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保土工击实试验准确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击实试验成果准确性的重要性以及击实试验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击实成果准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泥质板岩改良土击实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击实试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工程质量.通过开展泥质板岩改良土的大量室内试验,将石灰、水泥按不同比例与不同含水率的泥质板岩拌和均匀,在不同击实条件下进行击实试验,确定了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基于此研究了不同击实标准、不同外掺剂及掺灰量、水泥加水拌和延迟制样时间对击实试验结果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可为客运专线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辽西风积土击实后特性,分析影响其干密度的因素,以辽西风积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土体初始含水量、虚铺厚度、击实功、击实次数和最终含水量五个因素的耦合作用下进行室内击实试验,试验后利用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影响风积土干密度因素的主次程度,并通过极差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击实后土样密实度的影响规律.联系试验数据及其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对土体干密度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初始含水量、击实功、击实次数、虚铺厚度和最终含水量;联系参照试验数据,基于Matlab建立辽西风积土干密度的试验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常规击实方法制备不同夯击能量下的土样,来研究击实黄土的工程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击实黄土的压缩模量、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随击实功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击实功下土样的强度随龄期呈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幅度与试验过程中的压应力大小有关;同一龄期土样的粘聚力随击实功变化幅度较大,而内摩擦角随击实功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初始含水量的压实黄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常规击实方法制备不同击实能下的压实黄土土样,比较三个不同击实能下的击实曲线,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随含水量和击实能的变化压实黄土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压缩系数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大,随击实能变化表现为当含水量为某一击实能对应的最优含水量时,该击实能下的压实黄土压缩系数最小;剪切强度随含水量增加降低,随击实能的变化同样与相应击实能下的最优含水量密切相关。提出严格控制含水量是提高回填土地基和路基压实质量的重中之重,并指出采用压实度作为指标控制填土压实质量时必须注意击实能的影响,以确保压实度作为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陕北某高填方场地土体的击实特性,通过不同击实功对土体进行了轻型和重击实试验。探讨了重型击实试验与轻型击实试验的试验结果的关系,研究表明: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均随最优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与轻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在一定区间内呈二次函数关系,含水率亦然;两种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都随锤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最优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相对于轻型击实试验而言,重型击实试验变化幅度更大;选取一个标段现场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模型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证明模型计算值可靠,可用于现场压实度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膨胀土的击实试验及参数分析,寻找到了对膨胀土进行快速有效的击实试验的方法,证实了膨胀土击实试验应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延安某高填方场地土体为研究对象,对填方场地的黄土、古土壤及黄土与古土壤(体积比1∶1)的混合土分别进行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利用SPSS曲线估计和统计功能对击实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函数模型和三次函数模型的拟合结果都是可行的,但是三次函数模型比二次函数模型的拟合结果更好。最后统计分析了轻型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的关系,发现重型击实试验与轻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最优含水率之间也有类似的线性关系,并且求得了这两种击实试验结果之间的转换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击实能和含水率对压实黄土强度特性的影响,以延安新区某高填方填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将不同含水率、击实能作用下的压实土样分别在垂直压力为100kpa、200kpa、300kpa和400kpa下进行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击实能的增大并不能保证土体强度的提高,还要考虑最优含水率的影响,当含水率较低时,抗剪强度随击实能的增大而提高;当含水率较高时,抗剪强度随击实能的增大而降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表现与抗剪强度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可为公路、路基及建筑物地基的填筑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型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粒径碎石沥青混合料能减少甚至消除车辙。通过对大型马歇尔不同击实次数击实成型试验各参数的对比分析,从理论和试验上确定了大型马歇尔击实成型试验的击实次数为112次。经过标准马歇尔击实试验和大型马歇尔击实试验的对比研究,验证了大型马歇尔击实112次成型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分别为标准马歇尔击实75次成型试件的2 25倍和1 50倍,从而确定大型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朱理丽 《科技资讯》2013,(36):35+37-35,37
本文基于工作中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对土工击实试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扼要分析,以提高土的是击实效果,实现击实试验的终目的,为施工设计、土方回填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可以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其试验成果对公路工程路基填料的选择和压实度的检测至观重要,本文结合数值分析原理,提出了按最小二乘法原则求解击实试验数据的拟合曲线,从而为理论求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固化污泥的压实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固化污泥进入填埋场需要压实,为探求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将其填埋,需要对压实过程中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进行研究,揭示污泥固化土的压实机理。对以水泥为固化材料的污泥进行击实试验,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样,进行扫描电镜试验;借助GIS技术实现了SEM图像的三维可视化及三维孔隙率的定量计算,分析击实过程中微观孔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化污泥的干密度随着击实功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孔隙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了土体颗粒表面起伏形态的三维显示。对比结果显示三维孔隙率的变化情况,较好地描述了固化污泥击实过程中孔隙体积的变化,可以依据三维孔隙率的变化选取一个经济击实功。研究成果为污泥固化土这种特殊性质土体的基本力学性质研究提供基础参数,并为其实际填埋施工工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中渠道边坡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水泥改性土快速含水率测定方法以及水泥改性土标准干密度的试验方法研究.提出了采用微波炉法进行水泥改性土快速含水率测定,解决了现场需要及时提供水泥改性土含水率数据以指导施工的难题.提出采用"轻型击实"或"重型击实为模拟现场施工条件,水泥改性土的击实试验应在加水搅拌后延时4h进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来控制水泥改性土现场碾压施工.该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晶  张建国  王林浩 《晋中学院学报》2011,28(3):98-100,112
对山西吕梁某地黄土状填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分析其工程力学特性,对比不同击实能下的击实曲线,表明随击实能增大,最大干密度增大而最优含水量减小.进行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分析含水量和击实能对压实黄土孔隙比和压缩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越大压缩系数越大,随压力的增加含水量越大的压实黄土孔隙比减小越快;含水量和竖向压力相同时,随着击实能增大,土样孔隙比减小,压缩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6.
对山西吕梁某地黄土状填土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分析其工程力学特性,对比不同击实能下的击实曲线,表明随击实能增大,最大干密度增大而最优含水量减小.进行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分析含水量和击实能对压实黄土孔隙比和压缩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越大压缩系数越大,随压力的增加含水量越大的压实黄土孔隙比减小越快;含水量和竖向压力相同时,随着击实能增大,土样孔隙比减小,压缩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7.
击实参数对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击实参数对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LSES)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击实能量(击实一次的击实功)和击实次数对LSES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SES的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均随击实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增加速度由快逐渐减慢并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击实能量的增加也会增加,但增加速度不趋于稳定.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总结了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8.
黏性土体内的裂缝产生与其抗拉强度有关.在分析土石坝心墙水力劈裂、地基裂缝等问题时,考虑抗拉强度对深入研究土体应力变形特性有重要意义.对3种不同土料的击实试样进行了抗拉强度试验,其中,1种土料为塑性相对较高的黏土,另2种为砾质黏土.通过试验,研究了各种土料在不同击实功、试样由非饱和变化到饱和状态、不同制样含水率时的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黏性土的抗拉强度随着击实功的增大而增大;试样由非饱和变化到饱和状态后,其抗拉强度大幅降低;在同一击实功下,土体的抗拉强度随着制样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林育芬 《海峡科学》2006,(10):70-71
本文通过总结多年来的击实试验,对轻型击实法进行探讨,使余土高度得到良好的控制.以供土工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良膨胀土筑堤压实度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淮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填筑过程中用干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标准压实度难以达到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干土法和湿土法室内标准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要大于湿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且有较大差别.根据宁淮高速公路实际施工状况,采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压实度控制标准是符合现场实际的.试验段碾压后现场CBR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的CBR值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宁淮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控制标准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