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相关实验课程的建设对于创新型和研究型IT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文中重点分析、总结了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创新型和研究型IT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开设广泛的课程,设计相关课程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系统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提高网络操作应用能力。考虑到多数高等院校的课程学时安排、现有设备及实验室人员配备水平等因素,可以将仿真方法作为教学实验手段之一,通过仿真实现《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实验设计,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文中阐述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仿真实现的主要思路及实现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探索了网络课程实验仿真实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仿真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它具有直观性、操作性以及发挥学生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运用网络模拟器NS,构建计算机网络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教学。通过仿真工具NAM可以形象地演示网络工作过程,带给学生真实的网络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网络中的现象,对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各行业对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专科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努力提高专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科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重点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专科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测流而且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该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基于此,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波 《科技资讯》2011,(33):185-185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论文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内容和课程建设步骤。这些研究应用于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彪 《科技信息》2007,(25):195-195,197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比较适合于采用双语教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之一。本文用过程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法探讨了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步骤,对于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2):108-110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针对这一情况,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出发,把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引入课程的教学,详细论述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情况,提供了项目教学的可操作性方案,为计算机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高校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非常强,针对这一点,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等方面探讨了有效开展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验课的教学中却存在种种问题,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现状,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就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组织和管理、实验内容的设置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和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1世纪最热门技术之一,也是支持末来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加快我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也是广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从教30多年及讲授该课多年的经验,为了使学生不但学好该课有关理论知识,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必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自己动手做三步做法。  相似文献   

12.
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之于计算机学科及信息安全学科的重要意义,论述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群教学体系和特色定位,分析讨论了该课程群教学体系中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及其教学重点与疑难点分析,推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资源。总体上提出了一种以信息安全专业建设为特色定位,以基础概念原理为核心、扩展课程为拓展的、层次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郭彦伟 《科技信息》2009,(23):I0266-I0266,I0250
计算机网络技能竞赛是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的一项重要赛事,它的举办是对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同时也给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在技能竞赛形式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如何迎接这种挑战.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职校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4.
李敏 《科技资讯》2013,(33):162-16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相关课程成为了各高校必修的公共课之一,但是从教学实况来看,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乐观。本文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建议,并给出详细分析及实例,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展  王燕 《科技信息》2010,(25):56-56,79
为了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各高校都在大力建设自己的网络课程。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的制作上,是构建高校网络课程制作体系的有益尝试,对提高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质量和制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各类网络实验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网络设备价格昂贵且不利于统一管理维护。实现一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使用的虚拟实验环境,在保证和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质量同时,为课程的专业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颖锋 《科技信息》2013,(19):213-21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需求使得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特点,指出了当前计算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主要优势。归纳了需要研究的内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所给出的方案结合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形成一种适应网络环境的新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提高计算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马百霞  年喜 《科技信息》2013,(1):303-303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是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将来更好地进行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技师学院的教学内容有待于更快地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中,实验教学是大学计算机教师开展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与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一样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活动已经不能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革计算机实验教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针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先从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阐述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模式不合理、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科学等情况,进而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的一些新措施,如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增加计算机实验课程比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为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师提供一些新的实验课程教学思维与指导,以期提高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水平,并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李海英 《科技信息》2012,(32):I0142-I0142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在该门课程教学上的一些做法,使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真正地感觉到这门课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