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唐代女性的"奇妆" 习尚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妇女化妆的鼎盛阶段,出现了“额黄“、“花钿“、“妆靥“、“斜红“、“胡妆“等今天看来极其特别的妆饰,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习尚影响的结果.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一直是审美客体,自身的审美需求长期被忽视,而唐代这种独特妆饰的出现,也是女性自身追求美的表现,可以说,是女性作为审美主体出现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封建鼎盛时期的唐代,其妇女风貌也具有独特性。这个时代,不仅出了武则天,而且一般妇女的言行也相对随便。她们能和男子一起游春野步,驰骋射猎,婚爱比较自由,才分也得到了一定展露,……这一切均有赖于时代的开放气候。“兼容并包”作为这一时期的开放政策,既吸收了外来文化,也容纳了国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习性。适逢时代开放,加之李唐皇室本多胡族血统,终造就了唐代这群有个性的女性。本文将唐代妇女命运与中国古代妇女群体命运作了比较,尤其显出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代不但是文人诗歌、散文的高度繁荣期,也是民间俗文学的辉煌期.敦煌文献的出土尤其为我们揭示出唐代俗文学不仅植根于民间,流布于大众,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而且也普遍获得士大夫乃至宫廷阶层的喜爱.然而与唐代雅文学的研究相比,俗文学的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唐代俗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揭示了其研究更多停留于传奇小说及变文一类体裁,其他体裁的俗文学作品研究偏少,俗文学的整体综合研究更远远滞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宁  杨莲莲 《甘肃科技》2006,22(1):165-166
近年来,老年医学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所以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与治疗,被列为重要课题,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中医中药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近年来笔者也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谈谈自己对本症的认识及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家庭暴力中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女性。女性难以走出暴力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社会支持,而妇女小组可以为他们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妇女小组的这一功能是通过协作者的态度、小组安排的内容和所采取的方式等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不仅使世界的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还渗入到占人类一半但千百年来被束缚于家庭的妇女领域,对于女性的觉醒,女性的解放,女性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发展时期,清末新政中的一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维护妇女权益和转变妇女观念及生活方式:如禁止妇女缠足革除了摧残人性的陋习,使女性在身心方面得到解放;兴办女子教育不仅使妇女从精神思想上获得解放,也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妇女团体的涌现和妇女杂志的出现,使妇女不再局限于贤妻良母的角色而开始参与社会生活等,这些措施唤起了近代女性的觉醒,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严峻挑战,现代女性产生了种种非理性的困惑.消除这种困惑,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高度重视女性的潜在力量,真正确立女性的社会主力军地位,既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不同卵性类型双生子出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中国市、镇、乡育龄妇女1989年全年生产的双生子数据。用Weinberg差别法进行双生子卵性分类,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女性各年龄阶段生产DZ和MZ双生子出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镇妇女在各个年龄阶段生产的DZ双生子出生率普遍高于其他群体,而乡DZ双生子出生率最低,各群体DZ双生子出生率随女性生育年龄变化模式在30~34岁组以前相似,其后有一定差异,特别是高生育年龄阶段乡与市镇之间的差异;虽然普遍认为MZ双生子出生率较少受外界因素影响。但本文发现MZ双生子出生率不仅受女性较高生育年龄(30~34岁组以上)的影响,而且在较高生育年龄阶段还受女性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文学中女性形象类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女性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作用及角色,可将中国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五种类型:既有人类历史与英雄的缔造者、智慧的象征者,也有爱情的追求者和旧婚俗的反叛者、命运的受难者和艺术的创造者,以及恶毒与妖魅的化形等。进行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类型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民间的妇女观认识,而且对于人类生活共有的女性原型意象的把握以及推进女性学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作家莫妮卡·阿里的处女作《砖巷》和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都以明确的妇女解放思想,通过对女主人公相似经历的描写,在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压制的同时,极力表现了女性的觉醒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这两部作品在女主人公形象塑造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比较这两部作品,不仅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女性形象在理学的影响下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审美方式.通过分析宋代女性服饰、妆容、发式等方面阐释理学对于女性形象审美风尚的影响.研究指出,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女性形象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审美与艺术的缩影,更是一种被理学影响化了的产物.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宋代女性的审美风尚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女性的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对当代女性形象的审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部描写中国宋代社会风俗史的《水浒传》 ,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 ,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对《水浒传》妇女群像进行梳理 ,并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复杂矛盾的妇女观 ,也能进一步认识妇女群像极富时代特色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14.
诗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重要史料,唐诗不仅反映出唐代麻织业广泛而且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对麻织品的加工利用也有很细致的描绘,麻织品是唐人主要衣料和赋税物品,同时也是传达友谊和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妇女画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画眉多为最高统治者所钟爱、提倡.先宫廷,再贵族,三社会.唐代文化经济高度发达,因此,妇女画眉之新之异,堪称空前绝后,不少诗人都用自己的彩笔作了较为形像的描绘,文化底蕴十分丰富,逸韵流芳,代代传承,为新时代的妇女画眉提供了颇有碑益的审美标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发轫于1960年代初期的韩国新村运动对韩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韩国社会和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新村运动不仅改变了农村破旧落后的面貌,加快了实现经济腾飞,同时还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在论及新村运动与韩国女性的关系时,一方面,新村运动的成功,广大女性起到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韩国妇女则以新村运动为契机,提升了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得以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唐诗在唐代的传播非常活跃,不仅地域广、速度快,而且方式多样,波及自上而下各阶层人员.唐诗广泛迅疾的传播与唐代发达的驿传制度有关,与唐代诗人的传播意识有关.唐诗的当时传播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的佛教情结表现为多个方面,他们不仅在生活上实践着佛家的清规戒律,过着淡泊名利的日子,而且热衷于和僧人们交往,其中也包括那些具有反佛思想的诗人。唐代诗人存在着这种浓厚佛教气息的原因,是社会与个人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诗人与佛教的这种密切关系又对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唐诗走向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9.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家庭天使"的内涵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伴随工业化的深入,强大的中产阶级不仅创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价值观,而且还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妇女观."家庭天使"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现实主义的大师。他的诗以深刻、尖锐地反映社会问题著称,尤其是他前期的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乐府》,“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新乐府序》)白居易以诗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在他广泛反映社会问题的诗作中,有一部分诗尖锐地触及了妇女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这些诗对唐代各个阶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对妇女婚姻、恋爱、不自由和不平等的地位等诸问题,都作了深刻的、真实的记录。在封建时代的文人中,对妇女命运如此关注,对妇女不幸的生活作如此系统的反映,实为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