔方《万叶集》共收和歌4516首(编号),另有未编号若干首。始于仁德天皇时代(约公元四或五世纪),迄于天平宝字三年(759,相当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诗经》在中国。它既遵从日语句法,又将汉字的...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中国文学、文化、诗歌的始源,也是漫长的历史与社会形态的反映,占文学主导地位的诗歌及诗风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中国文学的方向。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成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对我国古典文学乃至整个古代文化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是成书于奈良时代的《万叶集》,人们常把它比作中国的《诗经》。它们都是本国文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本民族文学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这两部诗歌总集,存在着某种亲缘性,更是可以相互媲美,遥相辉映。《诗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在《万叶集》中,蕴含着…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诗经》与《万叶集》里“葛”这一意象,发现中日两国歌人用 “葛”(日文:クズ)入诗时,其描述内容常与家人亲情、婚恋有关; 从文学意象与民俗意义上探究,婚恋诗中的采葛行为不仅是普通的劳作,也是男女表达爱意的方式;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诗经》中的“葛诗”更多关注民间疾苦等社会问题,而《万叶集》的“葛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4.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中国文学史》一书,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借鉴有很大贡献.其中《中国文学的诗色》一章,将中国文学同西方文学和日本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中国文学的七大特色:一、文学传统的悠久和持续性首先,中国文学传统的悠久性,是任何文学所无可比的.从公元前八九世纪,直至五四运动,几乎三千年的文学史,对外国人来讲,不能不算是奇迹,欧洲文学里,虽然古希腊和中国的几乎同时发生,但英、法、德、西等国基本上都晚于中国一两千年,多从公元九至十世纪开始;东方文学如阿拉伯国家,文学的发生也只在公元十几世纪;日本文学始于七世纪,最早的诗集《万叶集》成于七五九年,《怀风藻》七五一年.美国的历史也只有二百余年,就无论其文学了,其次,中国文学的不可中断性,是世界上唯一  相似文献   

5.
林昶 《世界博览》2012,(9):86-87
正广泛流传于日本煤炭矿井中的民谣调——"炭坑节",也译为"煤窑调",早起"左联"时期有《炭坑夫》的剧目出演,作为日文汉字的植移,倒也颇表情达意你可能不知道这民谣是从九州最早的三井田川煤矿诞生的。九州地区是日本煤炭产业的发祥地,田川则是九州煤炭业的中心,在日本近代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年,在异常严酷的环境下,煤矿工人辛勤劳作,成就了日本近代化原  相似文献   

6.
陈燕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02-104
古代中日两国吟咏爱情的诗歌中,“秋风”一词时有所见。从日本最早的古典和歌大成《万叶集》中所记载的、由女歌人额田王所咪的“思近江天皇咏秋风歌”可知,它与中国六朝闺怨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秋风”语象在当时的中日诗歌中具有不同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外国文学     
。899试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意义和人物形象‘兼评教学中的资产阶级思想/雷成 德/八。59一1 .75~960900试论《一个地主的早晨》里托尔斯泰对待农奴的态度/雷成德//1963·1 .45~51。901《一本非常合乎时宜的书》,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专论/雷成德//1977·2 .44~65。902试评哈代的《苔丝》/李广博//1978·2巧1~59。903走向自觉的战斗历程/雷成德//198。·2·48~58。904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从《万叶集》看我国文学对日本和歌的影响/王晓 平//1980一3·86~93。905试论托尔斯泰的典型化手法/雷成德//198。·4·66~75。 906“…  相似文献   

8.
《万叶集》中有各种与服饰相关的诗歌,保存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万叶集》中,身上所穿服饰和互相赠与服饰的表现在精神层面上有深层含义,说明7、8世纪期间,精神文化领域倍受人们关注。本文从衣、袖、纽.带、服装饰品、方巾五个方面选出了相关诗歌327首,根据诗歌的时代和所用的语言推测其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中世时期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故事的引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日本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取舍和吸收。对比中国文学中和《太平记》中李杨故事,考察出了李杨故事在日本传播的情况,了解了中日文学理念的不同,可以说李杨故事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及在日本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娜 《科技信息》2010,(34):I0138-I0138
平安时代,随着平假名的普及和发展,绚丽多彩的女流文学也随之开花。其中日记文学作为风靡一时的文学体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和《更级日记》等,这些由王朝女性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给当时和后世的日本文坛带来积极 影响的同时,也使我们能够从中了解一些王朝女性的悲欢世界。  相似文献   

11.
铃木虎雄在现代日本汉学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被称为中国文学研究第一人。其研究范围,从《诗经》、《文选》、《文心雕龙》、杜诗、白居易诗,一直到词曲、骈人、八股文和戏剧小说,几乎对中国文学史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都有专著或论文论及。他的《中国诗史论》出版于1925年,比我国的第一部文学批评史专著-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两年,并对后者产生直接影响。《赋史大要》开启赋史研究。在中国古典文论方面,《文心雕龙》、《文境秘府论》校勘卓有建树。铃木虎雄的多方面学术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及其在日本的影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是著名的日本文学作家,获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名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名人》激荡着雄浑的气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的文学精髓和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是“文学人类学与神话历史"。日本学者吉田敦彦著,况铭译的《日本神话与希腊神话间奇妙的类似》,通过对日本最早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记述的神话群与希腊神话进行参照与对比,循着这些相距遥远的神话叙事呈现出的奇妙契合,可以对日本神话起源的文化传播线索带来新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自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唐代诗人,日本江户小说的繁荣是中国明清小说影响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既学习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带来了日本的文学和文化。明代有了日本和歌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日本题材的文学创作。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和理论、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形式和表现技巧受到日本文学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古代歌集中多是通过自然景物和天象来咏唱作者的内心感情的。视觉上表现为色彩的运用。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中的色彩美感更是陶冶情操,沁人心脾。本文总结归纳了《小仓百人一首》中的主要色彩,并从日本人的自然观,宗教观,传统意识三方面分析了白色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以及从六个方面说明了白色在日本文学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初探俞任远公元十世纪末到十一世纪初叶.日本平安王朝①中期,曾先后出现了藤原道纲母、清少纳言、赤染卫门、和泉式部、紫式部、菅原孝标女等一大批女作家。她们的代表作品《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更级日记》、《枕草子...  相似文献   

17.
岛崎藤村是近代日本文学的大家。他由诗歌创作走上文坛,他的《嫩菜集》、《一叶舟》、《夏草》和《落梅集》等四本诗集,是他青春生活体验的艺术记录。其中有青春的苦恼,也有人生黎明的欢欣;有爱的向往,也有失恋的忧伤;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劳动场面的刻画。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直接影响而创作的小说《破戒》是日本近代“问题文艺”的力作。具有自传性质的《春》和《家》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土佐日记》是日本假名日记文学的先驱,在日本文学史上,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局面,带来了假名文学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对比意识观照下张扬国风文化这一视点出发,探寻《土佐日记》的主题及历史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中国鲜为人知,其作品却同森鸥外、夏日漱石等日本大文豪的作品一道,被收入日本著名出版社筑摩书房出版的《日本文学全集》。《长春五马路》这部出版于30多年前、在文坛上无甚影响的作品,同其它一些反映东亚地区生活的伤口突然受到青睐,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韩国民谣”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因其具有民族教育的内容,一直受韩国政府的扶持。可见在韩国,“民谣”、“民族”和“国家”之间有很深的连带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谣《阿里郎》为例,通过调查和研究其从俗曲蜕变为民谣的过程和对韩民族及文化一体化的影响,论述了韩国民谣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