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6—二硝基甲苯对鲤鱼的毒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测定了2,6-二硝基甲苯(2,6-DNT)对鲤鱼的急性和亚致死毒性.亚致死试验经180mg/L、360mg/L、540mg/L、720mg/L、990mg/L2,6-DNT暴露21d.在15℃~19℃下,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值分别为2548mg/L、2296mg/L、2012mg/L、1900mg/L.亚致死试验中,根据2,6-DNT对鲤鱼生长和肝、肾、鳃ATPase活力的影响,求得2,6-DNT的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180~360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斑马鱼研究铅和铬共存的联合毒性.二价铅对斑马鱼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1,155,146mg/L,六价铬对斑马鱼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2,67,50mg/L,在浓度1∶1的情况下,铅和铬共存对斑马鱼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5,29,26mg/L,根据Marking的指数法求得24,48,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89,0.61,0.43,皆大于零,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稀土元素镧(Ⅲ)与铈(Ⅲ)对盐卤虫的急性致毒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与铈对盐卤虫(Artemiasaline)的急性致毒效应。盐卤虫在硝酸镧溶液中暴露12、24、48、72、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8978、8141、6912、6714、6647mg·L-1,在硝酸铈溶液中暴露12、24、48、72、96h的中间忍受限分别为9075、9011、6400、4500、4000mg·L-1。稀土元素镧、铈对盐卤虫属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4.
运用正交设计及联合毒性的相关设计和检验方法,研究了盐度和碱度对大银鱼存活的影响。盐度对大银鱼的24h、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0、13.9,碱度对大银鱼的24h、48h的LC50分别为46.0、31.3mN;盐度和碱度的交互作用(联合毒性)方差检验表现为差异显著,为协同作用;Marking相加指数AI为0.75,也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正交设计及联合毒性的相关设计和检验方法,研究了盐度和碱度对大银鱼存活的影响。盐度对大银鱼的24h,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0,13.9‰,碱度对大银鱼的24h,48h的LC50分别为46.0,31.3mN盐度和碱度交互作用(联合毒性),方差检验表现为差异显著,为协同作用;Marking相加指数AI为0.75(〉0),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硝唑在唾液浓度和血浆浓度的相关性。方法:8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交叉口服2 g 的替硝唑胶囊和片剂,用 H P L C 法测定其在血浆中浓度经时过程及相应时间点的唾液中浓度。结果:替硝唑胶囊的血浆及唾液中的t1/2ka 分别为(047 ±024) 、(063 ±038)h ,t1/2ke 分别为(1371 ±152) 、(1378 ±337)h , ρmax 分别为(5207 ±911) 、(4810 ±801) μg/m L, A U C 分别为(1 09298 ±11183) 、(1 01128 ±11520)μg·h/m L;替硝唑片剂的血浆及唾液中的t1/2ka 分别为(086±067) 、(078 ±052)h ,t1/2ke 分别为(1419 ±195) 、(1300 ±207)h ,ρmax 分别为(5107 ±1032) 、(4909 ±927)μg/m L, A U C 分别为(1 12300 ±12825) 、(1 04415 ±17954)μg·h/m L。结论:替硝唑在唾液和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似,均无显著性差异,替硝唑唾液与血浆浓度呈显著正相  相似文献   

7.
运用正交设计及联合毒性的相关设计和检验方法,研究了盐度和碱度对大银鱼存活的影响。结果;盐度对大银鱼24h,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0‰和13.9‰,碱度对大银鱼24h,48h的LC50分别为46.0mBN,31.3mN;盐度和碱度的交互作用,经方差检验差异显著,表现的协同作用;Marking相加指数AI为0.75,也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精油对朱砂叶螨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用26种植物精油在5mg/L浓度下熏杀朱砂叶螨24h,死亡率为100%的有10种精油,死亡率在50%~99%之间的有8种,死亡率低于50%的有8种;冬青油、香茅油、薄荷油对朱砂叶螨的毒力LC50值分别为02894,03668,03479mg/L;冬青油与香茅油合用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毒性比率为128~143.结果表明,植物精油对朱砂叶螨有强烈的熏杀毒力.  相似文献   

9.
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经“PKBP-N1”药动学程序计算表明,湘江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与金晓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的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42±019)和(049±028)h;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48±084)和(126±045)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45±037)和(160±078)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6188±1551)和(6151±1034)μg/mL;AUC0-∞分别为(21291±4716)和(19985±2491)μg·h/mL,以湘江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为参比测得金晓制药厂生产的吉非罗齐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0939。经双单侧t检验法统计分析,表明两制剂间AUC无显著差异,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LAS和5种洗衣粉对水蚤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刺裸腹蚤对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5种洗衣粉的毒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物质能够抑制多刺裸腹蚤的运动,并且造成蚤类的大量死亡。48h所测得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LAS为7.1mg/g;白猫、碧浪、汰渍、奥妙、芳草等的LC50值分别为66mg/g,51mg/g,35.5mg/g,42mg/g,55mg/g。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重金属离子铜、锌对汤匙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铜、锌离子对汤匙华哲水蚤24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81、3.221 mg/L;48h LC50分别为0.383、1.573 mg/L;72h LC50分别为0.315、0.471 mg/L.铜、锌联合毒性致毒特征表明:高强度的锌离子对铜离子有拮抗作用,高强度的铜离子对锌离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个盐度梯度(5,10,15,20,25)条件下分别设置不同氨氮浓度进行氨氮对斑节对虾(P.monodon)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斑节对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盐度为25条件下,24h、48h、72h、96h的LC。。分别为69.3mg/L、58.0mg/L、47.6mg/L和44.3mg/L;盐度为20条件下,分别为56.2mg/L、48.5mg/L、37.6mg/L和32.6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9.6mg/L、30.5mg/L、26.2mg/L和21.6mg/L;盐度为10条件下,分别为29.9mg/L、27.8mg/L、22.1mg/L和20.7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9.5rag/L、14.3mg/L、13.9mg/L和12.5mg/L。而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氨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4mg/L、3.2mg/L、2.2mg/L、2.1mg/L和1.3mg/L。这说明盐度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氨氮的安全浓度越小。  相似文献   

13.
锌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超 《孝感学院学报》2008,(Z1):113-115
以鲫鱼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以致死率为指标研究了重金属锌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所得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为40.631 mg/L,39.234 mg/L,38.449 mg/L,37.40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3.7406 mg/L。试验结果表明:鲫鱼对重金属锌的耐受性较高。锌对鲫鱼为低毒物质,其安全浓度远高于标准。LC50与时间的关系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LC50逐渐变小。同时,还表明锌的致毒过程较快,鲫鱼在48h内即出现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4.
在静水条件下,研究了Zn2+、Mn7+两种重金属离子对刺参幼参行为及其存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结果表明:Zn2+、Mn7+单独处理时,幼参在Zn2+浓度低于0.4 mg/L或Mn7+浓度低于0.5 mg/L条件下暴露96 h后死亡率均为0.0%,表明在此对应浓度范围内两种金属离子均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幼参死亡率明显升高,其附壁率呈降低趋势。Zn2+对幼参的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9.70、1.35、0.82 mg/L,安全浓度(SC)为0.14 mg/L;Mn7+对幼参的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1.61、4.24、3.13 mg/L,SC为3.16 mg/L。因此,Zn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Mn7+。随着水体中Zn2+与Mn7+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累积速率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富集系数呈降低趋势,Zn2+的富集作用强于Mn7+。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月龄的日本青鳉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止生物测试法,比较研究V(Ⅴ)对日本青鳉成鱼和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V(Ⅴ)对日本青鳉成鱼的72 h和96 h LC50分别为4.91 mg/L和2.73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273 mg/L,钒对幼鱼的72 h和96 h LC50分别为0.85 mg/L和0.43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42 7 mg/L.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急性标准可得钒对日本青鳉有中至高等毒性,幼鱼对钒的毒性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运用毒理学实验方法,研究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对发头裸腹溞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显示:双酚A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4.129、11.094、9.116、6.815 mg/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3.460、15.065、4.272、0.865 mg/L.BPA和DMP对发头裸腹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82 mg/L和0.087 mg/L,其死亡率和上述两种雌激素质量浓度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半数致死浓度逐渐降低,发头裸腹溞对DMP的敏感性高于BPA.根据化学物质对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分别为中毒和高毒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套实验鱼的质量控制实验,将两组不同健康状况实验鱼暴露于同一化学污染压力下,比较两者不同的压力响应,同时对现行的实验用鱼质量控制要求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采用OECD 203鱼类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以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实验鱼质量控制实验的参比样品,分别将健康斑马鱼(HZ)和生病斑马鱼(SZ)暴露于不同浓度灭多威(Methomyl)的水溶液中96 h。记录24 h4、8 h7、2 h和96 h的死亡率。确定96 h鱼类死亡50%的受试物浓度,半数致死浓度用96 h-LC50表示。结论在96 h的实验周期中,健康斑马鱼的K2Cr2O724h-LC50为323.38 mg/L,Methomyl 96 h-LC50为4.91 mg/L;病鱼K2Cr2O724 h-LC50为302.55 mg/L,Methomyl 96 h-LC50为3.04 mg/L。说明两种斑马鱼虽然都符合K2Cr2O724 h-LC50在200~400 mg/L之间的实验用鱼质控要求,但两种健康状态的鱼对于同一化学污染压力下的96 h-LC50却有较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甲基杀虫脒盐酸盐农药在杀灭水稻螟虫上取得了较好效果,而在生产和使用上,该农药可污染水源而危害水生动物。因此,探讨它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是环境保护监测上的重要依据。选择金鱼进行毒性试验,其结果:TLM_(24)为61.49毫克/升TLM_(48)为51.90毫克/升,TLM_(72)为47.93毫克/升,TLM_(96)为45.64毫克/升。按大多数学者公认以96小时期限来评价对鱼类毒性,因而 LC50为45.64毫克/升,绝对致死量为75.05毫克/升。在回避试验中,当水中甲基杀虫脒盐酸盐浓度达12.3毫克/升时,回避率达90.70%。对水生动物的安全系数,一般采用1/10或1/100 TLM_(96),从而甲基杀虫脒盐酸盐的安全浓度在4.564或0.4564毫克/升。本次实验结果,1/30TLM96值(109毫克/升),能达到无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