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3.
余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1(4):410-414
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正确认识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对区域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及光,温,水配合状况等几个方面对个旧市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张家川县是一个伊斯兰民族聚居县 ,农业气候资源较为丰富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1997年《张家川县生态资源综合调查研究》项目得到国家民委资助 ,课题组就该县农业气候资源中 ,光能资源、光热资源、水分资源的现状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基本摸清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 ,张家川的气候资源中水分资源最为关键 ,应全面讲究光、热、水相互配匹理论 ,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6.
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亦波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19(1):48-50
农业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的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光能、热能资源不足,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但光、热、水的时间组合好。以此提出如何更好的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7.
8.
9.
区域农业气候系统功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路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6(3):88-94
由热、水、光诸要素所构成的区域农业气候资源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结构系统。本文针对福建省南亚热带地域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别从单项资源、总资源、资源效能、资源利用率等角度对农业气候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11.
李景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3)
从广义的角度探讨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其中包括供水、温泉、矿泉水、地下热水及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兼论了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类型的划分、地下水环境及开发的环境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贵州红豆杉资源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红豆杉属植物贵州有1种1变种,分布于省内各地,生产黔东北黔东南,本文阐述了贵州红豆杉的分类及生态地理分布,讨论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3.
14.
贵州林木菌根真菌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贵州菌根真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查阅标本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菌根真菌有10科,162种,以牛肝菌科Boletaceae、毒伞科Amardt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珊瑚菌科Clavariaceae、鸡油菌科Catharelluceae中的菌根菌最为常见。菌根共生植物有9科,19种,以松科Pinaceae壳斗科Fagaceae马桑科Coriari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蔷薇科Rosaceae芸香科Rutaceae豆科Leguminosae中的种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地下水资源利用分析及保护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广泛的省份之一,岩溶地下水极为丰富。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张新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2):103-105
以雷山郎德寨,镇宁的石头寨为例,揭示了贵州民族旅游资源受制约的因素。指出要走出民族资源开发的误区,首先要做的是更新观念,其次是从整体上对贵州民族旅游资源加强规范。 相似文献
18.
贵州攀援植物资源与垂直绿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垂直绿化大部分是通过攀援植物来实现。贵州有丰富的攀援植物资源。对贵州攀援类植物进行初步统计,介绍了133种该类植物。按照不同攀援习性,攀援植物可分为缠绕类、卷攀类、棘刺类和吸附类。攀援植物可用于凉廊、棚架、篱垣、墙面等多种形式的垂直绿化。 相似文献
19.
李广策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
徐连山丘区光热水资源较丰富,交通方便,开发历史悠久,但目前土地生产力低下,尤其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徐连山丘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若干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认识史和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探讨在农业资源利用的现代化进程中,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综合生态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地理学研究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提出了发展农业地理学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及如何在具有鲜明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现代农业资源高层次利用中发挥其作用等问题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