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榆林发展历史记载:榆林之名,是从明初开始,明永乐初置榆林庄,成化7年(1417年),距今585年,设榆林卫(相当于县),清代改为榆林县。追其历史,有榆林县才不过500多年。对于榆林县名来历,历史上有二种说法:一说因为城池靠近榆林河,北边有榆林山(此山榆树丛生,茂密成林)而得名;另一种说法由原来的榆林庄(明代以前)之名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省》2008,(3):80-80,F0003
1998年7月,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实施《陕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拉开了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规模化建设的序幕。1999年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榆林经济开发区,作为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核心载体。目前,在优势资源开发的强势带动下,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已形成“两区六园”的战略发展格局,榆林经济开发区就是在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加快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涌现出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背景下榆林、西安、安康气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6—2005年榆林、西安、安康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分析以及标准化距平分析,分析了50年来榆林、西安、安康降水和气温的总体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3个城市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结构以及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和气温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特点.根据周期变化特点对未来的降水及气温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榆林、西安降水总体减少,安康降水增加,榆林、西安未来几年降水在偏多的基础上有减少趋势,安康未来几年仍然偏多;2)榆林、西安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安康气温波动性显著,未来年份均有下降趋势,榆林、西安两地气温的日较差减小,安康气温的日较差增大.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榆林依托富集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能化产品市场持续活跃的历史机遇期,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级。近三年来受国际国内能源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榆林经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升级成为榆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依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成果,分析近年来榆林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2月9日,陕西省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榆林共同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榆林站在了担当国家使命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位置。作为我国能源重镇,榆林已探明8大类48种矿产资源,煤、油、气、盐资源富集,组合配置条件国内外罕见。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贯彻落实省委"追赶超越"新要求和中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补齐榆林科技短板,借助西安科技优势资源,吸引新技术、新成果落户榆林,促进榆林可持续发展。2017年2月24日,陕西省反向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暨榆林市反向科技特派员聘任仪式在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隆重举行。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林黎明,榆林市委常委、榆林市人民政府副书记李春临、榆林市科技局局长谢军出席会议并向榆林首批聘用的三位反向科技特派员颁发聘书。  相似文献   

7.
陕西灰锤属的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9月在陕西榆林县沙漠上及内蒙古草原上分别采到了灰锤属(Tulostoma)新种,命名为榆林灰锤。全部模式标本均贮藏于山西大学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榆林河系疏勒河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北麓野马山,源头最高海拔5100m,平均年径流量5361.5m3。榆林河水库位于安西县境内,榆林河下游,北距县城约60km,南距榆林窟18km,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水库始建于1973年,最大库容730万m3。榆林河水库的修建,为榆林河灌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提高了灌区水土资源利用率,灌区灌溉面积由建库前的1.88万亩,发展至现在的3.7万亩,灌区农业人口达5650人,安置部分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移民,成为安西县安置移民开发区。粮食产量由90年代的每亩307kg提高到98年的417kg,棉花亩产…  相似文献   

9.
<正>1月31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由榆林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科技局、人社局、市科协共同主办的2018年首届"榆林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暨2019年新春茶话会在榆林市委七楼会议室举行。座谈会由市科协主席薛占山主持。  相似文献   

10.
<正>习总书记来陕西时提出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对陕西提出五个扎实推进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三区一高地"发展战略,结合中省对榆林的战略定位,我局提出实施"三新"科技创新工程,支撑榆林"追赶超越"的几点建议。一、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09年8月,科技部等部委批准榆林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市均为实验区,全国罕见。目前,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考核的27项指标我市大都实现,榆林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陕西第二,社会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机构调整步伐加  相似文献   

11.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是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近年来,榆林能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使原本脆弱的水保生态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榆林依法开展水保预防监督与监测预报工作意义重大。1991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决定着榆林未来的走向,李春临市长曾说:"没有创新,榆林这座城市就没有活力,没有前途"。我们当前实施榆林科技创新建设正是要让榆林充满创新的活力,把榆林建设成一座"清爽、清洁、低碳"的创  相似文献   

13.
正一、榆林小杂粮整体情况榆林市小杂粮具有非常悠久的种植历史,小杂粮生产是榆林市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在榆林市至少已有近两千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20世纪50~80年代,榆林小杂粮产量一直占全省产量的80%以上。榆林小杂粮种植种类繁多,现栽培有谷子、糜子、荞麦、黑豆、绿豆、小豆、芸豆、豇豆、扁豆、豌豆、草豌豆、蚕豆、高粱、大麦、  相似文献   

14.
《榆林科技》2010,(1):40-41
改革开放前,榆林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能源勘探,1998年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1998年以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规模推进交通、通讯、电力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前,榆林市小杂粮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8.3%,对榆林农业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以科技为依托,推动榆林小杂粮产业的大发展是榆林农业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榆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榆林经济的出路,只有提高循环经济意识、扶持地方企业发展、信贷支持和调节利益机制才能保障榆林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16日,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榆林依照《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榆阳区人民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完成的"细菌溶解产物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组由榆林二院儿科科主任、主任医师贺兆平,榆林二院儿科主  相似文献   

18.
陈云香 《甘肃科技》2000,16(5):27-27,24
1 水库概况榆林河水库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境内榆林河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建于1973 年灌溉面积2.2 万亩总库容700 万m3 水库主要建筑有粘土心墙石坝输水洞及溢洪道坝顶高程1577m 最大坝高33m 正常高水位1574.9m 设计洪水位1572.45m 校核洪水位1575.40m水库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设计五百年一遇校核2 水库淤减措施2.1 水库运用方式的改变 榆林河水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灌溉用水需要灌溉用水高峰期在5~7 月份此间河流来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必须由水库蓄水来供给而榆林河的汛期在6~9 月份此间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入库水库需泄洪排沙为解决汛期…  相似文献   

19.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榆林市政府、西安科技大学邀请有关政府部门、煤炭院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为榆林能源工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对促进榆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们学习了解榆林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5日,作为农高会榆林展团的重要活动之一,榆林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签约仪式在杨凌举行。副市长马秀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分别代表双方签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榆林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