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法锆石微区207Pb/206Pb测定尝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法(LP-ICP-MS)测定了锆石微区的^207Pb/^206/Pb,所用仪器为VG Laser Probe和VG PQⅡ Turbo ICP-MS。采用Nd:YAG激光源,波长为1064nm。对已知锆石分析结果表明,LP-ICP-MS的^207Pb/^206Pb测定值与热电离质谱(TIMS)方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本方法的空间分辨率为40 ̄50μm,Pb同位素的灵敏度为30  相似文献   

2.
辽东半岛的幔源He渗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辽东半岛温泉气体的He浓度和He同位素的组成特征。^3He/^4He值分布于0.14-0.72Ra之间,He同位素组成与He浓度和^4H3/^20N比值呈现线性相关,表明有少量地幔He抵达地表。温泉气体的^3He/^4He值与研究区的大地热流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说明两者具有一定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3.
原始上地幔的Os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幔源橄榄岩包体及造山带橄榄岩的锇同位素^187Os/188Os比值与主量元素Al2O3含量相关的特点,获得了原始上地幔的锇同位素^187Os/^188Os比值为0.126 ̄0.127,落在uck和Allegre的原始地幔锇同位素组成(ALM)范围内,与Yin的Re-Os体系均一源(NUR)的锇同位素组成接近,显示原始地幔的同位素^187Os/^188Os比值可能低于普通球粒陨石和顽火辉石球粒陨  相似文献   

4.
储层解析气研究的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永昌  张晓莹  沈平  刘文汇 《科学通报》1998,43(17):1895-1897
GC-C-MS(色谱-燃烧-质谱)同位素在线分析仪的出现以及对这一仪器的开发,使10^-2 ̄10^-3μL量级的烃类气可以较好地测定其碳同位素。应用这一技术,测量了吐哈盆地艾参1井三叠系油砂层脱附气C1 ̄C3的碳同位素组成,其值分别为δ^13C1=055.1‰,δ^13 C2=-38.6‰和C3=-35‰。根据吐哈盆地天然气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盆地的地质背景,认为该储层解吸气为该层原油受生物  相似文献   

5.
黄土中CaCO3含量及其Sr同位素组成变化与古气候波动记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刘丛强  张劲  李春来 《科学通报》1999,44(10):1088-1092
陕西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中碳酸盐的^87Sr/^86Sr比值从0.7104变化到0.7120,其中古土壤碳酸盐的Sr同位素比值一般比黄土的高,在剖面上Sr同位素比值的变化显示人们所熟悉的100ka左右的冰期-间冰期循环周期,而且与同时期古海不的Sr同位素组成变化相似,这一研究结果说明黄土中碳酸盐的Sr同位素组成变化可以指示风化程度和古气候的变化,古海水Sr同位纱组成的周期变动主要是大陆地壳物质同化作  相似文献   

6.
煤与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煤系有机机质碳同位素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及其相应生物生产力变化这一理论假设,应用气相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对比研究了煤系沉积中煤和煤系页岩可溶有机质分子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煤较煤系页岩更富集重碳同位素,据此提出了判识煤和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吐鲁番盆地煤成油对比。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海相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热解、干酪根元素、高温热解气相色谱及黄金管封闭热模拟实验揭示,海相Ⅰ,Ⅱ型干酪根的天然气生成成熟度上限或“生气死亡线”为镜质体反射率3.0%;以煤为代表的Ⅲ型有机质的“生气死亡线”最高可达镜质体反射率10%.不同类型有机质生成天然气的极限量存在明显差别.干酪根元素物质平衡法计算,海相Ⅱ型干酪根在R0〉1.5%以后演化阶段的生气量极限小于185m^3/t(TOC),不足其总生烃量的30%;在R0〉2.0%演化阶段的生气量极限小于110m^3/t(TOC),不足其总生烃量的20%.岩石热解法获得的相同演化阶段天然气生成量仅为干酪根元素质量平衡法计算值的1/10左右.黄金管封闭高温高压热模拟和高温热解方法获得的生气量介干两者之间,镜质体反射率1.3%以后的生气量极限为60~90m^3/t(TOC).岩石热解法获得的生气量是最小生气潜力,而干酪根元素质量平衡法获得的生气量是其极限生气潜力,实际生气量应低干元素质量平衡法计算出来的生气量极限.  相似文献   

8.
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超  彭平安  盛国英  傅家谟 《科学通报》1999,44(21):2251-2261
综述了寒武纪有机质研究在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和相关分析技术方面的进展,探讨了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中可溶有机质原生性,污染克服等关键问题对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的发展方向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9.
塔北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生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限定体系下的黄金管热解技术,研究了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生烃过程中气态烃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具有较高的生成甲烷的潜力,生烃过程中气态烃成分和碳同位素的变化规律与干酪根初次裂解气以及原油二次裂解气有所差异。根据原油储层的古地温史对沥青质生成甲烷的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沥青质生成的甲烷具有碳同位素较轻的特征,与已报道的轮南地区天然气甲烷偏重的碳同位素组成不符。轮南地区天然气可能主要来自烃源岩干酪根高温裂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与对苯二酚包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合成了环糊精与对苯二酚包合物[(C_(42)H_(70)O_(35)·(C_6O_2H_(6))_3·(H_2O)_(21.2)·(CH_3OH)_2],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 P1,晶胞参数:a= 1.550 0(1) um,b= 1.553 6(1) um, c= 1.824 6(1) um, a= 113.17(2)°,γ= 99.12(2)°, γ= 103.37(3)°, V= 3.773 9(4)um~3, Z= 1; Dc= 1.343 g/cm~3, μ= 0.124 mm~(-1), F(000)= 1594, R= 0.079 5, S= 0.963 9.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客体分子在主体分子空腔内的位置以及主-客体包合物稳定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体分子的极性基团的溶剂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张林晔  宋一涛  王广利  黄第藩 《科学通报》2005,50(21):2392-2402
文中选择了在中国东部具典型意义的陆相断陷盆地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不同沉积环境的4个未成熟烃源岩, 分别采用氯仿、甲醇-丙酮-氯仿三元试剂和CS2/NMP超强混合溶剂对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烃源岩中有机质结合方式和组成特征有较大差别. 咸水-半咸水环境下的沙四段烃源岩约有79%的有机质以非共价键的结合方式分布, 表明沙四上亚段源岩中的有机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干酪根, 而具有可溶有机质的性质. 这种形式结合的有机质转化生烃所需要的温度较低, 这是东营凹陷的未熟-低熟油主要来自咸水-半咸水环境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根本原因. 微咸-淡水环境沉积的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则以共价键的结合方式为主, 约占70%, 这就决定了沙三段烃源岩以干酪根晚期热降解为主, 不易形成未熟-低熟油. 对三种有机溶剂相继抽提后的固体残余物进行生烃热模拟, 获得的氯仿抽提物与三种有机溶剂抽提物做对比发现, 奇偶优势(OEP)主要是可溶有机质的特征, 植烷主要以非共价键的缔合方式存在于可溶有机质中, 这与未熟-低熟油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基底岩石的锆石U-Pb 年龄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松辽盆地基底主要由浅变质~未变质的古生代地层、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相学研究表明所谓的片麻岩应为变形的花岗质侵入体.锆石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这些花岗岩形成于晚古生代((305± 2)Ma)和晚中生代((165± 3)Ma),且基本不含古老锆石残留,表明松辽盆地不具备大规模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13.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中萜类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GC-IRMS技术并结合13X分子筛络合的方法对克拉玛依油田不同生物降解程度原油中化合物进行单体碳同位素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13X分子筛能选择性地富集萜类化合物,使其满足IRMS的测定要求;另外,根据藿烷类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富^13C(-31.73% ̄37.79%)的特征推测其可能主要来源于非嗜甲烷菌,结合其他地球化学方面的语气进一步表明克拉玛依油田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的、快速堆积的封闭-半封闭  相似文献   

14.
中元古代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碳和氧同位素组成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任伟 《科学通报》1999,44(16):1697-1702
北京十三陵地区雾迷山组白云岩的δ^13C数值范围从-1.5‰-1.5‰。(PDB),δ^18O数值范围一般为-4‰--5‰(PDB)。它们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旋回性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对(HAlNH)的低聚物(HAlNH)。(n=1~15)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光谱和化学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它们的基态结构.比较了(HAlNH)n团簇骨架和(AlN)n团簇的差异.结果表明,(HAlNH)n团簇骨架是由Al-N键形成的四元环和六元环构成的,每一个Al或N原子形成4个化学键,其中3个为Al-N键,1个为Al-H或N-H键.(HAlNH)n(n=1-15)团簇中Al-N键的数目与对应的(AlN)n团簇相等.(HAlNH)n(n=1—15)团簇结构的稳定性幻数序列为: n= 2,4, 6, 8, 10, 12, 14等偶数.  相似文献   

16.
刘伟  赵振华  张福勤 《科学通报》1999,44(7):704-710
对新疆塔斯嘎克岩体的11个岩石样品的碱性长石,石英,钠铁闪石,进行了氧氢同位素组成测定,岩浆次固相冷凝过程中与大气水的同位素交换是导致D和^18O亏损的机理,并且造成了石英与共生碱性长石、钠铁闪石显著的不平衡^18O/^16O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发表的磷酸盐矿物的同质异能位移参数的键长参数,确定了磷酸盐矿物中同质异能位移与配位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磷酸盐矿物中键长d=0.2007 ̄0.237cm的6次配位的八面体位置来说,Fe^+2同质异能位移处于1.18 ̄1.274mm/s范围中,而对具有键长d=0.200 ̄0.2134nm的5次配位的畸变双锥或单锥来说,Fe^2+同质异能位移为1.10 ̄1.16mm/s。这表明同质异能随键长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云南哀牢山带两类硅质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衰牢山带蛇绿岩底部及顶部放射虫硅质的地质学,微体古生物学,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蛇绿岩底部为浊积岩建造,其放射虫种属相当于晚泥盆世;硅质岩δ^30Si为-0.4‰-0.5‰,δCe为0.77-0.97(平均0.85),。LaN/YbN为0.77-1.06(平均0.96),均指示其形成于深海环境;蛇绿岩顶部的放射虫硅质岩与蛇绿岩套中玄武岩呈整合接触,属于衰牢山带蛇绿岩套组成单元,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冰川对21 世纪全球变暖响应的预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施雅风  刘时银 《科学通报》2000,45(4):434-438
中国现代冰川面积59406km^2,冰储量约为5590km^3,可分为3类,即海洋型、亚大陆型和极大陆型,分别占22%,46%和32%,其对全球变暖响应特征有较大差别,自小冰期盛时(17世纪)以来,西部高山区平均升温1.3升,冰川的萎缩量相当于现代冰川面积的20%,预估2030,2070和2100年的升温值分别为0.4~1.2,1.2~2.7和2.1~4.0K,届时冰川面积将分别减少12%,28%  相似文献   

20.
纳米管TiO2的形貌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张顺利 《科学通报》2000,45(10):1104-1108
对新型纳米管状TiO2的形貌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考察,发现此种TiO2纳米管由2~5个单层TiO2分子组成,管内径在4.2~5.9nm之间,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这379m^2g和1.431cm^3/g),对染料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活性可比DegussaP-25TiO2提高约2倍,是一种很有希望在光催化和复合纳米材料等方面应用的新型TiO2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