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彼得·诺维尔(左)和大卫·亨格福德发现了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能够快速进行DNA(脱氧核糖核酸)测序的技术深刻地揭示了,无论是白血病患者自身,还是各个白血病患者之间,都存在着遗传基因的多样性。1959年,美国费城追狐癌症治疗中心的大卫·亨格福德(David Hungerford)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彼得·诺维尔(Peter Nowell),在显微镜下观察取自两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血细胞,发现其存在着惊人的异常状况:这些血细胞中的22号染色体有很大一部分缺失。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发病原理研究:“多次打击”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月英  陈赛娟 《自然杂志》2008,30(3):128-137
白血病是一种基因组发生动态变化的造血干/祖细胞疾病,染色体易位和/或基因突变是常见的遗传学异常。近来,研究提示白血病的发生多遵循“多次打击”模式。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GATA-2突变可能与BCR-ABL共同作用导致“急变”;在M2b型急性髓性白血病中,C-KIT突变可能是在AML-ETO基础上的再次遗传学异常;在TEL-AML1相关的儿童急性淋病细胞白血病中,正常TEL基因丢失作为第二次打击而致病。作者以上述三种白血病为例,阐述其发病原理以及靶向治疗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3,(8):22-23,29
●临床试验的优化设计和联合疗法的应用会改善白血病的治疗。35年前,伊莱休·艾斯特(Elihu Estey)还是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他阅读了大量针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研发的临床试验药物的方案。他最感兴趣的是"基本原理"部分,解释各种疗法的治疗原理。"它们听起来都挺吸引人的。"艾斯特说,他现在在西雅图,是华盛顿大学的一名血液病专家,"但是,当然,能最后起到作用的非常少。"从那之后,研究者们已经在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治疗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会使白细胞前体细胞也就是骨髓细胞疯狂增加的恶性血液癌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癌症都是在身体里发动战争,而白血病——一般称为血癌——相比之下是其中攻击力最低的了。大部分的恶性肿瘤都与许多基因突变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人们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个突变导致细胞进入错误途径,从而难以确定治疗所要针对的目标基因。白血病看起来就简单多了:其中一种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由单个基因融合引起的。科学家们开发了针对错误基因的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将CML患者5年存活率提高到超过95%。很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患儿也因此受益。尽管如此,但是正如我们在这次的专题中所提到的,新闻中的统计数字掩饰了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乔伦娜·汉森(右)在童年时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小儿白血病可医治程度很高,但是许多幸存者遭受了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威胁的长期的药物副作用。科学家正在寻找一种更安全的治疗途径。乔伦娜·汉森(Jolene Hanson)的最早记忆之一,是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中心,坐在轮椅上吃生日蛋糕,那是在1976年3月13日,她4岁生日那天。仅仅16天后,她被诊断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那个年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夺走了2/3患病儿童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看了《世界科学》的白血病专题篇,非常喜欢。平素由于职业的原因,虽然接触大量医学专业文章,浏览《NATURE》等国际顶级科学期刊,但都是关注有哪个白血病相关的新基因、新途径、新药物被发现,而忽略了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透过现象看本质,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启发。诚然,一些特定类型的白血病主要是由单个融合基因致病,诸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等等。使基于这些特征性融合基因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3-4/10万人,急性患者占70%以上,且13岁以下的儿童更是白血病高发人群。各型白血病在50岁以后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在近年国内恶性肿瘤死亡率抽样调查中,白血病死亡率占第6位,儿童则占第1位。目前认为白血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结果。白血病的易患因素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有研究资料表明,它的发病与病毒感染、遗传、物理及化学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病毒感染人类白血病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除ATL外其他类…  相似文献   

8.
●刚刚开始的联合用药疗法应该有助于阻止耐药性的发展,查尔斯·L·索耶斯指出。2001年,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药物伊马替尼获准上市,成为白血病治疗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伊马替尼(由诺华公司上市,在美国商品名为Gleevec,在其他地区名为Glivec)和其他类似药物已经可以把被确诊患有CML的患者预期寿命从5-6年延长至10-20年。多重耐药性这种疗法的成功在于在病程早期就使用伊马替尼,随后,对于出现耐药反应的患者,应用4种新一代药物中的一种。"实验证明,这样的循序治疗方法增加了多重耐药性的风险。"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循序渐进的:当病人服用某种药物不再有效的时候,就转而使用另一种。但实验  相似文献   

9.
陈国强  张晶  赵倩 《科学通报》2009,54(18):2759-2765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恶性肿瘤, 也是发生在成年人中最普遍的急性白血病. 过去20年间, 对于AML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和治疗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尤其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成功实践, 为许多AML病人带来了生存希望. 与此同时, 以靶标特异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为探针研究重要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化学生物学手段, 大大地推动了白血病的分子发病学研究和靶向治疗的进步. 本文主要以本课题组的工作为重点, 对过去10多年中, 我国学者在相关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一些进展作一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万景华 《科学通报》1989,34(6):463-463
白血病是一种克隆性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目前常规血象检查,只有当体内白血病细胞增殖至10~9—10~(11)时才能检出血中白血病细胞。当白血病经化疗取得临床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有相当数量的残留白血病细胞存在,成为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因此,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1.
父母应该储存他们宝宝的脐血吗?●取自脐带的干细胞成为与白血病斗争的最新武器。母乳还是奶粉?尿布还是尿不湿?要不要割包皮?准爸爸妈妈们面临着很多项选择,而现在又多了一项:要不要储存宝宝的脐血,该怎样储存。脐血取自新生儿的胎盘和脐带,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能用来替代或补充人体内的异常细胞。对于白血病患儿,这些移植细胞能替代被放疗和化疗杀死的病变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的前炎症状态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克复  马小彤 《科学通报》2003,48(21):2295-2298
前炎症状态(proinflammation)是多种疾病, 尤其是感染或免疫相关疾病早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近年来引起一些研究者的关注, 前炎症因子的概念在近期出版的国外文献中频频出现. 从前炎症状态角度对白血病和白血病细胞进行初步探索, 获得有意义的结果, 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8表达明显升高, 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特异性抑制物的表达, 从而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侵袭力, 患者预后不良, 反映了白血病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从前炎症状态角度进行观察, 拓宽了肿瘤和白血病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与骨髓的癌病,影响着人体的白血球,是血癌中最普遍的一种。据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EGCG成分有助于改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人的病情,临床试验已有4名病人的病况得到改善。据BBC报道,梅奥诊所的4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在服用从  相似文献   

14.
615小鼠白血病细胞自身抑制活性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克复 《科学通报》1989,34(13):1016-1016
近年来白血病细胞系产生自身生长刺激因子(Autocrine)的报道屡有所见,但是,对于自身抑制因子的报道仍属少见。仅证实部分白血病细胞系能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并有其相应受体。我们由L 7811小鼠白血病腹水发现了对自身白血病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因子。后来发现另一株615小鼠的可移植性白血病L615的白血病细胞也能产生类似的因子。进一步研究证明其他615小鼠衍生的T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有此因子,正常615小鼠及其亲本昆明种小鼠也有微弱的此类因子的活性,非615小鼠衍生的白血病则无此活性。故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严重的白血病患者通常只能通过骨髓移植治愈,可是由于配型率很低,许多患者采用了脐血移植。那么,为什么这种移植的受体不能是成人。如果成人进行这种移植要成功,需要渡过多少难关。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故事,形象说明“世界首例”的科学内涵,则更富有价值。如果这样,不如我死!艾琳丝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奥尔达镇幼儿园老师。1997年10月,27岁的她与技师马洛克喜结良缘。婚后,他们的生活非常美满。他们渴望能有爱情的结晶——孩子。翌年春暖花开时,艾琳丝怀孕了。夫妇俩沉浸在幸福的暖流中。然而,3个多月后的一天艾琳丝下班回家后,阴道突然…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2013,(8):19
引发白血病的基因与引起另一组疾病的基因存在重叠,这些疾病就是,骨髓要么无法产生健康的血细胞,要么产生大量错误类型的血细胞。这些状况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一种非侵蚀性癌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大约1/3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都会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而这些患者都没有良好的预后。若能更好地了解MDS的基因,或许不仅可以提高其诊断率,同时对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亦有所帮助。牵涉到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很多基因,同样出现在MDS病例中。研究人员发现,MDS病  相似文献   

17.
朱永明 《科学通报》1990,35(24):1896-189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双向调节作用为人瞩目,被列为自分泌生长抑制因子(Autocrine growth inhibitor)的候选者。现已在乳腺癌细胞获得证据,但在白血病及其它肿瘤尚未证实。近年来,外源性TGF-β对正常和白血病造血细胞调节作用已有较多报道,并高度怀疑TGF-β起自分泌生长抑制因子作用。本研究旨在取得TGF-β作为白血病细胞自分泌生长抑制因子的实验依据,遂选取已发现有自分泌生长抑制因子的615小鼠白血  相似文献   

18.
Gsα是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蛋白质,不同的GsαmRNA是由不同形式的剪接或利用不同的启动子产生的。报道人白血病细胞株中Gsα转录物的一种新型民学剪接。以来自Jurkat细胞株的人白血病文库cDNA及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mRNA反转录后的cDNA第一链模板,PCR扩增出Gsα基因完整编码区,DNA序列分析表明,GsαLeu与正常Gsα相比有2个区域发生不改变阅读框架的缺失,一个  相似文献   

19.
清风 《科学之友》2005,(12):75-75
长期住在强电磁场范围内,容易诱发白血病和癌症,该如何避免电磁场的无形伤害呢?住家附近的电磁场王小洋第一次意识到家里的电磁场问题,是下雨天空气中竟然有“口兹口兹”的声音。他家的阳台边,电线杆上挂着2个变压器和几根高压线,从房间里望出去,变电器就在眼前。直到他母亲患上直肠癌去世、妻子得了子宫肌瘤、儿子患了脊椎侧弯,自己在家里经常感觉头痛,他才感到有问题,但为时已晚。国际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住家暴露在2×10-7T以上磁场(此磁场强度大多发生于住家在高压电线两侧100m以内),就会增加儿童患上小儿白血病和脑癌的危险性。如果你认…  相似文献   

20.
李扬秋 Sieger  W 《自然杂志》1995,17(5):301-301
GATA是一类属于“锌指”结构家族的新发现的转录因子(G=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T=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TA-2在造血细胞的分化早期以及红系和髓系的发育中起一定的作用。为了了解GATA-2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作用,我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86例AML病人GATA-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77例表达了该基因,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