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电梯成为输送人流和物流的交通工具.目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3种: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国内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梯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低,线路复杂.微机控制系统虽然在智能控制方面功能强,但抗干扰性差,设计复杂,维修难.自从80年代后期,PLC控制系统在电梯中得到广泛应用,PLC又称可编程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而开发的新一代工业控制器.它可靠性高,线路简化,维修简单,成为电梯控制中常用的控制方式.该文以松下FP1-C24型PLC为例,对四层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编制了PLC控制程序,实现了对电梯的上行、下行、呼梯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现代国内外电梯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控制对策,指出这种趋势代表了自动化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分三个部分剖析现代电梯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发展动态:即电梯拖动系统发展趋向、电梯客流逻辑控制及保护网络控制策略。最后指出我国电梯事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相似文献   

3.
在电梯控制实训中应用组态软件,提供了电梯控制的仿真界面,动态演示运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继电器控制的JZH—2B型电梯存在线路复杂,故障率高等问题,采用三菱FX2型可编程控制器对原有的继电器控制进行了改造.根据JZH—2B型电梯需要实现的功能选择相应输入/输出点数的可编程控制器,设计了程序流程图,以及电梯运行中主要环节的梯形图,梯形图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便于调试,利用可编程控制器改造后的控制系统,简化了外围线路,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以电梯群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电梯动态最佳群控系统,提出了基于领域知识的动态最佳群控方法,建立了电梯动态最佳群控系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利用MFC框架结构,编制了系统运行动态仿真程序,进行了实例仿真计算,与一般厅内召唤分配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电梯动态最佳方法能得到更短的平均候梯时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交流调压调速电梯的双微机控制系统。主微机实现电梯集选控制功能和控制电梯电力拖动运行状态。副微机完成电力拖动理想速度曲线的给定和停层时的位置控制。微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保证系统可靠性的提高。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已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仿真柴油机动态特性,建立了基于转速控制的柴油机模型.基于台架稳态试验数据计算得到柴油机扭矩MAP图,并通过动态修正方法获得柴油机动态扭矩;划分了柴油机运行状态,采用基于油量的控制方法,分别设计了全负荷、部分负荷和限速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柴油机仿真模型,集成传动相关总成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两种工况仿真,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设计合理,有效模拟了柴油机稳态及瞬态工况;所提出的建模方法解决了在有限试验数据下的发动机动态特性建模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快速建立柴油机动态性能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液压电梯的控制要求及特点,研究并设计了新型液压电梯PLC集选控制系统,给出了外部接线图及程序流程图,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了14层电梯控制功能.设计中有2个进程,分别是状态机进程和信号灯控制进程.其中状态机进程是主要进程,信号灯控制进程是辅助进程,两者相互配合完成整个控制过程.整个控制系统采用Quartus II软件仿真设计,采用DE1的FPGA开发板对所设计的程序进行了硬件调试,由硬件调试结果可看出,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实现14层电梯楼层调换功能,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电梯交通动态分区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种用人工免疫算法实现电梯高峰客流期间动态分区计算的新方法,文中阐述了人工免疫系统的原理,深入剖析了电梯交通的动态分区模型,设计了动态分区模型的人工免疫算法,该算法具有快速收敛性,能够较快地找到电梯交通的最优分区或者次最优分区,有利于提高电梯交通动态分区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分析了常规模糊控制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模糊PID控制器消除稳态误差的原理,并以液位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用MATLAB工具箱对系统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模糊PID控制器既能消除稳态误差,又有很强的鲁棒性,对于此类非线性迟滞系统具有良好地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的典型被控对象,介绍了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Fuzzy控制对被控对象参数和模型结构的变化,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的典型被控对象,介绍了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Fuzzy控制对被控对象参数和模型结构的变化,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MIMO多输入输出网络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被控对象为具有不确定因素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设传感器与控制器均为时间驱动,执行器为事件驱动,网络诱导时延小于采样周期,将未能成功传输数据的传感器节点视为暂时失效,把具有传感器故障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一类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离散模型,借助Lyapunov定理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基于LMI方法得出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分离设计方法,实现了MIMO网络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控制系统保性能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时延不确定因素,将时延的不确定性转换为系统状态方程系数矩阵的不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对象模型为具有时滞的不确定离散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将网络控制系统的保性能控制问题转化为研究时滞的不确定离散系统的鲁棒保性能控制问题.利用Lya-punov理论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证明了通过状态反馈控制,使网络控制系统保性能控制的充分条件等价于求解LMI.仿真示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船舶运动的混合智能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混合智能算法应用于船舶航向,转向控制,充分发挥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各自的优势采用GA发优与BP算法学习模糊神经网络参数,通过竞争学习算法从样本数据中获得取模糊控制规则,并与专家经验有机结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仿真表明上述算法为改进船舶运动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将网络控制系统描述为具有输入延迟和测量输出延迟系统,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定义.提出了零输入系统渐近稳定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基于一个李雅普诺夫泛函,提出了输出反馈镇定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输出反馈控制使闭环系统达到二次稳定.采用锥面互补方法,将不具有严格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条件的非凸可行解问题转化为具有严格LMI条件的非线性最小化问题,得到了求解输出反馈控制器增益参数的静态输出反馈镇定(SOFS)算法.通过一个仿真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对于网络诱发延迟大于一个采样周期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该文研究了该系统的线性二次Gauss(LQG)随机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时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模式充分利用了系统信息并能改善系统的性能.在该控制模式下建立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随机数学模型.该文还讨论了网络化控制系统中传输延迟的Markov特性,基于这种Markov链理论,设计了具有完全状态信息的系统线性二次Gauss随机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分时控制模式比没考虑延迟的优化控制和没充分利用控制量的控制模式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切换控制的均匀液位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程工业中常常提出均匀液位控制问题,即在保证液位不出界的前提下,使输出流量尽可能平缓.对于此类受限控制问题,模型预测控制可以取得满意效果,但在线优化的复杂性又阻碍了算法在实际中的推广.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整预测时间域长度来处理液位约束的方法,加上对未知扰动的估计算法,最终推出切换PI控制律.该方法既简化了在线优化过程,又增强了对随机扰动的适应性,已成功地应用于甘肃金川集团公司6 kt磨浮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双闭环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对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动态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解答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