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柯  熊淼 《少儿科技》2012,(11):25-26
1.他使电脑简单易用,他把手机变得丰富多彩,他让音乐重新流行起来,他还改变了阅读方式。他用近乎完美的消费电子作品改变了一个时代。他,就是美国伟大的创新家史蒂夫·乔布斯。  相似文献   

2.
邓爱华 《科技潮》2006,(7):17-21
采访李明升主任,相约在北大一个幽静的茶室里。他不仅是最早关注中国移动政务的年轻专家之一,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一见面,拿出自己的手机,他笑着说:“我现在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习惯地把手机拿过来,看看有没有电子邮件。这已成了我多年的习惯。”与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相比,手机上网快捷方便,他用手机上网看邮件,最多不会超过30秒。他说,如果以后有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处理一些事物,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展望未来,移动政务到底能给我们的居家生活和工作带来什么全新的享受呢?下面就是他向记者描述的未来移动生活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甘木 《今日科技》2006,(2):58-58
随着3G即将在我国启动,个人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日益临近。专家预言,我国3G业务的开通,将带动1.5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其中移动终端——3G手机占据2/3,达到1万亿元。对于3G手机,我们能期待些什么呢?手机被重新定义在人们的印象中,手机就是一个打电话的工具。到了3G时代,对于消费者而言,用手机不再只是打电话这么简单。厂商在对3G手机的定义中,加入了更多功能元素,比如,诺基亚把3G手机定位为移动商务解决方案的核心,摩托罗拉视3G手机为“无缝联接”的载体,索爱则希望3G手机成为多媒体智能终端,而L G电子给3G手机以更宽泛的定位——新一代…  相似文献   

4.
方言,别走     
唐斌 《世界博览》2009,(16):72-73
我常觉得,没有方言的自己,每次被搁在方言圈子中,都仿佛玻璃罩里的小鼠,焦虑不堪。大学时,学校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安排宿舍时把北京本地生源拆散,以促进新集体的快速融合。于是,我被放在了这样的一个六人寝室中:除我以外,分别是成都人、武汉人、柳州人(壮族)、汕头人、澳门人。在那个没有手机——没钱买手机的时代,我非常嫉妒同寝们捧着宿舍电话,操着方言大笑交谈。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作为一个思想家,作为一个政论家是值得重视的;而作为一个文学家,就更值得重视.不过,要探索他的文学,却不能不对他的为人先作一番了解,欲知其文,就应先知其人.这里只就他读书和交友两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一)关于读书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三赠刘员外》这是柳宗元给他的好友刘禹锡的一首小诗的头两句.“信书”,是说相信书本知识.柳宗元在青少年时代,书本知识已积累得相当厚实,他相信这些知识是真的,是可靠的,但结果却造“成自误”——造成自己的错误.因而他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经事”——经过社会实践,才能“渐知非”,慢慢理解到什么不对,  相似文献   

6.
伊东 《信息化建设》2012,(10):60-61
WIFI相伴好惬意傍上4G更潇洒十年前,你上网时总离不开一条网线的束缚;十年前,手机于你只是短信电话工具;十年前,你根本无法想象带着手机就能在城市角落里自由上网冲浪……十年后,你惊讶于通信技术的翻天变化,兴奋于可以轻松搜索无线上网WIFI热点,更庆幸自己生活在这座魅力城市——杭州,领跑全国进入4G时代,在一些公交车、景区和餐馆茶楼就能轻松下载点播高清电  相似文献   

7.
徐波 《世界知识》2008,(22):4-4
那天,我来到灿荣办公室的时候,玉圣已经到了,灿荣正在接一个电话,一听就知道是在就美国大选接受一家媒体的电话采访。玉圣笑说,灿荣就是厚道,所以媒体也都愿意采访他。的确,我也有好多次在他办公室,都碰到有媒体要电话采访他。如果是比较简短的话题,他会暂时中断与我的谈话答复对方,如果问题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早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了。手机上的软件和游戏都有很大的发展。电话本作为任何一款手机都拥有的功能,自然也不落其后。本文利用手机中的永久性存储器来制作一个简要的手机电话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直销人俱乐部里的房庆仙是个总走在时代前沿的男人,他的故事,他的人,他的外表以至内心,如同魔方里的不同侧面,而这每一个侧面不管怎样变化多端,都在显示着这是一个追求新潮,赶时髦的男人。这又不得不让你惊奇,感叹,总希望能近距离地靠近他,认识他。其实房庆仙还是这样的男人——第一次接触他是在电话里,声音明快而爽朗,有些刚毅又有些果断;第一次听他的故事,生动、激情,他四散的魅力感染着周遭的人;第一次感动是他接受采访时,认真、投入、畅谈,引你进入他的语境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马冰 《创新科技》2006,(1):38-38
李俊峰像其他青年那样爱玩,爱追随一些时尚的东西。那时候,他最大的渴望是挣钱买一部手机,尤其是一款名叫“蓝色魅力”的诺基亚手机让他魂牵梦绕,欲罢不能。后来,他咬咬牙,花了2000多元买了回来。这部手机的待机屏在来电话时会闪烁出迷人的蓝光,天色越暗,蓝光越美丽,在同事们的  相似文献   

11.
“请帮帮我们,帮帮这个可怜的小女孩!”2004年11月10日晚9时许,天空下着绵绵秋雨。突然,记者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一串陌生的电话号码在手机显示屏上不断闪烁,这是一个跨越太平洋的电话。“记者您好,我是中国留美学生,我叫蒋狄青,我现在在美国。非常抱歉打扰你,但是我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想要得到你们的帮助。”电话那头传来了一名男子声音。正当记者为这个越洋电话感到有些纳闷的时候,自称蒋狄青的男子细细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蒋狄青说,他出国以前曾经在上海做过几年记者。通过朋友的介绍,他找到了长沙的媒体记者,希望能够借助媒体的…  相似文献   

12.
卢鸣 《创新科技》2012,(1):42-43
<正>目前全世界有70亿人口,其中50亿拥有手机——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通过手机与声音、画面和其他丰富的内容相连接。手机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聊天、写微博、发短信、交友等。我们都知道,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是莫尔斯发明的,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可有多少人知道手机是谁发明的?你不知道?不要紧,因为大部分人跟你一样,都不知道。手机的发明人,  相似文献   

13.
嘎子 《信息化建设》2008,(11):38-38
移动信息化一直是IT界热捧的一个方向,最早提出来的一个应用就是移动办公,就是可以在手机上批阅文件、查看通知等办公处理,当时觉得移动应用也不过如此。自从智能手机上市以及无线互联网(GPRS、CDMA)的应用,手机电脑化、手机网络化日益成熟了,从而爆发了一个庞大的软件市场——所有电脑上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平台、标准应用软件,几乎都已经转到手机上。  相似文献   

14.
时尚科技     
《华东科技》2014,(5):76-77
正智能戒指,你值得拥有日前,研发人员研发出一款智能戒指,此款智能戒指越4毫米厚、13毫米宽的不锈钢带将安装上LED屏,它将通过蓝牙无线技术连接到你的手机。网站称,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6小时检查一次手机,而智能戒指会让你省去检查电话的过程,会为你节省时间而且保护手机电池寿命。智能戒指的功能包括:拥有秒表、计时器和闹钟功能的时钟;电话、短信以及邮件提示,社交网络更新提示;让用户接听或者拒接电话、拨打事先设置的电话以及音乐和摄像机的控制功能;当手机  相似文献   

15.
电话和手机     
正电话和手机在路上相遇了。电话热情地打招呼:"手机兄弟,好久不见了,你的外形看起来是越来越精致了。""那是当然了。"手机得意地说,"1""那你有什么新功能呢?"电话连忙问。手机说:"2"说着,手机放起了音乐。"这是《葫芦兄弟》的歌,这是《黑猫警长》,这是《聪明的一休》……"手机一首一首地放着歌。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你上网时总离不开一条网线的束缚; 十年前,手机于你只是短信电话工具;十年前,你根本无法想象带着手机就能在城市角落里自由上网冲浪…… 十年后,你惊讶于通信技术的翻天变化,兴奋于可以轻松搜索无线上网WIFI热点,更庆幸自己生活在这座魅力城市——杭州,领跑全国进入4G时代,在一些公交车、景区和餐馆茶楼就能轻松下载点播高清电影,免费畅享4G无线网络的极速巅峰.紧随其后,宁波也建起了4G体验点.  相似文献   

17.
好像就是在最近几年,我们发现我们曾经那么不在意的东西——电池,开始受到我们的关注。这种关注最直接地在手机的选择上表现出来:购买手机时,除了考究手机的牌子、性能、功能等等,其中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就是电池的性能,——电池够不够轻?带机时间够不够长?  相似文献   

18.
2008北京奥运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正在腾飞的泱泱大国,而“手机看典运”无疑是本届盛会中一大科技亮点。“后奥运时代”,随着我国3G基础设施建设一步步完善,人们期待良久的3G通讯时代终于正式到来!谁会成为继彩屏、彩铃、彩信、游戏之后的下一个手机增值消费热点?有人将目光锁定于逐步兴起的手机电影,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下,被寄予愿望的手机电影,真的能在中国开花结果吗?  相似文献   

19.
吴志剑其人     
《当代地方科技》2003,(7):23-25
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投机分子、一个喜欢沽名钓誉的天才企业家、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一个注定要在他那个时代取得成功的人,一个在这个时代注定要失败的人。 ——题记  相似文献   

20.
正"咦?你的爸爸会‘变身’?我没看错吧!"你先别怀疑,听我娓娓道来。爸爸变成"隐形人"爸爸自从几年前进了扶贫办,每天早出晚归,不是四处走访,就是在单位整理资料,变成了我们家的"隐形人"。他经常晚饭还没吃完,就接到工作电话,然后出门忙到夜里才回来。有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准备去大周山游玩,可还没出发,爸爸的手机又响了,原来是同事通知他去参加会议。爸爸二话不说,拎起桌上的一包工作资料就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