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立项背景 精锻是通过塑性成形直接得到形状及尺寸精度接近或达到零件要求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具有节材、节能,并提高产品性能的优点,美国和日本等都将其列为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材料与能源消耗很大,因此研发精锻成形工艺及装备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汽车底盘上80%以上的零件均可采用精锻工艺生产,仅以汽车齿轮来看,由于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采用切削工艺制造时费工费料且难以加工,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轻金属零件在汽车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和应用高性能轻金属零件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对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轻质材料板管零件及其制造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装备轻量化以达到提升性能、节能环保的重要保障之一,并对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大飞机、新一代战机、高推重比发动机、大运载等航空航天运载器有着重大支撑作用。脉冲强磁场在板管零件成形制造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多时空脉冲强磁场成形技术作为一项绿色柔性先进制造技术,对于实现我国轻质材料板管零件成形制造能力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以华中科技大学领衔的973计划"多时空脉冲强磁场成形制造"项目,围绕我国航空航天运载器对高性能、高可靠性板管构件重大需求,通过对多级多向脉冲强磁场成形技术装备原型的创新设计和研制,全面揭示多时空脉冲强磁场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塑性流动、扩散复合、组织结构演变、缺陷产生与扩展等科学规律,建立基于多时空脉冲强磁场的柔性成形成性制造新原理、新理论、新体系。本文就该项目研究的概况、研究进展、实施效果进行回顾与论述,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铝合金流变成形应用研究为基础,介绍了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流变成形在几种铝合金中的应用,主要有LAO和LSPSF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及LSPSF流变挤压铸造和LSPSF流变压铸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所成形零件的微观组织均为近球形或球形且等效直径在70微米以下及形状因子可迭0.76以上的非树枝晶,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挤压或压铸。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7-17,20
钛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的制造能力,是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战略核武器、电力、能源等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关键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综合实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长期制约我国新型战机、大型飞机、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汽轮机、重型运载火箭、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等重大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制造技术“瓶颈”之一。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成形技术,以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快速凝固逐层沉积“生长制造”,由零件CAD模型一步完成全致密、高性能整体金属零件的“近净成形”,是一种“变革性”的高性能、短周期、低成本、数字化、“高性能材料制备和大型构件近净成形制造”一体化的先进制造技术,代表着重大装备钛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关键构件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增材制造技术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26-26
蒙皮是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关键零件,尺寸大、品种多、外形复杂、批量小,其先进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飞机制造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缩短蒙皮零件制造周期、大幅度减少模具工装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成形质量是构建钣金数字化生产线、实现飞机钣金快速研制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突破了高硅镍铜合金NCu30-4-2-1铸棒塑性差和挤压成形难等关键技术,采用独特热挤压工艺成功研制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挤压棒材,挤压成材率和零件加工成品率大幅提高。该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和优良的抗粘合、抗高温、耐腐蚀性能,作为摩擦零件已经成功应用在空空导弹的舵机舵轴及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上。也可推广应用于航天、船舶、石油、化工、核能等领域要求耐磨、耐热、耐腐蚀的零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5):16-17
挤压铸造(Squeeze Casting,SC)是一种介于铸造和锻造之间的优质、高效、节能的液态成型工艺方法,也称为液态金属模锻(Liquid Metal Forging),是将一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浇入敞口金属模具,随后合模,实现金属液充填流动,并在机械静压力作用下发生高压凝固和少量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成形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温合金具有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优良的抗高温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优异的蠕变与疲劳抗力和良好的长期组织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核工业、石化等领域,是国防武器装备和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温合金体系,但在高温合金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相对薄弱,导致高温合金制备加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本项目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高温合金科研和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以铸造、变形和粉末三类高温合金体系为载体,重点开展了高温合金成分设计及强韧化机理、纯净化冶炼及微量元素控制、凝固成形及缺陷控制、材料加工成形与组织性能调控、先进加工制备技术理论体系、苛刻环境下合金损伤机制、高温腐蚀与防护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申请自主知识产权三十余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52-52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从“九五”期间就开始进行红旗混合动力轿车的开发,并开发出了性能样车。“十五”期间,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研究开发”和“红旗牌混合动力轿车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51-51
“十五”期间,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系担了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的混合动力轿车开发。受该公司委托,上海交通大学承担了该课题中的CAN总线通讯系统的研发工作。在施光林、唐厚君、屈卫东教授研发团队的努力下.于2004年顺利完成了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通过了项目验收.研究成果在混合动力轿车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材料液态成形工艺中的凝固现象是发生在从铸锭 /铸件到原子集团尺寸范围内的多尺度液 固相变过程 ,同时还涉及或受控于多种物理场变化。正是这些多尺度的液 固相变特征与多重场量变化的复杂耦合作用共同决定了材料的凝固行为、结晶组织与缺陷形成以及成形零件 /材料的使用性能。近 2 0年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多种基础学科交叉的材料凝固理论向着定量化的科学体系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是材料凝固理论今后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对基于多尺度、多场量耦合材料凝固成形计算机模型化的必要性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介绍了本文作者近 10余年来在该领域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 ,最后就与材料凝固及液态成形计算机模型化相关的几个应重点加强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轿车制造厂商主要分为跨国合资企业和本土股份制企业。与跨国合资企业相比,本土轿车制造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然而近年却相继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本土轿车制造企业代表——奇瑞公司为例,从战略联盟的视角对其创新战略的形成及演化做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重点阐述了奇瑞公司在各个发展阶段运用战略联盟突破资源限制、提升技术能力的创新战略。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在网络化联结日益紧密的现代商业情境中,企业战略联盟受到企业资源禀赋、学习能力、合作机制设计以及联盟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联盟企业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合作性是实现战略联盟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7-47
“十五”期间,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承担了国家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的“XL纯电动轿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项目”和它的滚动投入项目(编号:2002AA501621、2003AA501620,项目负责人为夏超英教授)。目前,由课题组研制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已有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两个系列,最高转速为9000转/分,其中异步电机系统的容量系列(额定功率/峰值功率)为15/45干瓦、20/60千瓦、50/100千瓦、100/150干瓦,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容量系列为10/25千瓦、15/37.5千瓦、20/50干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3-53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理论和技术,开发蔬菜(白菜、甘蓝、番茄、甜辣椒、黄瓜等)和果树(苹果、柑橘、梨、桃、甜樱桃等)重要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对蔬菜和果树高产、优质、抗病、耐逆、雄性不育等重要性状基因/主效QTL进行定位,完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孢子培养、大孢子培养、原生质体融合和染色体操作等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细胞工程技术效率,加速蔬菜和果树品种创制速度。通过项目研究,取得如下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16-17
本项目属特种含能材料技术领域,致力于提高烟火尤其是民用娱乐烟火(即花炮)产业在生产、储存、运输、燃放等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廉价且具有本质安全性的烟火药氧化剂材料的工程化应用为目标,完成了改性复合硝酸盐氧化剂的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华东理工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拥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并有一定规模的校办机械厂、化工厂等,并为宝山钢铁集团制造一些大型备件.热处理车间能年处理50吨铜合金零件.铜及其合金的化学热处理研究组是科研队伍中的一支中坚力量.近10年来,已为宝山钢铁集团、浦东、五钢、逸钢(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机器制造厂、船厂等处理过大量各种零件,最大的有240公斤,最小的仅50克,使用过化学热处理件的各厂,都已取得明益的效益,并纷纷在全国性的会议和刊物上介绍使用的良好效果. <铜及其合金的化学热处理>项目在1999年1月由上海市高教局组织和主持鉴定,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是我国"八五”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向160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该信息.该项目还被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的<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中国卷)和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等编的<中华优秀专利技术精选>选入刊登,输入英特网络中进行介绍.1998年底又拓展到连续铸钢结晶器,经使用,在同等条件下,寿命延长了8倍以上. 承接下列零件的化学热处理:各种铜合金制的滑动轴承轴瓦、轴套、滑块、导板(套)、螺母(轧机压下螺母、机床活灵)、蜗轮、海轮密封圈、连续铸钢的结晶器等耐磨、耐蚀、抗咬合的摩擦件.服务方式有①用方提供图纸或零件毛坯,校方提供零件;②代客户化学热处理零件;③修复磨损失效零件;④技术转让.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邮编:200237联系人:庄秉寰电话:(021)64253208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75-76
1项目介绍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研究的主要过程、美锦桃新品种主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遗传规律、基因型及果实硬度变化规律研究,为提高育种效率,研究和改进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燃气轮机被誉为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是关乎国防安全、能源安全和保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产业,是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燃气轮机制造装备水平的提升依赖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实施以来,共支持了两项重型燃气轮机制造基础研究项目。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王铁军教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了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制造基础研究的第一个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年项目结题验收为优秀。2012年,项目得到了国家973计划的持续支持。这2个国家973计划项目实施10年来,通过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创新,将基础理论研究融入企业实践,在高温透平叶片的传热与冷却技术、热障涂层强度理论与检测技术、高温透平叶片增材制造技术、高温透平叶片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热力透平密封技术、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重型燃气轮机高温叶片自主制造与实验验证能力,包括冷却设计、定向晶成形、涂层制备到试验验证,初步形成了F级重型燃气轮机转子设计、制造与验证能力,支撑了东方电气集团的重型燃气轮机研发,培养了人才,为我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成果及研究队伍可进一步服务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及企业实践。本文就该项目的研究概况与主要进展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63-63
本项技术为轻工和食品领域的发酵工程课题。课题组从1995年开始研究,围绕这一研究主题已完成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1项国家和部、省项目。以获得高产量、高底物转化率和高生产强度相对统一为目标的发酵过程优化技术,是工业生物技术的中游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