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战文书拟制是C3 I系统中的重要工作 ,目前在C3 I系统中作战文书的拟制普遍采用“模板”式的生成 ,它明显具有过于僵化、应用范围窄、适应性差、信息易丢失等缺点。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就是模仿人自动产生一段文本 ,它是人工智能 (AI)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一个领域 ,利用该技术实现作战文书“智能”式的生成 ,是文书生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作战仿真面临的技术挑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战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目前其相应的仿真技术还远远不能满足它的军事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作战仿真对象系统本身的复杂性 ,进而从军事需求的角度阐述了当前作战仿真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未来作战仿真面临的技术挑战 ,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作战样式——虚拟战登上了战争舞台。虚拟战是以综合实力为依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化装备进行交战的作战样式。虚拟现实技术既可以虚拟战争环境,推演战争进程,预测战争结果;也可以用来训练军队,试验新装备,检验战法和作战方案;还可以用于信息欺骗,甚至可以遏止对手的战争意图,达成国家战略目标。虚拟战源自虚拟的世界,与传统战争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科技凝聚。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项综合技术,可是说它是20世纪大部分高精尖科技的集中体现。它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作战仿真技术远不能满足军事需求的问题 ,提出了“联邦式作战仿真”的概念和方法 ,给出了联邦式作战仿真的三级抽象开发策略、技术框架 ,分析了运用该技术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组网雷达作战效能模糊综合评定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现代战争向网络中心战转变,雷达组网作战是防空武器系统发展趋势,其作战效能分析可为防空雷达组网提供辅助决策。为了评估组网雷达作战效能,结合雷达组网的因素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提出了组网雷达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三级模糊评判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提出了组网雷达作战效能的量化评判方法。并对某重点区域防空两种雷达组网方案作战效能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组网雷达作战效能模糊评判模型具有实用性,其评估结果可为防空雷达组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作战平台高集成度建设、多功能整合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 相控阵雷达的探通一体化技术成为了当下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本文聚焦于探通一体相控阵雷达的工程实现, 采用了一种“时分复用为主, 频分复用和空分复用为辅”的优化机制, 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双时间指针的探通同时多任务资源调度算法, 完成了探通一体工作的发射-接收(transmit/receive, T/R)模块前端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工程设计能满足探通一体工作的要求, 为数字相控阵雷达探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工程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简讯     
美国防部副部长Richard D.DeLauer指出,国防部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工作,研究何时和怎样采用新兴技术,也没有人负责考虑“十年后我们会怎么样”。“我们只是作推断”,然后确定要研制5—8部不同的雷达以及研究实现战斗管理的各种方法。 在一次防御研讨会上,DeLauer说,国防部现在已经能够把一系列信息效能融合到  相似文献   

8.
美国空军和海军于1983年初开始联合研制一种从空中发射、具有昼夜巡航能力的反辐射导弹,命名为“默虹”,代号为AGM—136。研制该导弹的主承包商是诺思罗普公司,其次是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和雷锡恩公司等,分别承担导引头和制导系统的研制任务。 “默虹”反辐射导弹具有一对前翼,尾部有折迭式发动机吊架,它利用喷气发动机推进,可长时间地巡航在空中,实际上是一架小型无人机,射程达数百公里,能独立完成探测、摧毁敌方地面和空中的电磁辐射设备。“默虹”一进入目标区域,就进行巡航,一旦探测到雷达信号,便立即攻击。在攻击过程中,若敌方雷达关机,该导弹便爬高,并在对方雷达阵地上空巡航,等待时机,再次攻击。“默虹”的技术特点是:装有宽波段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隐形建筑英国首栋不会被雷达探测到的“隐形建筑”已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建成。这栋属于英国航空公司的建筑叫“康巴斯(定向)中心”,它使用的是最初为军用飞机反射敌方雷达而研究的技术。这栋建筑由建筑师尼古拉斯·格里姆肖设计,打算用它来消除民航管理局的顾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智能体的坦克分队作战仿真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孙成松  花传杰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2):2757-2760
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系统开发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活动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战场情况也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可再现性。基于目前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的发展现状,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最新成果---Multi-Agent技术,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坦克分队作战复杂系统分析与设计仿真模型,论述了该方法的巧妙机制;并根据Multi-Agent的特点,介绍了运用Swarm建模和开发工具对Multi—Agent的坦克分队作战仿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适应未来电子战的抗干扰作战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外机载电子对抗技术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适应未来电子战作战需要的“电磁沉默”抗干扰作战模式,以及提高抗干扰性能的一些技术途径,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抗干扰领域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对武器的引导是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这是由威胁估计、武器分配、目标指示和武器状态监视等组成的。本文讨论水面舰艇指控系统对空中目标的威胁估计和武器分配问题。水面舰艇的主要空中威胁是飞航导弹,故本文讨论的空中目标是以导弹为背景的,但所推导的公式及运算方法对飞机也可适用。 2.舰艇是利用警戒雷达、敌我识别器、通讯和数据链等设备获得空中目标信息的。对空中目标的威胁估计是以这些信息为基础的。但是,依靠现有舰载探测设备的信息还不能对空中目标的进攻能力和进攻意图等进行估计,需要依靠作战指挥人员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3.
主动雷达导引头接收信号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导引头是主动寻式战术导弹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对目标进行探测,并引导导弹飞向目标,对导弹的作战性能有重大影响。主动雷达导引头大多采用脉冲多普勒单脉冲体制,因此研究该类型雷达导引头的建模和仿真有重要意义。经典的对雷达导引头的仿真主要是对制导控制系统的仿真,对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则没有涉及。从各种干扰条件下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仿真与评估问题出发,采用相干视频信号仿真方法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进行了建模与动态仿真研究,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最后给出了典型战情下的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星球大战”计划推动了美国所有防御技术的发展。目前,LTV宇航与防御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正在从事几项新防御技术的研究,现将其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小型雷达寻的拦截技术(SRHIT)计划此计划是由陆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司令部经管的,其目的是要研制一种从地面发射的单级高速导弹,用来拦截处于飞行末段的来袭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一)什么是雷达系统模拟? 雷达系统模拟是现代数字模拟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雷达系统模拟就是用计算机软件来建立雷达系统的模型,然后在数字计算机上复现雷达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这里所指的“复现雷达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有三个含义:(1)模拟的对象(即模拟的目的系统)是雷达系统,它包括雷达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糊熵方法,对传统的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减少指标在融合过程中的融合权重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对评估指标进行数据融合,建立评估准确性较高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算例验证分析,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可实现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目的,提高作战效能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17.
雷达组网计划是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陆军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工作,目的在于通过对分散的战场雷达进行自动化和自适应组网的方法,为陆军改进战场警戒、目标截获和作战指挥能力。 1980年9月至1981年1月,在俄克拉荷马州锡尔堡(Fort Sill)地区对雷达网系统进行了试验表演,以显示雷达组网的优点。本文介绍该雷达网系统,并给出一些主要的演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介了“爱国者”雷达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了对付它的反辐射导弹的主要性能,研究了被动雷达导引头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雷达侦察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在分布交互式作战仿真中实现对雷达侦察的仿真日渐成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仿真中重要的一部分。介绍了一种以我军某装甲侦察车为仿真对象的、用纯软件方法实现的基于HLA/RTI的雷达侦察功能仿真平台。系统由管理与控制、战场观察、目标模拟、雷达模拟、数据处理等构成,各部分分别作为仿真节点,通过RTI构成一个分布式的仿真体系结构,可实现雷达在VR战场环境中对目标的搜索、跟踪和识别。需要时,系统可作为一个仿真节点,加入到一个更大的仿真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视觉的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磊  陈宗基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7):1815-1819
论述了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并设计和建立了“基于视觉的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实时仿真验证平台”。该仿真平台可以对所提及的多项关键技术进行验证。特别的,系统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相关硬件使系统形成闭环,可以在数字仿真的环境下,实时验证视觉信号反馈对无人作战飞机自主着陆的影响。基于组件对象模型技术构建的仿真平台具有可重用性好、易于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