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北约国防部长会议5月29日宣布,因冷战结束,北约“最彻底地修改”了42年来的军事战略,决定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作为构成新北约蓝图的一部分。舆论称,这是自1949年北约成立以来所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这支规模较小而机动性较大的北约新军队——快速反应部队是美国国防部长和北约其他各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经过两天的会谈后批准成立的。该部队将由4个师组成:英国派出两个师,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组成一个师,第四个师来自包括意大利的北约南部国家部队。另由美国提供一个空军师。每个师约15000人,共约7万人。快速反应部队的指挥由英国承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多国参谋部,就具体落实这支部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这次会议被称为北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就对华约的立场、调整军事战略达成一致,向苏联和东欧做出了一种新姿态。7月5日开幕的伦敦北约首脑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与磋商,于7月6日闭幕。会议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令人瞩目的《伦敦宣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美国思想为主导的北约战略正在经历重大的变化。由于美国的相对衰落和欧洲地位上升,北约开始出现“欧洲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北约未来的走向,引人瞩目。几经变迁不再是“美式翻版”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其战略从总体上讲体现了美欧双方的利益,但其核心思想则是以美国的欧洲军事战略理论为依据制定的。不论是40年代末奉行的“大规模地面作战战略”还是50年代执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60年代以来的“灵活反应战略”,都是  相似文献   

4.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4,(5):8-9
<正>北约防长会讨论加强威慑和对乌支持等问题2月15日,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落下帷幕。会议就加强北约的威慑和防御以及对乌克兰的支持等问题展开讨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安全环境日益恶化,但目前没有看到针对北约成员国的“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同时,北约在增加国防投入方面取得“历史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是根据1991年11月7日至8日的北约罗马首脑会议的倡议,于当年11月20日成立的。其宗旨是加强北约同前华约国家的合作。现有成员国36个,迄今已召开了三次外长会议和一次国防部长会议及一次参谋长会议。第一次外长会议即成立大会于1991年11月2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北约16国和包括苏联在内的前华约6国以及新独立的波罗的海3国。会议发表了《有关对话、伙伴关系及合作的声明》,其主要内容是:强调控制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对欧洲安全的必要性,表示努力寻求“以最低的武器水平谋求  相似文献   

6.
华约解体、苏联剧变后,北约该怎么办?“北约战略新概念”标志着“灵活反应”军事战略的结束,而且反映了美国力图通过北约继续控制欧洲,建立美国主导的“欧洲新秩序”。  相似文献   

7.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16个成员国,成立于1949年4月,是战后美国为了在欧洲维护霸权地位、遏制苏联而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在冷战年代,以关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1954年建立)在欧洲集结了大量军事力量,一直处于严重对峙局面。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巨变、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形势下.北约为了存在下去,并继续在欧洲安全方面发挥支住作用,对联盟的性质、职能和军事战略作了重大调整: 一、转变性质和职能。扩大政治职能,由军事政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以往北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保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今后则主要通过与前华约  相似文献   

8.
11日荷兰政府同意中荷外交关系降为代办处级。印度总理英·甘地结束对科威特3天访问,双方在联合公报中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哥斯达黎加政府因古巴常驻联合国官员使用侮辱性语言攻击哥及其政府领导人,宣布与古断交,并要古外交人员5天内离哥。 12日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率政府代表团到我国进行5天访问。北约国防部长会议12至1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在应付北约边界以外地区的不测事件、支援美国快速部署部队、按期实现北约战区核武器现代化计划和北约国家每年增加防务开支3%等一系列议题方面达成一定协议。勃列日涅夫22日对北约部长理事会议重申在西欧部署美国新型中远程导弹流露不满,威胁说苏对此“将考虑采取补充的防御措施”。美国防部长温伯格同日表示,美决心根据北约1979年协议,坚持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与苏抗衡,同时  相似文献   

9.
已存在了50年的北约在它纪念其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正面临战略宗旨上的重大转折。北约的变与不变,对21世纪的人类世界将产生重大影响。初衷北约在成立时声称,它的目的是建立集体防御。北约认为,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武装进攻或威胁,即被看作是对所有成员国的进攻或威胁,各成员国有义务“采取必要的行动”。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国家军事集  相似文献   

10.
<正>4月3日至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各国外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议,讨论北约当前面临的诸多新课题。4月4日也恰逢北约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周年,北约按常理本应隆重庆祝一番,但仅召开了外长会。对此,《纽约时报》报道称,本次会议原本计划由各国领导人参加,时间长达一周,并会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但美  相似文献   

11.
法国与北约     
自密特朗出任总统以来,法多次公开支持北约关于部署美新式中程导弹的“双重决议”;今年6月北约外长会议在巴黎举行,自从17年前法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以来,这还是头一遭。法国重新靠拢北约的种种迹象在国际上引起一些议论和猜测:法国何以加强同北  相似文献   

12.
孔刚 《世界知识》2014,(20):40-42
9月2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严厉批评美国及西方社会,抨击北约想重建国际秩序,称它们的“冷战基因”很难改变。9月4日~5日,北约首脑们在英国威尔士举行峰会。有西方媒体评论这可能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重要的一次峰会”。首先,如果从1989年苏东地区开始剧变算起,今年恰逢北约迎来冷战后的第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13.
美洲国家组织——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国家组织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和控制拉丁美洲各国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美帝国主义整套新殖民主义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帝国主义在“泛美合作”和“共同防御”等虚伪口号的掩盖下,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实现其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军事扩张以及用“拉丁美洲人打拉丁美洲人”的阴谋。美洲国家组织成立始末美洲国家组织是在1948年3月30日到5月2日举行的第九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上正式建立的。但是,它的前身一直可以追溯到1889年10月到1890年4月第一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成立的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和它的常设机关美洲共和国商务局。1901年10月到1902年1月召开的第二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决定把美洲共和国商务局改为美洲共和国国际局,由美国国务卿为该局理事会的当然  相似文献   

14.
北约东扩图     
北约全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4月4日,共有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冰岛、西班牙、葡萄牙、丹麦、挪威等16个成员国。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后,为了填补在中东欧出现的“安全真空”,从1993年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实施北约东扩计划。  相似文献   

15.
10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召开高级防务会议,总统普京与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发表重要讲话。同日,国防部公布一份题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现代化学说》的文件。在讲话及文件中,俄罗斯都借鉴美国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原则。俄罗斯“先发制人”,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当时,会议并没有明确提出“先发制人”是适合于常规武器,还是适合于核武器。但普京特别强调不排除核武器先发制人。舆论一出,西方反应较为强烈。于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出席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时解释说,主要是常规力量先发制人,核武器只是威慑力量。但即使这样,还是受到西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6月1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简称北约峰会)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召开,30个北约成员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本次多边会晤,并联名签署发布了会议公报。这是自2019年12月伦敦会议后,北约成员国再次集聚一堂共商联盟事务。疫情带来的国际安全形势变化,以及美国政府换届后的对外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7.
陈雅东:2019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峰会被视作北约庆祝成立70周年的“纪念峰会”。事实上,2019年4月北约就想在纽约办“高峰生日会”,但因特朗普不能出席而降格为外长会。那次活动的最大“成果”是美国决定再度延长斯托尔滕贝格的秘书长任期直至2022年9月,届时他将成为北约历史上任职时间第二长的秘书长。有美国政客讥笑说,“当下北约没有什么事能比秘书长任期获延更让人兴奋的了”。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北约纪念了其成立70周年。12月初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北约峰会宣告了一系列旨在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新共识。然而,就在此次峰会前不久,法国总统马克龙说出了“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的惊人之话。伦敦峰会实际上开得也并不和谐,把不同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搬上台面。那么,北约这个老牌军事集团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其正在进行的转型会有什么样的前途?其与中国的关系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本期“封面话题”聚焦北约,约请张弘、陈雅东、赵纪周二位学者畅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五日至六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布鲁塞尔举行了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决定建立机载警报控制系统。这种早期警报系统是装备在波音707飞机上的"飞行霄达站"。北约打算定购十八架有这种装置的飞机,以加强对苏联的防御力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入盟,北约将从16国扩大到19国。为便于区别,姑且把前者称之为“小北约”,后者称为“大北约”。“大北约”究竟大到什么程度,还将取决于形势的发展。但“大北约”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开始冲击着“小北约”。冲击之一:职能转变受到考验早在1990年,北约在伦敦首脑会议上就提出了转变职能的问题,即从原来的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但至今收效甚微。根本问题在于:北约的政治效能恰恰是寓于其保持有效的军事联盟之中。“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