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秦皇岛市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参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中的诊断层、诊断特性及检索顺序,本文初步探讨了秦皇岛市土壤类型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对土壤系统分类与土壤发生分类的亚类级别进行了参比,并总结了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贵州黔灵山土壤系统分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贵州省是我国喀斯特分布的集中区域 ,因其环境脆弱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环境。选取了贵州省中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黔灵山进行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论述了黔灵山成土环境 ,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应用到喀斯特环境中 ,划分了 3个诊断层和 5个诊断特性 ,并在此基础上分出了 7个亚类 ,归纳总结了土壤类型空间分布规律与发生条件的关系 ,为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制作土壤系统分类图和进行土壤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广西涠洲岛和斜阳岛沉凝灰岩母质发育自然土壤和旱地土壤的基本属性,参考《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进行分类,分布于涠洲岛火山口附近的土壤属于薄层土土类,其它土壤属于湿润铁硅铝土亚纲的棕红壤;斜阳岛上的土壤为火山灰土。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漳浦的低丘台地平原区为研究区,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确定了18个典型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土壤高层分类单元进行分类.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系划分的技术规范,确定了土系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并对样区土壤进行土系划分.同时还对土壤的发生学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FAO1988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与中国1978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发展简史,分析比较了FAO1988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与中国1978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差异与联系,最后通过指标对照和转换,选择关键特性作为两个土壤分类系统衔接转换的依据,将江西省土壤土属级分别转换对应到FAO1988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的土壤单元或亚单元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FAO1988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与中国1978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发展简史,分析比较了FAO1988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与中国1978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差异与联系,最后通过指标对照和转换,选择关键特性作为两个土壤分类系统衔接转换的依据,将江西省土壤土属级分别转换对应到FAO1988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的土壤单元或亚单元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32个土壤剖面,按照传统的地理发生学分类和新兴的诊断学体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进行对比,通过分析确定了该区土壤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同时对某些诊断指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述海积土形成、分布,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分析以前海积土分类中存在问题。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中的分类指标,建议在初育土纲、土质初育土亚纲中增设海积土土类,然后根据土壤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的不同而划分为四个亚类。  相似文献   

9.
论述海积土形成、分布,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分析以前海积土分类中存在问题。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中的分类指标,建议在初育土纲、土质初育土亚纲中增设海积土土类,然后根据土壤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的不同而划分为四个亚类。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涂土壤的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并参照国内外土壤的最新分类成果,拟出海涂土壤的系列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利用这些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我国海涂土壤进行了定量化系统分类尝试。  相似文献   

11.
福建赤红壤诊断定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福建7个典型赤红壤剖面,按诊断定量分类制确定其分类位置。结果表明:福建典型赤红壤具有淡色表层、淀积粘化层等诊断层和湿润水分状况、高热土温状况等诊断特性。供试剖面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制中分别相当于正常氧化的强发育腐殖质老成土、淡色始成的弱发育湿润老成土、典型强发育湿润老成土、氧化暗红色湿润淋溶土和老成的弱发育湿润淋溶土;在联合国分类制中则相当于铁质强淋溶土和铁质淋溶土。此外,对土壤发生学分类与诊断学分类之间的参比关系以及土壤分类的定量指标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省东北部低山区的森林土壤,按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应归入红壤和黄壤;但是,实际上坡地中部以上的黄棕色土壤与上述红壤或黄壤的概念不符。以赣东北与南京近郊低山区几个土壤剖面的数据作出极小生成树图,可见赣东北低山坡地下部的红色土壤与中部以上的黄棕色土壤,是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类。后者在性质上与南京低山坡地下部的、具有埋藏红层的土壤剖面接近,但二者成因不同。南京近郊低山坡地的土壤组合,自上而下为薄层土(性质近似于山东棕壤)和黄棕壤(老红土上发育的);而赣东北低山坡地的土壤组合,自上而下为黄棕壤(近代发育的黄棕色土壤)和红壤(古风化壳上发育的)。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天门垭山地棕壤的古红壤残遗特征,本区曾经历多次新构造隆升运动。土壤微形态研究证明了神农架3000m以上顶峰确实存在着灰土类型。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站中杉木林、火炬松林和天然次生栓皮栎林三个径流场林地土壤的母质来源、基本性状和分类意见。三处剖面均为土状沉积物形成的母质,根据相关地质资料以及土壤矿物颗粒分析和矿质化学分析后确认,其母质均为下蜀组(Q3x) 黄土状沉积物。三个土壤剖面均有一定的漂洗和淀积粘化现象,但都不足以定义成漂白层或粘盘层。栎林中凋落物分解状况和土壤腐殖化过程良好,土壤养分浓度( 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均高于火炬松林和杉木林;淋溶作用明显、交换性盐基离子较少、而交换性酸较高。火炬松林和杉木林中凋落呈未分解或轻度分解的特征,粗腐殖化特征明显,而淋溶稍弱、交换性盐基离子较高、交换性酸较低。同时,根据现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类系统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对三处林地的土壤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5.
贡嘎山东坡森林土壤类型发生学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贡嘎山东坡森林土壤形成的条件及森林土壤的基本属性,并着重阐述了山原型红壤和山地灰化土的发生学基本特征,且森林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垂直带谱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16.
<正>前人和我们的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与其他成土因素或条件一样,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也有重大影响。由于升降运动所引起的剥蚀和沉积作用,是产生这种影响的根源。成土因素中的地形、母质和时间三者都受新构造运动的控制。在低山区,新构造运动是制约古气候残存影响以及近代气候作用强度的重要条件,它与母岩性质及其他成土因素或条件一起,可以造成一定的土壤组合模式。这些可能包括不同土类的组合方式,往往不是简单化的土壤地带性概念所能解释的。 我们根据地质文献和当地土壤调查资料,尝试论述江苏省低山区的土壤组合方式,说明宁镇宜溧间歇构造抬升区的主要土壤组合模式是薄层土—石质土—老红土—黄刚土;而连云港长期构造抬升区的主要土壤组合模式是山地草甸土或腐植质老红土一薄层土或石质土—黄棕壤或老红土。 我们认为,对于山林地区的土壤分类而言,按照土壤性状本身进行分类,并以土壤组合作为中小比例尺制图单位,是较为合理的。为此,除注意一般成土因素和条件外,应特别注意第四纪地质条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变迁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对红壤、黄棕壤及淋溶黑钙土等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分布模式及其赋存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类土壤中,稀土总量的分布顺序为黄棕壤>淋溶黑钙土>红壤。黄棕壤及淋溶黑钙土中稀土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铕亏损型,红壤为轻稀土富集、铈亏损型,均与它们相应的母岩一致,三种土壤中均以稳定的残渣态为主,并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中稀土残渣态所占比例低于两端的轻、重稀土,稀土非稳定态中所含六种形态百分含量相比较,风化较彻底的红壤中所含水溶态、可交换态及铁锰氧化物态所占比例高于黄棕壤及淋溶黑钙土,而含有机质较多的淋溶黑钙土中所含紧结有机态明显高于红壤及黄棕壤,可能由土壤中所含有机物活性组分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8.
秦王老山地处广西西部,主峰海拔2062m,相对高差约1600m,是广西第四高峰。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的自然森林,植被生长茂盛,土壤矿物风化强烈。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基带土壤为红壤,自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漂白黄壤。土壤质地多为壤土至粘壤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淀积作用强烈,全剖面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盐基高度不饱和,阳离子代换量低,但表土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且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多,故自然肥力高,森林茂密,是广西重要的水源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