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皮影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在皮影的身上体现出木板年画、绘画、雕刻、戏曲、剪纸等的综合艺术体。本文从豫南皮影的民俗文化、造型艺术、传承保护、创新运用几个方面,以豫南皮影为例研究。从豫南皮影的造型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形式、艺术特点、色彩表现等特征,体现豫南皮影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2.
苏湉  朱华 《科技信息》2010,(6):274-274
我国民间美术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年画、剪纸、泥塑、雕刻、皮影、刺绣等等,种类数不胜数,造型栩栩如生。作为生活在中原浓厚文化中的设计师、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深入研究、挖掘、发扬民间美术的优点,特别是其造型语言特色的应用,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使现代标志设计与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造型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质朴大气。它最切合实际生活并执著于对合人意的生命价值。从中不难看出,以需要为目的的民间文化观念及衍生出的原始意味极强的审美趋向,自然地成为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造型中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9,(1):51-55
在政治运动与文化、经济运动的激荡中,农民画一直摆脱不了时代思潮的命名。要想辨析清楚农民画的艺术渊源与属性,必须祛除农民画名称的时代印记。农民画的艺术属性不受其创作主体的社会职业影响,也不因进入现代社会后便拥有"现代性"。农民画与年画同根同源,都是从民间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此,农民画与年画在色彩运用、构图造型、题材内容方面都十分一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两者在艺术表现、题材、社会功能等等方面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5.
木版年画起源于春节贴在门上的"桃符",桃符是年画的艺术雏形,历史久远。它伴随着雕版技术的产生兴于宋,盛于明清,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历史境遇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风格面貌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它们的历史沿革及风格差异,使我们更好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赵鑫 《科技资讯》2008,(1):243-244
湖南省隆回县滩头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其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在我国木版年画界自成一派。几百年来滩头年画由于其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生产工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其中滩头年画中人物的造型尤其体现出这种特殊的艺术美感,造型夸张而富有装饰性,色彩对比强烈,风格淳朴狂放、生动,是民间造型艺术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7.
于惠 《科技信息》2009,(14):117-117
中国传统年画历史源远流长,产地繁多,流行广泛,通俗普及,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蔡成海 《科技信息》2012,(30):349-349
朝鲜族年画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朝鲜族年画的造型、构图、色彩特点的梳理和探究,归纳总结出朝鲜族年画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马婧 《科技信息》2013,(5):145-145,173
湖湘民间绘画是劳动人民基于情感、信仰、审美、社交等需要进行的创作。它的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湖湘艺术形式。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木版年画就是湖湘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作者通过对滩头木版年画系统、深入地探索,了解滩头木版年画形成因素和艺术价值,为其探索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从而达到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目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对它的艺术形式的专题研究为室内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找寻方向。  相似文献   

10.
神码是我国传统木版年画的一种特殊种类,其图像内容多为神灵圣兽,主要用于民间敬神祈福,它直接体现了先人们精神世界的样貌。产自邢台内丘的神码,其图像更为质朴、粗犷,其造型艺术风格较我国其他地区的神码更具原生态审美意味。从造型、构图、装饰三个方面,对内丘神码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通过对内丘神码造型的探析,深入探寻其艺术特质与民俗特质内在关系与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1.
年画是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艺术品。它是伴随着我国春节辞旧迎新和除邪避恶的活动而产生的。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年画被赋予了多层意蕴。它既是驱邪避恶的神物,又是烘托喜庆气氛的饰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本文将简单阐述年画的由来、特征及影响,进而引起人们对传统年画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年画是随着年节而来到人民群众生活当中的风俗活动,是一种淳朴而又古老的民间艺术.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潍坊民间百姓依据自身的需求而创制的,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集中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和勤劳智慧,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它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概括性与象征性,富有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色彩明快、对比强烈、寓意深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印制的民间画种,源于隋唐,繁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是传统民间美术中极富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其中风翔木版年画继承了关中地区积淀下来的秦、汉及唐时的壁画和石刻等艺术中凝重、端庄、大方的艺术手法,风格独特、极富地方特色和原生态意味.广泛地取材于民间百姓的真实生活,大量地运用写实手法进行创作,成为关中历史风情画卷和难得的历史民俗记录.  相似文献   

14.
泰安年画历史悠久,至今在民众中仍有一定市场。泰安年画起源和泰山礼神的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泰安年画题材多是各类神像,泰安神像年画突出的题材和艺术特点,是对现有年画题材的丰富和补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泰安神像年画突出的题材与艺术特点均归因于其特殊的泰山文化基础,泰山文化是孕育泰安神像年画的母体,标记了泰安神像年画的独一无二性。  相似文献   

15.
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在当下它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与挑战.本篇论文以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例,探讨了木版年画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文章从政府的保护措施、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年画自身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民间美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的阴阳哲学观、适形造型法、象征造型法等与现代作品进行有机融合,能实现传统民间资源的价值再利用,从而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民族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寒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僧,然由于诸多原因,其诗歌历来被文学正典忽视甚至排斥。与此不同的是,当寒山诗歌在唐宋传入日本时,却受到热捧而被奉为禅诗之经典。寒山诗歌在日本经典化的过程:始于僧俗之庋藏,经由刊刻、刊印之传播,再到注释、翻译之本土化,终于诗选、研究论著之硕果。在这一经典化的过程中,我国宋元的寒山题材绘画、神话传说、禅者形象等,对日本绘画、文学和民间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的一个独特品种,以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其形式与内容、传承与变迁都具有其独特性,当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张敏  齐永新 《科技信息》2011,(5):133-133
意象造型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特有的造型表现形式,这种造型特点的形成与传统绘画创作的培养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对其培养形式做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意象造型的实现方式,更好的发展现代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民间艺术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现状的考察研究,提出并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不少精华部分面临着灭失的危险,而挽救具有民间文脉的传统文化(工艺品艺术),最主要的手段应是传承与保护相结合,其次应该把具有市场潜力的传统工艺品推向前台,以期在文化保护与经济激励的共同作用下,使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