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组合应用、应用等级规定和礼仪之外的应用等方面揭示汉代钟乐面貌,为探讨礼乐文明在汉代的演进变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之礼乐重器,青铜编钟在中国历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变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西周以前是青铜编钟的起源阶段,铜铙的出现为青铜编钟真正起步的标志;(2)西周至战国是青铜编钟的发展阶段,青铜编钟的3种主要形制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这套虢季编钟造型恢宏大气,时代特征鲜明,铸造工艺精湛,钟体上铭文圆润流畅,是我国目前所见西周中晚期墓葬中惟一一套最完整的编钟,也是西周严格的礼乐制度和发达的青铜文化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西周青铜窃曲纹饰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分析西周青铜纹饰的演变过程,通过青铜器实例探讨了窃曲纹的审美特征并提取设计符号.结果 根据产品设计的要素,将提取的设计符号变形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结论 青铜纹饰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可以从产品形态的创新、产品功能的表达、产品使用环境的演绎3个层面进行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我国早期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对比秦陵铜车马的制作工艺,初步探讨了始皇陵最近出土的青铜鹤的制作工艺,阐明了其在我国青铜制作工艺上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巴人的青铜文化自夏商时期开始萌芽,历经西周到春秋时期的逐步发展,直到战国及两汉时期才进入其兴盛时期.与中原地区相比,其时代较晚、规模较小,是巴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习性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7.
AMT及其复合物在青铜表面形成保护膜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AMT复合物处理的青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通过电化学方法、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和盐水浸渍试验结果表明其耐蚀性优于AMT和BTA 在青铜上形成的膜. AMT复合物已应用于战国时期青铜文物保护中,使青铜文物呈现"不改变文物原貌"的要求,并将此青铜文物置于冷热和干湿的环境下,历经4 a观察,未发现任何变化.此外,通过XPS、AES和STM分析表明AMT及其复合物在青铜表面上形成保护膜的结构为Cu|Cu2O|Cu+AMT,并由STM分析观察得到膜的微观结构特征是由一种结构单元呈线性,各线型结构单元之间是相互平行或呈一定角度排列在青铜表面上,且层与层之间是交错排列的致密的有机络合聚合物膜,揭示青铜上形成保护膜具有优良的耐蚀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青铜文化中的技术美及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几件典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析,揭示了青铜器的形式与技术之美,通过对青铜器的具体形态、色彩及纹饰产生的技术的描述,揭示了青铜文化技术美和形式美的同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分两期 ,一是 2 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转型 ,二是 2 0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化转型。中国文化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化表现在“群体本位文化”到“个体本位文化”、“伦理本位文化”到“感性本位文化”、“长老型文化”到“青春型文化”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及其非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工业考古学研究对象已经从过去的工业纪念物发展到今天的工业遗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制定的<下塔吉尔宪章>,在工业遗产的定义、内容及意义中都强调研究工作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方兴未艾,但与国际研究工作相比,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工业进程中的非物质成分.论述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指出中国技术史研究者应当兼顾工业遗产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分,注意发掘其中蕴含的非物质工业文化价值,这将有助于对工业遗产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长生不仅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闺阁文学家族浙江归安叶氏的一员,而且也是著名的随园女弟子之一。然而陈氏所著《绘声阁初稿》、《绘声阁续稿》,却历来少人详细论及。其诗吐属清新,情感真挚,能够突破闺阁生活日常化的模式,以描摹真实与新奇取胜。在艺术上,善于用巧妙工稳的对仗表现事物的细致情态,并在自抒性灵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兴趣与观点,进而形成其绵软工丽的艺术风格,在当时的闺阁诗坛中成就卓著。  相似文献   

12.
清代夔州诗创作的第二主题,是大量的山水诗层出不穷,吟哦夔峡,感怀时势,表现出馥郁的山川情怀.从诗艺传统来看,清代夔州诗主要是沿着尊唐、宗宋的道路发展,以诗存史的意图非常明显,模拟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追求生新廉悍的情趣,语言上好用偏词拗句,极力搬运典故,昭示了丰富的传统文学功底.  相似文献   

13.
古代壮族铜鼓与内地铸钟调音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古代壮族铜鼓调音技术与内地铸钟调音技术进行了比较 .中国内地至少在公元前 6世纪就已经掌握了精湛的铸钟技术和精确的调音技术 .从秦汉之后 ,铸钟调音技术日益衰微的时候 ,在南方壮族先民地区铜鼓的铸造和调音技术却日渐发展起来 .铜鼓调音的铲痕分布模式与现代声学理论中的圆板振动节线分布模式是完全吻合的 ,这种调音技术与内地的铸钟调音技术是不同一个源头的  相似文献   

14.
清代夔州诗群名家辈出,康熙帝玄烨及大诗人王士禛、宋琬、朱彝尊、纳兰性德、王夫之、毛奇龄、陈恭尹、李调元、张问陶、陶澍、龚自珍、刘光第等诗坛巨擘,皆以其杰出的创作为夔州诗增色添彩.诗人们凭吊八阵图、白帝城,杜甫草堂等古迹,即景感怀,表现出浓厚的伟人情结,这是清代夔州诗创作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清诗以学问见长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受清代繁盛学术的影响,二是古典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人在诗歌中不仅大量用事用典,而且引学术入诗。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诗(论)家对诗歌学问化是“爱憎相半”。赞成者不仅重视以学育诗,而且创作时大量以学入诗;反对者也主张以学育诗,但不赞成创作时直接以学入诗。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学界还没有认识到学问化是清诗的整体特征,对清诗“学问化”基本上持否定性意见。80年代中叶后.学界开始认识到学问化正是清诗不同于唐诗、宋诗的特征之一,改变了对清诗学问化一概否定的态度,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还有许多领域处于草昧广袤、人力未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清季日语教科书是中国日语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语词汇集、读本、语法等各类书籍为学习日语提供了绝好的范本,对国人学习并掌握日语起有重要的作用。日语教科书的编辑,更是让有志之士,开启了一个通过“东籍”而至西学的窗口。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境遇中,日语教科书被赋予“输入文明之先导”“科学之媒介”等特殊资鉴意义,并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清朝时期的西藏社会体育活动,认为清朝中央政府在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和促进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在全社会掀起习武练功热潮,极大地促进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于湖词在后世的传播。对了解南宋初期词坛豪放词代表词人.以及后世词家对词学风貌介于苏、辛词之间词作的审美喜好有着重要意义。清初词家着眼于湖词的艺术个性,喜其典雅。常州词派崛起后,干湖词以其爱国精神扩大了它在清代的影响。晚清词家喜将于湖、稼轩并论。我们今天以张孝祥为南宋名家的印象主要得之干清代中晚期词家对于湖词的品评。  相似文献   

19.
清代拉萨札什城兵营历史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立足于原始史料,结合实地考察,对清代拉萨札什城兵营的建造、规模、变迁及其遗迹等历史情况作了初步研讨。拉萨是藏族文化的中心,清代的汉藏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札什城兵营、札什城关帝庙,以及在此址上形成的扎基寺等历史遗留,不仅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真实反映,而且也是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的历史见证。这种历史文物值得关注,这类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