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非织造学"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非织造学"课程建设是培养非织造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中原工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色,针对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非织造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等方面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认证标准是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石,各国在制定专业认证标准时会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了保障认证标准的科学性及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提高工程人才输出的多元性,应用型大学应从价值导向回归社会服务、强化工程实践与创新、注重课程评价和课程质量、专业标准对齐区域产业需求等方面出发,制定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新标准。同时,高校自我评估应主要基于办学目标、方向和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专业教育工程认证的背景下,涉及到的相关科目的教学急需改革以适应工程认证的标准和要求。本文针对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和数字逻辑电路等三门课程构成的电子技术课程群的理论教学进行改革。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出发,对电子技术课程群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入手,对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适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技术课程群的理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 为在 Oracle 数据库课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 OBE 的关系和内涵 提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 OBE 理念的教学方法 具体为:采用改进的对分课堂 促进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 充分利用教学平台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动态微调教学内容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具有持续改进功能的闭环评价体系 采取多元化考核 合理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并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中进行了 实践 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促进人才培养进一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探讨如何以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能力逐步符合认证要求。今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例,阐述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其在当前存在的不足;并且结合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理解,讨论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还论述了将考核结果辐射到其他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为此,该文将CDIO模式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融入教学设计,探究教学设计的逻辑和内核。基于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构建了教学设计结构模型。该模型以专业认证标准为逻辑起点,包含前端教学要素分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这3个逻辑模块;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背景框架设计课程内容。最后以工业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为对象,对模型的实践进行了详细解析。该研究可以为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单片机实验课程存在的各种问题,该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制定了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计了新的基于工程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采用了多种新颖的实验教学方法。为了体现工程教育认证下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针对该课程也制定了新的考核标准及评分依据。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其他实践类课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进入了稳步推进阶段。本文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切入点,分析了该专业的建设现状、专业认证历程以及继续扩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选择等,为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工程认证专业的建设水平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我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文研究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控制问题的能力,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中引入Matlab仿真软件,不仅可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直观的图像显示功能进行复杂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如何建设符合OBE(目标导向)理念的专业方向课程关乎到认证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该文以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课改革过程为例,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并基于OBE理念建设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改革过程。该文介绍了该门课程的改革流程,其中涵盖了课程改革原则、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及评价方式的改革,这些可以为其他高校的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专业认证理念为核心,以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对接认证标准的化工制药类专业个性化教育实践教学。设置具有工程实践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模块,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进一步推进高校工程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立足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以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为例,从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课程以及拓展教学资源3个层面出发,对地方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在适应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进行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地方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大纲修订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专业认证标准从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及达成度评价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提出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课程目标和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大纲的修订及达成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三级专业认证背景下,依据新修订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安徽建筑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完整的评价过程和判定专业三级认证等级的方法,这对于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以人为本"为评价理念,"能力导向"为指导思想,"工程专业执业"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制定。该文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实例,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混合教学方式进行研究,讨论如何制定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实施细则,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适应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落实以生为本原则,积极探索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专业课程的高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用专业认证的标准进行高校教学改革与调整势在必行。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针对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反向设计的基本理念,对课堂教学从教学衔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四方面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型改革措施,从而初步明确工程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作为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培养目标,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电子元件的特性测试、基本单元电路的仿真与实验、综合电路的设计及工程应用等四个层次,渐进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基于四层次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演化课程内容,将实验延伸到实验室外,最终再将课程的教学活动汇聚于实验室。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丰富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内涵,达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保障高等教育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需求,并达成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针对昆明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创新实践”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首先,依据专业毕业要求明确课程目标,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文献调研、材料撰写、课堂报告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其次,建立了包括小组互评、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的多元主体课程考核机制;最后,通过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进一步进行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研究表明,该课程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导向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要求,对照认证指标体系,通过广泛调研,结合笔者学校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和完善符合认证要求与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进入汽车行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并为车辆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以光电信息专业实验课程改革为载体,对专业课程的实验进行了外延性和内拓性的研究。改革的目标是将传统的单一目标实验充实为相关的理论计算分析为基础,相关专业课程为手段,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实验课程。以光电测速实验为例,介绍了实验改革的方法,通过器件的选取,参数计算,实验方案比较及方案的实施,完成了预期的实验改革。研究内容有望可以很好地满足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