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我站承担全国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西南二组,共13个品种,以农大108为对照,对其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进行比较鉴定,以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葡萄是我国的主要栽培果树之一。进入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葡萄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新品种层出不穷。为了加强我市园艺基地建设,丰富品种构成,选择出适应于榆林市及类似地区栽培的新优品种,我们于1996年春从中国果树所引进17个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经过6年的栽培观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我市自然栽培条件的玉米高产稳产良种,切实加速玉米良种的更新换代进程,提高玉米生产的丰产稳产系数,特以本市常年普推品种农大3138为对照,设立10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0个参试品种中,单产以三北6号最高,遵玉2号次之,鄂玉、黔北,渝单、临奥均较对照增产,适宜在我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临沧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40万亩左右,而品种区域试验是确定一个新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是品种审定和推广的重要依据。针对临沧地区玉米品种多、乱、杂现象突出,品种更新步伐较慢的特点,通过承担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目的在于筛选接班品种,确定搭配品种,为稳步发展玉米产业,提供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引进11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性、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正大999、乐单99、YH923和大丰3号4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好,生产潜力大,建议在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及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玉米育种的快速发展,各育种单位或企业选育的新品种层出不穷。为规范品种管理和筛选抗病、抗逆性强,耐瘠、优质、高产、稳产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2005年临沧市种子管理站承担了国家玉米品种试验——西南四组,结果表明,黔1748、NK6661、DH3633三个品种表现抗病性强,耐旱、高产、外观品质较好等特点,适宜在临沧种植。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综合评估东北地区早熟玉米新品种联合区城试验参试的9个品种,可避免品种评估造成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我市玉米生产发展和需要,鉴定所引进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我市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静县的大农业中心逐步转向畜牧业,2004年农业局按照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关于“稳粮、增经、扩草”的工作思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饲草种植。为此县农业局在和静县乃门莫墩乡安排了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其目的是为了选择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真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杂交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梅 《遵义科技》2004,32(4):36-38
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县品种多停留在原有格局上,为了适应新品种更新换代的要求,选出适宜我地种植的新品种,2004年在遵义县龙坑镇苏池村和平村民组进行了7个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鄂三1号居区试第一名,产量达539.2kg/667m^2,是一个抗性强,产量高、丰产性好,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榆林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使玉米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单产由过去的几十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50公斤,同时播种面积也扩大到150万亩,年总产50万吨上下,已在全市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确立了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广大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大胆试验示范和技术创新,将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多项技术组装配套而成了榆林市滩水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实用性强、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欧昌梅 《遵义科技》2004,32(1):15-19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挖掘玉米生产潜力,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筛选更多适应我县自然条件的高抗、高产、优质的杂交玉米新组合良种,促进品种结构多元化形成,特进行本试验,为我县玉米引种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肖诗林 《遵义科技》2007,35(5):18-20
为了加速玉米品种的更新和合理布局,迅速提高玉米单产,使我镇玉米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日前国内最优秀的几个杂交玉米品种在我镇作刚田展示及生产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4.
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县品种多停留在原有格局上,为了适应新品种更新换代的要求,选出适宜我地种植的新品种,2007年进行了7个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鄂三1号居区试第一名,产量达539.2kg/667m^2,是一个抗性强,产量高、丰产性好,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王运贻 《遵义科技》2006,34(3):40-43
为了解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县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我们将各地提供的一些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县作适应性试验种植,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榆单9号(原代号YD401)系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YD12作母本、YD28作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春播玉米新品种。2006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区试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7.1%,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12.4%,排名第一位;同年参加春玉米生产试验,较对照沈单10号增产10.8茗,较对照户单10号增产8.0;%,排第二位。该品种于2008年3月13日通过陕西省第41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陕审玉2008006。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我省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加快我省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步伐,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果穗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密度对玉米果穗维管束的数目、面积影响显著.高密度下,三品种穗柄、穗轴内的大维管束数显著减少,单个大维管束的平均面积著降低;不同类型品种间对密度的反应有差异,平展大穗型品种沈单7号受密度影响最大,而紧凑型品种掖单13号、掖单4号则表现出较耐密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朱娅 《遵义科技》2008,36(2):19-21
玉米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杂交玉米品种推广达100%,但近年来,由于《种子法》的实施,全国各大种子公司(集团)的品种不断进入我县市场,并纷纷推出各自的主打品种,市场上品种繁多,2007年结合粮食增产工程和玉米宽厢宽带项目的实施.配套实施本试验,进一步探索我县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从而为我县杂交玉米的推广和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科学的依据,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王莹 《遵义科技》2009,37(4):5-7
通过对德玉28、隆玉68等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隆玉68、富春339、黔单375表现较好,可在我县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