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3,(23):76-77
在自然界,鸟是所有脊椎动物中外形最美丽,声音最悦耳,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世界屋脊,从波涛汹涌的海洋,到茂密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类的踪迹。鸟是一类适应在空中飞行的高等脊椎动物,是由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来的。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家们曾在早些时间预言的地球灭绝种种可能里,地球两极翻转也赫然在列。而近日,科学家在研究地层深处构造时意外发现,在地球深处的一个活动剧烈的熔岩核,能产生具有让地球抵御毁灭性太阳风能力的磁场。这个保护性区域延伸数千英里,直入太空的磁性能影响从全球通信、动物迁徙到天气模式等各个方面。但这个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磁场在过去200年中减弱了15%。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地球两极将要翻转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地球持续升温,全球温室效应正在加剧.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由干旱引发的火灾频繁发生,两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而这一切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巨大的阴影——二氧化碳. 众多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目前以每年接近3%的速度增长,并且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我们处于"人类世"的门槛,这表明人类活动已成为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建造"探水者",准备2008年秋天为NASA出征探月。科学家利用红外线绘图技术,希望看清楚月球两极附近的深坑有没有蕴藏可融化成水的冰块。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人造卫星收集的最新资料证明,地球磁场已出现数个大洞。科学家经分析后认为,这标志着此前预测的南北两极大翻转即将开始。磁场出现大洞丹麦行星科学中心一个研究小组详细分析了丹  相似文献   

6.
科学创新思维中实在和虚拟范畴的流动和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在思维是指科学认识活动中保持真实性的思维活动;虚拟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的一种设想或虚构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创新思维的两极.在它们之间的流动和转化中,科学创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讯     
太阳风暴引来美丽极光2003年10月,太阳风暴接踵刮至地球,导致两极高纬度地区的人们在天黑后用肉眼就能看到美丽的极光。太阳风暴也制造了一些小麻烦,据参与欧美太阳观测卫星项目的科学家布雷克介绍,正在喜马拉雅山脉工作的几支探险队及大西洋上的一些赛艇队的卫星电话等设备出现了故障。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8):I0002-I0004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它轻铺地飘荡,同时忽暗忽明地发出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光芒。这种壮丽动人的景象就叫做“极光”。从前,爱斯基摩人以为那足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迁徙     
一些动物单为一顿美餐,便不辞辛苦绕遍整个地球,还有些动物就为一次激情缠绵或为了躲避寒暑,不惜跋山涉水,远走他乡.拿灰鹱来说吧,为了觅得猎物,它每年沿着"八字型"的路线在太平洋上空飞行约6.4万公里.而驼背鲸为果腹,也会定期在热带地区和两极间来回穿梭.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南极会有如此多的冰雪呢?这主要与其纬度位置有关。同是位于地球的两极,纬度高低相同,太阳照射的时间长短和角度也一样,南极的冰却比北极的多。北极地区北冰洋占去了很大面积,约 1310万平方千米。水的热容量大, 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再慢慢地发散出来,所以冰比南极少,冰川的  相似文献   

11.
自由意志与客观规律是人的“自我”存在境遇的两极;终极关怀是对人的“自我”现实生存状况的超越,它必须返回自由意志与客观规律之间,以人的“自我”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为目标和尺度,科学家首先应当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其次才能做一个专家,他要比社会中的其他人肩负更为重要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有学者把文化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两极,人们便不断地关注这两种文化,对两种文化的特征,作用及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科学与人文文化的特征,关系及建设现代文化的基本原则,认为两种文化是社会化文化整体结构的两大元素,  相似文献   

13.
地震,已经成为地球的一个终生疾病.据世界各国记载的最新数字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达100万次以上,但绝大部分属于里氏2级以下的微震,全世界每年可记录到1.2万次;而强度在里氏6级以上的大地震,则平均每年要发生100次左右.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南北两极地区却从来未发现过有任何级别地震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7,(19):36-37
俄罗斯已经把国旗插在了标志北极的海底,并在逐渐升级的石油争夺战中宣称该地归俄罗斯所有。随后,美国也派出一艘海岸警卫队破冰船前往绘制北极海底地图。这些活动都使得极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美国生活科学网》公布了南极与北极的十大差异,尽管这只是地球南北两极众多区别中的一部分,但仍可以引发人们对世界极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1,(4):I0002-I0004
极光是一种五彩缤纷并且形状不一的绮丽之光,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哪种现象能与之媲美。极光出现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它忽暗忽明地轻盈飘荡,同时发出红、蓝、绿、紫等光芒。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1,(7):74-74
我做企业,有我自己的风格.这就是生存、爱、尊重。在做企业之前,当时我在外经委,是别人很羡慕的职位,但是我发现我的能力发挥不出来,我的能力不被尊重。他有多重身份:是中国地产第一品牌的董事长、房地产界的领军人物,也是一位登山健将,走遍了世界两极和七大最高峰。  相似文献   

17.
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畏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2):30-33,22
虽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问题域,即科学的本质问题,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方法和理论的相对自足性,直到最近兴起的科学与技术研究才考虑科学的社会发展道路。而社会科学哲学则以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为对立两极来构筑自己的发展道路。批判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为二者的发展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18.
技术发展自主论不考虑社会因素,社会建构论却又忽视了社会因素中的结构性力量。考察权力对技术的影响是试图突破两者局限的理论新视角,而军事技术的特殊性使得军事技术远比一般技术更容易受社会制度、国家权力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文章从概念上分析了"权力"与"国家干预"、"自由"的关系,论证了"国家干预"与"自由"何以可以作为权力影响军事技术的表现,以及为何要存在"国家干预"与"自由"两极。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实践,人类增强技术引发了关于自然身体与优化身体之间的伦理分歧与争议。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通过假设不同的人类现状确立了反对与支持意见,但其各自论证依据存在缺陷与不足。原因在于其所依赖的形而上学基础——人与技术二分——的固有局限性。人类增强技术的后现象学视阈否认并批判上述分裂立场的复杂性与两极性,强调人与技术之间相互塑造、彼此嵌入的亲密关系形态,并为此发展了一种非人本主义伦理学。  相似文献   

20.
一、再度重新考虑战略形成的基础 1946年,美国首席民间战略家布罗迪首创“八点威慑原理”,从此威慑战略初具雏型。这是进入核时代后战略理论发生变革的最早标志。50年代美国经历对外政策大辨论后,威慑成为美国和西方军事战略中的主导概念,军事战略首次被迫具有防御性质。它修改了被西方军界奉为经典的克劳塞维茨军事原理,即“两极性原理”和“在战争中绝对施加暴力”的原则,并导致“有限战争”、“灵活反应”等概念的产生。与此同时,苏联的战略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和变进攻取向为防御取向的军事战略很快形成了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