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翼形堰和驼峰堰水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可能作河岸明流溢洪道控制堰的翼形堰和驼峰堰进行了二维流场的数学模型研究,求得了各堰型的流量系数和堰面动力压强;定量给出了各堰型特别是翼形堰的泄流能力变化规律和压强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际工程,对某顶部设置橡胶坝的复合型溢流堰进行了体型优化及过流能力两个方面的试验研究。模型试验表明:原设计方案的堰面存在大面积负压,不利于大坝安全运行,需要对复合堰的体型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该复合堰由于堰顶设置了平台及橡胶坝袋的影响,其过流能力略低于一般实用堰。经多组修改方案试验比较,最终采用堰顶平台设凹槽、平台下游为幂曲线的复合型剖面。修改后的堰型有效减少了堰面负压区面积,改善了流态,并获得相对较高的流量系数。通过试验给出的复合型实用堰剖面形式及流量系数值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机翼形堰水力特性的势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前言河岸明流溢洪道或表孔泄洪隧洞的控制堰往往上游相对堰高很小而下游相对堰高很大.对适用这种情况的堰型研究尚不多.注意到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机翼形堰有其明显的体型特色,本文对这一新堰型4种剖面的二维流场进行了势流模型研究,用有限元法解出了泄流能力和堰面压强分布.研究表明这种堰可能是明流河岸泄水建筑物控制堰的一种较优堰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溢流堰曲线堰面混凝土施工中几种模板方案的综合比较,多儿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溢流堰采用小模板翻升的施工方案,较好地完成了堰面施工,既节省了材料,又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较好地保证了堰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行检定规程对超声明渠堰槽流量计的影响因素不具体及相关的明渠堰槽流量计的技术管理不细化不具体现象,该文从超声明渠堰槽流量计的原理及公式分析了该流量计的影响因素,然后归纳了明渠堰槽流量计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方面,接着从流量计及人员管理方面提出推进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从而细化明渠堰槽流量计的管理,为明渠堰槽流量计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乙型驼峰堰流量系数及淹没系数的试验研究孙小鹏,水文,1993年第2期笔者对乙型驼峰堰流量系数与堰顶水头的关系、淹没系数与淹没度的关系、淹没流态的判别,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1.乙型驼峰堰自由溢流时流量系数受堰顶水头影响,随堰顶水头的增加而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平底侧收缩堰作为灌溉渠中的新型量水堰,以代替通用的薄壁堰,并对这种堰的水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初步的试验研究。这种堰的特点是构造简单,水位落差小,可在多沙渠槽中应用,而不会在堰前产生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8.
堰塞体的溃决洪水会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的威胁,快速、准确地预测溃口峰值流量,对科学评估堰塞体溃决致灾后果和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基于堰塞体溃决案例调查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预测堰塞体溃口峰值流量的参数模型,但已有的模型均未考虑堰塞体颗粒组成对溃口峰值流量的影响.基于国内外86座堰塞体案例的颗粒级配曲线,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堰塞体(土质型、混合型、块石型)的颗粒组分特性,并提出了堰塞体类型的定量划分指标.基于国内外已开展的模型试验结果及具有实测数据的堰塞体溃决案例,通过分析不同堰塞体类型、堰塞体形态、堰塞湖体积与溃口峰值流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堰塞体高度、宽度、溃决时的堰塞湖体积以及自定义的考虑颗粒组成的冲蚀因子等4个参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堰塞体溃口峰值流量的快速预测模型.选取近年来发生的5座堰塞体溃决案例,对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国内外已有的典型参数模型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模型计算溃口峰值流量的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与其他模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迷宫堰泄流能力及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迷宫堰的水力特性,并对影响其泄流能力的诸多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通过量纲分析法,给出了迷宫堰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与一些实际工程资料进行了验证。实际工程提供的资料与公式计算结果十分接近,说明本文提供的迷宫堰流量系数计算公式是可靠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为迷宫堰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堰塞坝溃坝是一种遍及世界的地质灾害事件,堰塞坝溃坝研究的目的是减少堰塞坝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交通道路和生态环境的威胁。目前对堰塞坝溃坝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溃坝模式、溃坝模型、溃坝过程、溃坝机理和溃坝洪水等5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中外有关堰塞坝溃坝问题的发展历程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堰塞坝溃坝模式、溃坝模型、溃坝过程、溃坝机理和溃坝洪水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提出了堰塞坝溃坝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将目前的溃坝模型分类,每一类别的模型要确定它所适用的堰塞坝类型,并对模型进行修正,以得到更加精确、可靠的溃坝模型;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得到堰塞坝外部几何形态和内部物质组成结构的方法,为溃坝模型提供合理的参数;开展大尺度或原型堰塞坝溃决试验;构建一种可以精确预测堰塞坝溃坝问题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设有侧堰的非自动调节动力渠道中,为确定压力前池墙顶与各段渠顶高程,必须推求当电站机组突然丢弃负荷时渠道(包括侧堰段)最大涌波高度及侧堰段泄流量之变化。 德国J·Frank曾对呈均匀流态之渠道侧堰段(原不泄水)的涌波进行过研究,认为该段涌波沿侧堰衰减。但J·Frank未论及当侧堰段呈非均匀流态壅水曲线(原已泄水)的情况。本文着重研究在设有侧堰的非自动调节渠道中,洪水期电站机组突然丢弃负荷时侧堰段涌波变化规律。在分析J·Frank及华东水电勘测设计院公式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论证,提出了波高计算式(10)。一方面得出洪水期非均匀流时,侧堰段最大涌波位置与Q0/QC′比值有关,侧堰泄流量随堰顶涌波之起伏而交替增减,其时均流量Q大于恒定流时的侧堰泄流量Q0而小于全丢负荷、水位稳定后的侧堰泄流量Q0′的结论;另一方面对侧堰段呈均匀流的情况得出与J·Frank相同的结论。 此外,通过研究发现,按苏联M.Д.чертоycoв介绍之方法推求电站机组突然全丢负荷时渠道中的最高水位,结果是数值偏高。初步认为,这是由于该法假定降波与涌波均按同一直线规律变化,因而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所致,但认为该法作为初步估算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人工土石坝,天然形成的滑坡堰塞坝缺少加固、防渗及泄洪等工程措施来稳定堰塞湖水位,坝体结构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发生的溃决现象具有突发性强、几率高、危险性大、排险处理紧迫的特点,亟需深入系统的研究.作者结合国内外堰塞坝形成及其溃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滑坡堰塞坝与人工土石坝的溃决特性、滑坡堰塞坝的溃决模式及寿命特征,以及滑坡堰塞坝溃决特性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原型观测及大比尺现场试验研究、梯级滑坡堰塞坝溃决特性试验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关于堰塞坝溃决机理、堰塞湖处置、溃决模式、原型及模型试验比尺效应、溃决过程原型监测预警等方面建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标定的三角形薄壁堰作为测流控制条件,对矩形薄壁堰、WES实用堰、圆角宽顶堰和直角宽顶堰进行了测流试验,分别采用相应的堰流公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堰型堰流公式计算值各有差异,同一堰型采用不同经验公式求得的流量亦有所差别;将不同经验公式得出的流量和标准流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偏离程度,据此初步得出了不同堰型流量计算的推荐公式。  相似文献   

14.
实用堰顶闸门开度与流量变化关系曲线的绘制在水力枢纽的设计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 在一般的水力学教科书中封这个问题讨论得很少,且视粗略。作者根据自己在课程设计中的 体会 ,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钻研,推导了一个有足够精确度的计算实用堰顶孔口 流的公式, 并对其它近似公式提出了意见。 此外作者还进行了水力学实验,对於实用堰顶孔口 流如何过渡到堰顶自由泄流的问题 作了理论上的解释,确定了过渡段,并对绘制实用堰顶闸门开度与流量变化关系曲线的方法 提供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5.
堰塞坝是由地震、降雨等因素诱发的自然灾害而形成的一种坝体结构,其溃坝风险和溃坝后果严重性远高于人工土石坝.为综合评估堰塞坝病险情风险等级,选取堰塞湖规模、堰塞体物质组成、堰塞体高度、集雨面积、降雨量等5个自然属性指标和人口密度、心理恐慌度、经济密度等3个社会属性指标作为堰塞坝病险情评价体系,结合专家意见与实际数据库,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通过组合赋权进行权重校正.对唐家山堰塞坝、红石岩堰塞坝、白格堰塞坝进行风险等级确定,突出了组合赋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上游边坡系数对折线型实用堰流量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地分析无侧收缩折线型实用堰(简称折线堰)上游边坡系数对自由堰流流量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VOF(volume of fluid method)方法和RNG k-ε紊流模型对下游边坡直立、上游边坡系数依次为0、0.3、0.5、0.8、1.0、1.5和2.0的7个折线堰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堰顶总水头的增加,水面线曲率减小,流量系数增大,同时上游边坡系数对流量系数的影响逐渐减小。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含有上游边坡系数的折线堰流量系数计算公式,该公式在堰顶总水头一定时,流量系数随着上游边坡系数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7.
两流中间包流场的物理模拟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坝、堰的结构和安装位置对55 t两流板坯连铸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结合RTD曲线计算出的平均停留时间,确定了优化的中间包结构。研究表明:坝、堰组合之后可以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延长流体运动的轨迹,提高流体的平均停留时间,但流体经过坝、堰后都存在一定体积的死区。采用坝1、堰1组合方案的中间包结构最佳,该方案的平均停留时间最长为299 s,死区体积分数最小为31.0%。优化控流参数后,在坝、堰间距为290 mm,堰到长水口间距为383 mm时,流体在中间包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最长为351 s,死区体积分数最小为19.0%,比不加坝、堰的方案平均停留时间增加了65 s,死区体积分数减小了15.0%。由Newton公式计算表明,此优化方案的中间包去除夹杂物的临界直径为17.5μm,在351 s内夹杂物均能上浮去除。  相似文献   

18.
设计方案的布局合理、结构可靠.运行简便.经济高效及生态美观,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追求的目标。而迷宫堰在泄水建筑物的方案选择上具备上述全部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泄水建筑物。文章介绍了迷宫堰的独特优点,设计要点,以及在桂林市平野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并对迷宫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期待。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溢洪道基本概况和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和比较了宽顶堰方案、驼峰堰方案,推荐4孔宽顶堰方案和747.2m堰顶高程方案.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窄相水库的概况,分析了窄相水库溢流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溢流堰改造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