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体论的新拓展是王元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组成部分之三,也是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三。本文由自然本体论、人类本体论和生命本体论三大系列建构而成。而其中的生命本体论源于康德的人类本体论,是叔本华的意志哲学/生命本体论关于原始欲望、本能冲动的“生命意志”学理。王元骧不仅将它引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而且还把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美学、叔本华的悲剧理念和尼采的强力意志等合理内核借鉴到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以前很少问津的本体论予以新拓展。这是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后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艺术反映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要继续深入研究能动反映论与文艺学的关系,解决艺术反映论理论上存在的诸种问题,这是目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反映论的文学观、工具论的文学观、人本主义的文学观都是内在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当中的,它们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支点。三个支点之间有一种相互限定的关系:反映论的文学观如果不加限制,会走向缺乏价值关怀的自然主义;工具论文学观的恶性膨胀,则曾经使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现实主义品格丧失殆尽。卢卡奇等人对马克思主义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发现,揭开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盲区,保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 ,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反映论、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它要随着科学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向前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理论创新 ,主要是根据 2 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社会的发展去丰富和发展上述那些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对“反映”范畴的机械唯物主义规定,是我国当代文学反映论走向误区的一个根本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反映”是包含认识、情感、意志在内的综合心理过程,因此,重视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是文学反映论的应有之义。文学作为生活的审美反映,偏重于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表现性关系,这就要求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的特殊性放置在情感论和形式论的范围加以深入探讨。这或许正是完善与深化文学反映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立足反映论,超越反映论──谈我对苏联文艺学模式的认识历程王元骧现在许多同志都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键之一,就是要突破“苏联文艺学的传统模式”,对此,我十分赞同。但什么是“苏联文艺学的传统模式”?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如何入手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7.
尽管卢卡契的文艺思想被认为是“反映论型”的,但是,它与作为中国主流文艺思想的反映论文艺观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的主流意识和卢卡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歧异。其次,中国主流意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这一思想基础上,强调政治对文艺的制约;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卢卡契却反对文艺从属于某一意识形态,强调文艺的客观真实,认为作家只要具有正视现实的真诚和勇气,便能表现客观真实,实际上否定了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反映论在中国与西方的流变,反映了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西方处于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相关阐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当代意义,揭示了文学作为话语实践的真实作用与审美效果.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本身就包含着建构、生产、批判、认同的运作系统.实质上,文学话语实践既起到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也具有批判、改造现实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尽管卢卡契的文艺思想被认为是“反映论型”的,但是,它与作为中国主流文艺思想的反映论文艺观有所不同。首先,中国的主流意识和卢卡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歧异。其次,中国主流意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这一思想基础上,强调政治对文艺的制约;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卢卡契却反对文艺从属于某一意识形态,强调文艺的客观真实,认为作家只要具有正视现实的真诚和勇气,便能表现客观真实,实际上否定了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反映论在中国与西方的流变,反映了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西方处于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文学反映论经历了宽泛的社会联系的现象反映论、先在的认识论的本质反映论、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文学反映论几个阶段。文学上的社会认识性的本质反映论,将文学引向了社会性认识的道路,悖离了文学作为艺术性、审美性精神产物的本性,产生了许多理论认识上的偏误和问题。艺术性、审美性才是文学最核心的本质,社会性认识的东西必须在其统摄之下,才能获得有限制的一定程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论主流价值观文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价值观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不仅体现为中国现代作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根本转变,同时也体现为一种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这种文学观念以革命现实主义自我命名,以“反映论”为核心本质,以“真实论”和“典型论”为基本要素,先后经历了一个从对苏联文艺思想体系的机械模仿到逐渐实现民族本土化理论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聘同,不仅完全主导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而且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文学本质的认知水准。  相似文献   

12.
叠前AVO反演可以得到地层的弹性信息,继而进行地层岩性和流体类型识别。与速度信息相比,弹性模量信息更有利于储层描述。因此,本文采用叠前AVO反演方法直接反演得到纵波模量反射系数、横波模量反射系数和密度反射系数,联合纵波(PP)资料和转换横波(PS)资料进行AVO反演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常规AVO反演方法所采用的数据都是动校正后的CRP道集,动校正处理引入的动校正拉伸效应会影响反演效果,降低反演精度,尤其是密度的反演结果会受到较大影响。本文采用动校正前的CRP道集进行联合AVO反演,在反演过程中引入贝叶斯理论,从而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精度。理论模型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演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强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到2013年间,我国研究者集中探讨了慕课的起源与特点、慕课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挑战、慕课所需的技术支持,以及基于慕课的案例分析。现有研究体现了我国研究者视野的开放性,但也具有研究宽泛、视角较窄等弱点。后续研究应关注慕课在我国的本土适应性,增强反思性,关注慕课的深层理念及其落实。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边邻地区,几千年来,土家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自土家族形成以来,专家、学者对土家族的文学、艺术研究非常重视,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支学术研究队伍。20世纪80年代以后,土家族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虽然还不太成熟,但从所使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上观察,已经逐渐丰厚起来,值得我们去做一番巡视。  相似文献   

15.
在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典故携带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意蕴贯穿了整个文学创作的历史,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定型为汉语言中一类特殊的语料群。早期对典故的体认在修辞学的框架中起步,虽时人对其态度褒贬不一,但随历朝用事实践的发展,古代诗话、文论中亦不乏对其运用细则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运用的方法、要求和禁忌方面。进入20世纪,学人继而对典故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涉及到内涵界定、与成语熟语等的关系、典故辞书编纂及其文化蕴含诸方面,并且对文学作品中具体的典故运用实践从不同角度予以了分析、评价,多具美学色彩。  相似文献   

16.
论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表达了对于“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人类学理论新格局的向往;简述60年代以来世界人类学的新发展与学者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反思;进而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起源与大半个世纪来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观察;并分析了某些相关学科与视点。最后着重提出了争鸣、证明和正名,指出这三者是学科的生命,是中国人类学走向世界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王向远教授的翻译文学研究遵循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原则,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学术空白。他通过具体的研究实践有效推动了我国的翻译文学史研究;他系统构建了翻译文学理论体系,为繁荣中国乃至世界的翻译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认为可分为四种:诗史互证、多重证据法、科学思维法、从文化的视野视察文学,并对此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开始关注"新边塞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在当下阶段,从"新边塞诗"概念的界说及渊源、"新边塞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新边塞诗的评价问题、新边塞诗美学特征的研究、新边塞诗人诗作的研究五方面入手对新边塞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新的审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论及运动,它为政府管理与改革提供了不同的视野,但其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