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2017年12月3日12时11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陆地勘查卫星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34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7次飞行。"风云三号"D星成功传回地球"彩照"蓝色的海洋、白色的云朵、黄色的土地……2017年12月8日14时07分,"风云三号"D星首幅可见光图像成功传回地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二十载漫漫"北斗路",至此立下历史性的里程碑。这颗收官之星在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大棋局"的落子定盘,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的部署已经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1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土卫六上发现有液体流动的大峡谷美国航天局研究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上有着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25日。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吕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地发射了天链一号03星,把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数日后该星顺利定点于静止轨道预设位置。这标志着天链一号3颗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航天测控通信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首星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将为载人航天器、卫星、运载火箭以及非航天器用户提供数据中继、测控和传输等服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1次  相似文献   

6.
前沿     
正我国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了一次一箭双星任务,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功将高分六号卫星、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01星顺利送入轨道。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6次发射,也是2018年的第16次发射。高分六号是国家高分辨率重大专项规划卫星,主要供农业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据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副主任、碳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介绍,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对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及其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32颗2013年11月21日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了多颗卫星。根据计划,本次发射的一颗意大利"子母卫星"——Unisat-5卫星在进入轨道一个月后,会将其携带的7枚微型卫星释放出来。这样的话,本次俄罗斯第聂伯运载火箭将创造"一箭32星"的世界纪录。无独有偶的是,这项成就刚好刷新了此前两天(2013年11月19日)由美国创造的"一箭29星"的世界纪录。第聂伯运载火箭自1999年以来,已成功发射18次,共将15个国家的63个航天器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9.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8次飞行,主要用于开展Ka频段宽带通  相似文献   

10.
动态点击     
<正>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京时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了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11、12颗组网卫星。这两颗北斗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1.
据英文<中国日报>2007年11月7日报道,长征系列火箭高级专家、发送"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升空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向<中国日报>记者透露,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之前完成建立空间站的计划.龙乐豪披露,这个小型空间站约达20吨重.  相似文献   

12.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高光谱分辨率卫星"高分五号"2018年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这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高分五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将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对掌握高光谱遥感信息资源自主权、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9月27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为了确保"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运行、航天员出舱及伴星飞行试验的空间环境安全,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进行了全程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4.
前沿     
正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巴基斯坦卫星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及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 TES-1A"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继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之后,中巴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又一次合作,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9次发射。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4,(11):15
北京时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垂直廓线产品反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富祥  刘年庆  赵明现  王淑荣  黄煜 《科学通报》2009,54(17):2556-2561
新一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携带的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SBUS, 是我国第一次自主研制的卫星臭氧探测仪, 目前正处于在轨测试阶段. 利用现阶段观测数据, 开展臭氧垂直廓线反演试验, 并将观测数据和反演廓线与美国NOAA卫星同类仪器SBUV/2进行了初步对比. 通过太阳辐照度观测、5个短波长通道N-值, 以及反演廓线的比较和分析, 表明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SBUS观测数据和反演产品均达到较高精度, 反演廓线与SBUV/2的相对偏差百分率大约为±7%.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地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的量子通信,假以时日,我国必能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纵观人类通信史,从最原始的结绳记事到语言文字的沟通交流,从近代远程传送信息的电报电话,到当前普遍流行的智能手机、网络等,不  相似文献   

18.
前沿     
<正>我国成功发射2颗北斗卫星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远征一号"将2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2颗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18和第19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  相似文献   

19.
2022 年 3 月 17 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 02 星。从事航天事业 38 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王家伍参与的 100 多次液体火箭发射任务均获得成功。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虽然有丰富的卫星发射经验,但王家伍知道,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都有不可预料的意外,更有不为人知的付出。谈起成功背...  相似文献   

20.
正"北斗",一个中国符号。上古时代,它是一把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而今,伴随着"收官之星"北斗三号的成功发射,一个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北斗,乘风破浪而来,在浩瀚的星空中永远闪耀这一"中国坐标"。2020年6月23日,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