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方言与地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对玉林方言的一些词语的分析,可以探究玉林本地的一些文化现象,解读玉林方言词语的文化内涵,加深我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南流江流域的方言即是玉林市的方言。其民系的形成保留了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并具五彩缤纷的地理格局。玉林白话和客话既自成一体,又互相交融,既体现了古汉语的语音语法系统又有客家大县的方音。两种方言还具有丰富的方言文化。体现了玉林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一种正在萎缩的历史文化遗存。本文对方言及其界定、菏泽方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的进行体一般用时间副词"在、正在"来表示,持续体一般用"着"来表示。玉林方言的进行体主要用动态助词"住(紧)"和时间副词"在"来表示,而持续体则主要用句尾助词"在"来表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拿李荣先生主编、黄雪贞先生编写的《梅具方言词典》的全部词条与玉林话的词条进行对比,从词形和词义两方面探讨了玉林话与客家话共用词的交融途径、词义上差异以及造成词形不同的原因等几个方面情况。玉林话与梅县客家话词汇交融的途径主要通过普通话的基本词。相同的词目在两种方言的意义上的联系是:或完全相同的,或部分相同的,或完全不同的,词形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或因为方言内部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称呼造成书写不同,或因为语言不同而书写不同。  相似文献   

6.
方言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研究方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语言的面貌,也可以有利于方言区的人们了解自己方言与共同语的发展关系,从中找出相应的规律,从而学好民族共同语,《广韵》是汉语中古时期语音的代表,它的声、韵、调都或多或少地与汉语的各地方言有一定的联系,找出这种联系,可以为人们了解中古音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本文从《广韵》的反切上字入手,给这些反切上字注上玉林音,从中找出玉林话声母与《广韵》声母的关系,分析它们的音变条件,暨旨出了玉林放大在汉语音韵史中的价值,也为玉林人学习现代汉语普通话提供了相关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论闽南方言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南方言岛是明、清以来随着闽南地区的居民小规模向外播迁而在其他方言区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对于探索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语言的接触和语言的演变都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闽南方言岛的地理分布、闽南方言岛的历史形成、闽南方言岛的语言生活、闽南方言岛的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是探讨闽南方言岛必须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性;方言是语言研究的富矿,是构建汉语科学大厦的基石;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话,是评判不同地域人身份的一种标记。汉语方言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构建汉语科学大厦”、“提供侦破审讯参数”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中所说的方言,指的是汉语的地域方言.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元素,是地域文化的基础.方言的使用,是语言生活多样化的表现.方言与普通话应该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0.
方言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借助方言电视节目,常州方言和地方文化得以焕发新的生命力。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了常州方言与地方文化式微的现状与原因,指出方言电视节目在对常州地方文化的传承与生态保护的意义在于促进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常州市民保护常州方言的意识;有利于语言文化多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一座千年古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玉林文化底蕴厚重,民间风情独具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诸多条件因素影响,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猛烈冲击,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和保护远远跟不上其消亡的速度,玉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况,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玉林桥背话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背话属闽南次方言,通行于广西王林市茂林镇上桥背、下桥背和石圳塘等几个自然村。本文具体地描写桥背话音系,包括声韵调及其特点,并列出同音字表。  相似文献   

13.
对以榆林文化为主题的温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温泉开发现状及横沟温泉既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提出以榆林文化为主题的横沟温泉文化旅游开发目标,结合横沟客观环境及榆林文化特点,拟将以闯王温泉区为景区中心,分设窑洞展览区、情景再现区、游客参与体验区、实景微缩区和榆林特产商品区等5个项目区,对榆林文化进行全面开发,使游客同时实现温泉沐浴和文化沐浴的目的,以此将横沟温泉打造成陕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温泉山庄,更好地促进横沟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比较详细地列举玉林话的亲属称谓词语,并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从词汇的角度探讨玉林话亲属称谓词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历史产物,它是通过社会与经济环境的选择而实现的。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对玉林文化的发展与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地域文化和其他因素,将玉林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型期、融合期和成熟期;并且分析了玉林文化的特点,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到玉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拿普通话“把”字句的结构式与玉林话相应的表达式进行对比,归纳了玉林话对应于普通话“把”字句的结构形式和使用“把”字句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东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类型。东北方言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东北文化的载体,没有东北方言就没有东北文化。它记录着东北习俗的方方面面,反射着乡风土俗的奇光异彩,同时也映射着东北地域的文化心态。东北方言通过东北文化品牌的运用又传播了东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东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类型。东北方言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东北文化的载体,没有东北方言就没有东北文化。它记录着东北习俗的方方面面,反射着乡风土俗的奇光异彩,同时也映射着东北地域的文化心态。东北方言通过东北文化品牌的运用又传播了东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副刊是报纸竞争的"第二战场",也是吸引读者的重头戏。与同城报纸副刊相比,《玉林晚报》副刊最具玉林地方文化气质,这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也与它在广大受众群体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分不开。本文展开论述了《玉林晚报》副刊大气、厚重、亲切、通俗的气质特征,并对《玉林晚报》副刊如何发扬地域所长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